为什么光绪皇帝可以叫“光绪”,他为什么不用避“道光”中“光”字的讳?

山東呼保義


古代的官方避讳,是针对帝王们和圣人的名字,年号并不在避讳之列。非但不避讳,而且有些朝代还曾经重复使用了同一个年号。

如元朝,世祖忽必烈年号至元,后边还有元成宗的元贞、元武宗的至大、元英宗的至治、元文宗的至顺、元顺帝的至正,总共5个带“至”的年号。

元朝历史上,至元这个年号还使用了2次,第一次是1264~1294年,是元世祖使用;第二次是1335~1340年,是元顺帝使用。为了加以区分,将元顺帝使用的至元年号称为“后至元”。元统三年(1335)十一月二十一、二十二日,连续发生太阴犯太微垣和太阴犯左执法的天象,元政府以为此乃示警之兆,遂重新使用元世祖的年号以消弭。

明朝的年号,也有用字重复的现象。洪武和洪熙,天顺和天启,宣德、正统和正德,景泰和泰昌,弘治和弘光,永乐、万历和永历等。

虽然清代的道光和光绪,在汉字看来重复的是一个“光”字,但在满文中重复的却是另一个词汇。

道光,满文的罗马转写为Doro eldengge;光绪,满文的罗马转写为Badarangga doro。

道光的“道”和光绪的“绪”,在满文中是一个词汇:doro。Doro在满文词典中的解释为:道,道理;常例;礼,礼仪。有些情况下,doro也音译为“多罗”,比如“多罗贝勒”满文为“doro i beiile”。

道光之“光”,Eldengge在满文中的含义是光华、光辉、轩昂。清太宗皇太极昭陵的昭字在满文中也是eldengge。

光绪之“光”,Badarangga在满文中的含义是兴旺的、兴隆的、兴盛的、昌盛的、繁荣的。

此外,清代年号中天命的“天”,和乾隆的“乾”在满文中也是同一个词abkai。但是,同带“天”字的年号天聪,有特定的译法Sure han。


邓海春


清朝的皇帝都是需要避名讳的,而光绪和道光都是皇帝的年号,他们的名字分别是爱新觉罗·载湉,爱新觉罗·旻宁。庙号是清德宗和清宣宗,而这些是不需要避讳的。

避名讳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第一个阶段就是天天顺,就是天命、天聪、顺治,也就是太祖、太宗、世祖这三朝名字没有避讳。努尔哈赤朝在考进士的时候,“努尔哈赤”分着写都不避讳,太宗皇太极时期,“皇太极”这 三个字考试的时候,写都不用避讳。顺治的名字叫“福临”,写的时候也不避讳,但是有一条,《实录》、《玉牒》等官书出现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这个名字的时候,上面盖一个黄签,上面贴一个黄签,把它盖住,就是表示避讳的意思,字并不改。这个原因,就是清朝 初期主要是满洲文化,汉化不是很深。所以不是特别严格强调皇帝名字的避讳,这是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就是康、雍、乾三朝,康熙、雍正三朝大量接触了汉族的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就实行皇帝的名讳,就是牵扯到皇帝名字的时候,要避讳,读音、写字都要避讳。譬如说康熙,康熙的名字叫“玄烨”,就是这个“玄”字在康熙年间,凡是写“玄”字不可 以这样写,你要考进士答卷,“玄”字这么写肯定名落孙山,怎么写呢?最后这笔讳缺,避讳不写,这一点不写,“玄”字这还比较简单,就是一个“玄”字,麻烦在哪儿呢?就是凡是带“玄”字偏旁的字,“火”字偏旁,“玉”字偏旁,“弓”字,“金”字,“氵”,“ 丝”字等等,凡是带“玄”字偏旁的字一律都要避讳,最后这一点,叫讳缺,缺这笔,如果不缺,那么您这进士肯定就考不中,这是“玄”字。玄烨还有个“烨”字怎么办,康熙名字玄烨这个“烨”,左边一个“火”字,右面一个中华的“华”字,繁体字的,写“玄”字的 时候最后这笔讳缺,缺了,“烨”字最后这一笔、这一竖不能写。所以在清朝康熙和康熙以后,凡是写“玄”“烨”的时候,必须把“玄”字这点讳,把“烨”字最后这笔讳了,这叫皇帝名讳,这是康熙。那雍正呢?大家知道雍正的名字叫“胤禛”,就是这个“胤”,赵匡 胤这个“胤”,雍正朝“胤”字不可以这么写,康熙朝可以,雍正朝不可以,那怎么写呢?把最后那一笔讳了,最后这一笔不写,他“胤”“禛”两个字,还有“禛”字呢?“胤禛”正式写的时候,“胤”最后这笔讳缺,“禛”最后这点讳缺,不能写。这是在雍正朝,雍正 朝之前的刻的书写的字都不要改,因为往前改那就没完了,就是从雍正登上皇位那天开始,“胤”“禛”这两个字就要避讳了。那有人问了为什么雍正叫“胤禛”,他那几个兄弟都不叫“胤”呢?允禟,允祉,允禵,允禩,都是“允”呢?雍正时候做一个规定,这个“胤” 字只许雍正用,他几个兄弟凡是这个“胤”字都改了,都改成“允”,这不就避讳了吗,这是雍正朝。乾隆朝,乾隆的名字叫“弘历”,就是这个“弘”,乾隆朝“弘”字是不可以这样写的。我小时候有一个学校,叫“弘达学院”,发达的“达”,它就没这个点,我当时就 不明白,这个字怎么没这个点,那时侯很小,后来大了就明白了,它把这个讳给避了,避讳,“历”字也换一个写法,这是康、雍、乾这三朝皇帝的避讳,就是缺末笔。

第三个阶段就是嘉道,嘉庆的名字叫“永琰”,道光的名字叫“绵宁”,在这个时候,乾隆做了一个规定,他按汉族的排辈,大家知道孔子的后裔不是排辈吗!孟子的后代不也排辈吗,乾隆说爱新觉罗的后代要排辈,他就给排了,从乾隆以后“永、绵、奕、载”,“溥 、毓、恒、启”是后加的,凡是乾隆儿子辈都得带“永”字,孙子辈都得带“绵”字,一代一代往下推,底下问题就来了,那乾隆的儿子是“永”字辈,乾隆的继位人就是嘉庆,他的名字叫“永琰”,乾隆就考虑一个问题,这个“永”字是经常写的,经常用,那天下所有的 “永”字避讳起来这事情就比较复杂,乾隆想了个办法把这个“永”字改了,改成“颙琰”,这个字不常用,避讳起来就简单一点。但是在写的时候,还要避讳末一笔,“琰”字也要换一个写法,就是比完全天下所有人都避讳的“永”字就相对来说简化了一点,这是嘉庆。 道光,道光大家知道道光他是属于“绵”字辈,“永、绵、奕、载”,“绵”字辈,皇帝又说了“绵”是老百姓衣服里头必须用的字,经常用的字,那天下所有“绵”字都避讳的话,就比较复杂,说改一下,皇帝把这个字变通一下,变成一个不常用的字,音相近,“旻寕” 这样相近。这样,天下所有的“绵”字都可以不避了,那“旻”字你写的时候也不能这样写,皇帝再要做文章、出书、考试碰到这个“旻”字的时候,这一点不写,这一点敬避,“寕”字呢,也要做一个变通,变成一横一竖,它原来是宝盖头下面一个“心”字,到这个时候 ,“心”字改成了一横一撇,这样来敬避一下,这是第三个时期,嘉道时期。

第四个时期,就是咸、同、光、宣,咸丰大家知道叫“奕詝”,“永、绵、奕、载”,“奕詝”,这个时候又简化了,皇帝的名字是两个字,奕詝,第一个字不避讳了,就避讳第二个字,就避讳这个“詝”字,“詝”字怎么避讳呢?就缺末笔,最后这一笔不写了,讳缺 ,叫避讳,把它缺这一笔,就写成奕詝就可以了,这是比原来又简化了一点。咸丰之后就是同治,同治的名字叫载淳。我们讲了叫“永、绵、奕、载”。载淳,还是第一个字不避讳,只避讳第二个字,第二个字,载淳的“淳”跟“亨”字读那个音,换一个写法,载淳的“淳 ”这么写,这么来表示避讳。再底下就是光绪,“永、绵、奕、载”嘛,光绪是“载”字辈,光绪的载湉,也有叫载湉的,“载”字不避讳,就避讳最后这个字,这个字怎么避讳呢?就是避讳最后一笔。“口”字不封口,这要是考举人,考进士,牵扯到这个字,如果多写了 一笔,肯定这进士、举人都考不上,这是光绪。宣统,宣统叫溥仪,还是第一个字不避讳,第二个字避讳。“仪”字,第二个字怎么避讳呢,叫讳缺末笔,最后这一撇不写。这是清朝皇帝名字避讳分作这么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天天顺这三朝,名字不避讳只是在《玉牒 》《实录》等重要场合,上面贴上一个黄签,第二个时期就是康、雍、乾的避讳。第三个时期是嘉、道,改一个字,讳笔。第四个时期就是咸、同、光、宣,皇帝名字两个字,第一个字不避,第二个字缺最后一笔。

皇帝的名讳在当时来说造成很多的不便,当时有人因为疏忽了,忘了避讳,有的遭到申斥,有的遭到革职,考试的,落榜,甚至有论斩之罪。但是从学术研究角度也有好处,你譬如说康熙皇帝叫“玄烨”,这个“玄”字,康熙前天命、天聪、顺治都不避讳,第一次出现 避讳是康熙朝,所以先出现避讳“玄”字。这个书最早出版那就是康熙朝,不会早于康熙。你譬如说有个叫《康熙顺天府志》,那这部书是什么时候的?时间不一样,有人说是明朝的,有人说是清朝的,清朝的,还有人说是光绪的,怎么来断定这个书的时代。原因很多了, 其中一个就是凡是玄烨那个“玄”都避讳,所有带“玄”字偏旁全都避讳,全书一共避讳70处,那就可以断定这个书不是明朝的书,是清朝的书。清朝的书,不是努尔哈赤时期,不是皇太极时期,也不是顺治时期,最早就是康熙时期,这是它的上限,那它的下限呢?下限 也可能是光绪,因为从康熙之后,到宣统之前凡是“玄”字都必须避,都必须避讳。那这书上还有啊,它收录材料最晚的时间是康熙二十四年,这样,上限是康熙元年,下限是康熙二十四年,就大体上可以确定这一部《顺天府志》是康熙元年,到康熙二十四年之间的书,是 康熙朝的《顺天府志》,如果没有这个名讳,皇帝的名讳这个书的时间断代上就会有更多的困难,所以学者们利用皇帝的名讳来有助于学术研究。另外对历史的了解很有用,譬如说皇宫的后门,明朝叫做“玄武门”,“玄”字和康熙玄烨的“玄”犯了避讳,所以康熙朝就改 成神武门,我们现在都知道,故宫的后门是神武门,是康熙时候改的。譬如说北京现在有个叫做广安门,明朝没有,明朝叫广宁门,道光皇帝名字叫绵宁,这个“宁”字犯了道光皇帝名讳了,所以道光朝改“广宁门”为“广安门”,那就可以断定“广宁门”改“广安门”, 时间应当在道光朝。

所以了解皇帝的名讳,对研究历史、对研究版本、研究文物都是有用的,最主要的就是在影视剧当中这些皇帝的庙号、谥号、年号、名字不能混用。你比如说孝庄,孝庄文皇后,“文”就是她丈夫是谁?是文皇帝,文皇帝清朝只有一个,就是皇太极,孝庄“孝”字,女 的都带个“孝”字,“庄”就是庄妃,她自己,就是两个字就断定她的身份,和她和谁是夫妻关系,底下我还要谈到这个问题,所以皇帝的称谓和皇帝的名讳是我们看书,是我们了解文物,看影视剧,都是很基本的普通的常识,在这里给大家做一点简单地介绍



我看到一位网友评论:年号就是给老百姓用的,避啥避!

诚然此理,年号不避讳。明清两代,虽然有以年号代称皇帝本人的说法,然年号非皇帝名讳,非名讳,则不必讳。

然余意犹未尽,且再续貂补一点知识和趣话吧。

古代,给皇帝避讳,是常识,所以在给皇子取名时,尽量使用常用字,不然民生就会十分不便。比如清代入关后的第一代皇帝顺治帝福临,他霸气得很,把福气的“福”字给占了,以后逢年过年,老百姓再在门上贴喜帖,就要在“福”字头上少写一笔(称为“缺笔”,是最常见的避讳形式)。


这无论对福临本人晦气(缺笔等于挨了一刀,而且民间挂福字,还总是倒挂),对普通百姓也是十分不便。

福临便下诏,令臣民不必避福字,说“不可为朕一人,致使天下之人无福”!这是清朝初定天下时收揽民心的举措,但后来写门联仍禁止用“五福临门”等字。

与皇帝名讳用字不同,年号往往挑吉祥字眼,并且带有美好的意涵,比如顺治,就是“顺天而治”的意思,用这个年号,也是希望天下百姓“顺从大清之治”。顺治二字若避讳了,还要不要天下大顺?

有趣的是,“大顺”是李自成自建的国号,两“顺”撞车!大顺最后亡了,它自然不是为避顺治之讳而亡,而是打不过人家,被清给灭了。


明末北京同时受到来自四面的威胁,为此加筑了宛平城。宛平城其实就是个军事要塞,它一东一西两个城门,你猜叫什么?一个叫永昌,一个叫顺治!竟然是未来争夺大明天下的两个年号,城门预兆已定,就看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呢!最后顺治皇帝驱逐了大顺朝的永昌皇帝(李自成),“永昌”也不许用了,这个城门改名为威严门。顺治门则不改,说明它不必避新主儿的讳。


顺治的孙子叫雍正,雍不是常用字,但“正”是,人们在记账时,不是总要在数字末尾写一个正字?另外宫里还有一座“正大光明”匾额,雍正他爸爸康熙的立储密诏就藏在后面。雍正年号启用后,这块著名的匾额也没改,也说明正字不必避。

雍正儿子的年号叫乾隆,而紫禁城的“天子正寝”,仍叫乾清宫,宫门仍叫乾清门。说明乾字不改,一如上理。

我再讲明代一个例子,明神宗万历皇帝名叫朱翊钧,他的爱妃郑贵妃所居的宫殿名叫翼坤宫,本名是翊坤宫,改名显然是为了避皇上的讳(入清后又改回翊坤宫)。这说明,如果有避讳字眼,就是宫里的宫啊殿啊门啊匾牌啊,都得一体改正,不得例外。而乾清宫、乾清门、正大光明不改,正说明乾、正等年号用字是不必讳的。


最后我再说一点,古代的避讳是十分不讲理的,尤其是逼令古人避今人的讳。众所周知的一个例子是,汉代的王昭君,到了西晋,为了避司马昭的讳,竟被改为“明妃”。我再说一个年号被改的例子,比如明代的孝宗皇帝,年号为弘治,在史上拥有“弘治致治”的美誉,结果到了清朝,为了避乾隆帝弘历的名讳,竟被改为“宏治”。不清楚避讳这档子事的人,还以为看史书不细,漏掉一个朝代呢!

谁先谁后,咋讲理不讲啊?对,避讳这事,就是这么不讲理。所幸年号不避讳,不然大清国到雍正时,全国都要不正呢!


皇帝不称朕


年号是用来纪年的,一般不需要避讳。否则如何纪年?比方说,你要写“光绪二年”,如果避讳,当如何写?清人胡式钰说,“王者制为年号,原以示便于天下,后世共称。虽记载一切,不以为亵,无所避也。”年号是不用避讳的。

宋代比较讲究避讳,但年号也不需避讳。举个例子:明道,是宋仁宗的年号。而宋代的程颢,人称“明道先生”。程颢去世后,文彦博还给他的墓碑题词曰:“大宋明道先生程君之墓”。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

宋代有不少年号,还有意从祖宗朝用过的年号中摘取一字,以示对祖宗朝的致敬,比如“建炎”是对“建隆”的致敬;“元祐”是对“嘉祐”与“元丰”的致敬,崇宁是对“熙宁”的致敬。清代的“光绪”年号,也是从“道光”而来,是有意的。

原来,道光帝驾崩,由其子咸丰帝继位;咸丰帝驾崩,又由其子同治帝继位。但同治帝去世,没有留下子嗣,咸丰帝一脉便中断了,慈禧太后只好从旁支中选了光绪皇帝继位。光绪帝是道光的直系后裔,用“光绪”为年号,是表明“续道光之皇绪”的意思。


吴钩的钩沉


我虽然学富五车,可取个年号我容易嘛我——明朝某大官


今天看到有网友在问,为何道光皇帝的年号里有“光”,光绪年号里也有“光”,难道光绪不需要避讳吗?

实际上,中国古代,最主要避讳的是帝王、长辈的名字而非年号。

小时候读唐诗,有一件事记得很死。诗鬼李贺被人妒才,考进士时,有人指出,进士的“进”与他父亲李晋肃的“晋”同音,该避讳,李贺你没资格考进士,否则就是不孝。李贺气极而走,终未成进士。

但是,避讳名字,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都能做好。

明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篇》里记载“避讳”时如此写到——

(朱允炆剧照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古来帝王避讳甚严……而建文年号,音同御名,举朝称之凡四年。何以不少讳也?至建文二子,长名文奎,次曰文圭,其音又与“炆”字无少异,又可也?岂拘于太祖所定帝系相传之二十字耶?似亦宜变而通之。当时方、黄诸大儒在事,纷纷偃武修文,何以不议及此?

意思是,建文帝名朱允炆,名字与年号重合;而他的儿子又叫朱文奎,朱文圭,跟炆读音相似,也没有避讳。那时方孝孺等大儒都在,为何没人提出来?看来,有些事能变通就别瞎梗着。

至于年号,一则理论上无需避讳,二则当然最好也是搞出点新鲜玩意,别跟人家的重了。虽然那时没有知识产权一说,但原创的总比无意中“抄袭”好啊。

但事情就是那么有趣。

沈德符说到,“古来纪年多有犯重复者。即本朝亦有之,如永乐、天顺、正德、皆是也”。

(朱棣剧照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明成祖朱棣的永乐年号,十六国时前凉桓王用过,宋朝方腊用过,五代南汉循州农民起义军张遇贤也用过……

天顺呢,则更有趣了。

元朝只做了一个月皇帝的阿速吉八所用的年号,就是天顺。

如果说这个130年前蒙古人用过的年号隔得太远,扶朱祁镇复辟的“石亨辈俱武人”,只想取个“美名以彰天眷”,没有能力去考证;可就在明英宗重登皇帝前一个多月,被押到京城凌迟处死的叛贼李珍,僭越“筑台伪称皇帝”时,挂起的就是“天顺”这个年号。

也就是说,明英宗竟然用了一个“萑符(古称盗贼)小寇”想到的词。你说搞笑不搞笑?

列位,选年号,看来真是个技术活,又要好听,又要有寓意,又要没人用过……几者要碰到一起,实在不容易。

(张居正剧照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沈德符认为,万历年号,就取得很好,“惟今上所纪最新而确。即今御历久长,如川方至,业已应之”。之所以能如此,“盖时高、张二相,学问自胜前人也”——都是高拱、张居正有学问,所以才能搞出这么好的年号来。

中国如此,日本也是如此。他们的年号,多数来自中国古书,很多直接照搬中国年号。而且,日本一次性就取很多年号,下一位天皇即位,就从中选一个。有些替补了很多年,才终于被选上了。


凡人摸史


首先解释一下“避讳”,什么是“避讳”?避讳的意思是指避开名讳,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严重者甚至要避开与君主或尊长名讳同音、同义或谐音的字。

避讳一词出处甚多,《淮南子·要略》、《颜氏家训·风操》、《蒲剑集·屈原考》等均有记载,但《公羊传·闵公元年》的那一句"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才是避讳总则。

避讳古来有之,可分为避君主讳(国讳)、避长辈讳(家讳)、避长官讳(宪讳)和避圣贤讳(圣讳)。

避讳之风从汉朝开始大为发展,至唐宋以后,极为盛行,清朝也不例外,在入关以后,清朝汉化程度日渐加深,避讳之风盛行。像刚入关时顺治帝(福临)下诏:"不可为朕一人,致使天下之人无福。",但到了乾隆时期,一样要避讳。

回到题目中来,道光和光绪为什么不用避讳,因为年号绝大部分时间内都不在避讳的范畴之内。

年号是用来纪年的,本来就是让老百姓用的,况且在明清之前,每个皇帝有多个年号,都是好字,且大部分是常用字,撞一起的概率是很大的,要是避讳,无疑是在给皇帝找事。

给老百姓找事可以,给皇帝找事不行。话说回来,给死去的非本朝皇帝找事好像是可以的,像北宋,就拿前朝年号做起了文章。

宋仁宗叫赵祯,所以北宋人编撰《新唐书》的时候,唐太宗的年号"贞观"写作"真观"或"正观"。另外还有很罕见的避年号讳也出现在北宋。

(Chóng)师道,原名建中,因避讳宋徽宗建中靖国的年号,改名为师极,后被宋徽宗御赐名为师道。

这是个例,只出现在北宋,在清朝没有,所以爱新觉罗·载湉(tián)可以把年号定成“光绪”,而不用避他爷爷爱新觉罗·旻宁的“道光”年号。


平沙趣说历史


傻孩子,因为那是年号啊。

古代老百姓避讳的是皇帝名字,哪有避讳年号的?康熙帝名叫爱新觉罗·玄烨,那么无论是大臣作文,还是百姓说话,就都得避讳“玄”和“烨”两个字。“康熙”俩字就是给人用给人说的,避讳啥啊?

清代,中草药里有个草药叫“玄参”,就被医药行业改称了“元参”。

唐人为了避讳唐高祖李渊的名,就把同时代的渊盖苏文改称泉盖苏文。

李世民因为“世”“民”这两个字太常见,他在世的时候说大家不用特意避讳,只要不是连起来说就行。后来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即位,规定就连“世”和“民”单独说也不行了,《阿房宫赋》把“民亦念其家”写成“人亦念其家”。

当迫不得已需要写“玄”字的时候,则应用缺笔避讳,写“玄”故意漏掉一点,以表示自己避讳了。写“泫”也是,右边不能写全。

你看,这些都是皇帝的名字,而不是姓,也不是年号。姓和年号都不用避讳,否则你皇帝姓朱,别人不和你同宗,就不能姓朱了么?人们避讳“玄”字(玄烨的“烨”这个字很偏,不常用),却完全不避讳“康熙”两字,因为“康熙”就是让老百姓说的啊。这和年号“道光”“光绪”,是一个道理。

道光皇帝原来叫绵宁,他兄弟都是“绵”字辈,他不想麻烦别人,就改叫“旻宁”。“旻”不常用,如果是必须要写的场合,中间就缺一点写。另外他第二个“宁”字,繁体字其实是“寧”,直接用另外一个同音字“甯”代替。清代,康熙皇帝有个小小的惠政,就是给皇子起的名字故意取得罕见,如胤褆、胤礽、胤祉 、胤禩。意思是万一哪个皇子未来当皇帝了,天下人也不必那么麻烦地去避讳。到这一步了,如果有人直接那么写,那就是故意的了。


豆子人民艺术家


中国古代皇帝有本名、年号、庙号和谥号,比如汉光武帝刘秀,刘秀是本命,“建武”是年号,“世祖”是庙号,“光武”是谥号。前两个是生前用的,后两个是生后后人给的。

皇帝的本名

古代皇帝是天的儿子,人神一体,是天在人间的代言人,因此,皇帝本名是要避讳的,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叫皇帝的名字就是对天不敬,是人神共怒的举动。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里在说阿Q的名讳的时候提到这么一段,为了避讳刘秀的本命,把“秀才”改成了“茂才”。

皇帝的年号

年号始于汉武帝,是一种相对天干地支容易的纪年的方式。一开始大多皇帝都有好几个年号,但明清的皇帝大多只有一个,所以年号也被当做皇帝的称呼。比如上文说的光武帝的年号叫“建武”、“建武中元”,还有题主提到的“道光”、“光绪”,这本来就是给人叫的,所以,也就不存在所谓的避讳了。

庙号

庙号是皇帝死后,要在皇家的家庙里有个位置,皇室根据皇帝在家族里的身份上的尊号,比如“太祖”、“太宗”、“高宗”这些庙号。上文我们讲到的光武帝刘秀,他的庙号叫“世祖”;现在网民发明的“毛太祖”,也勉强可以这么说。这既是一种尊称,那么也就不用避讳了。

谥号

谥号是皇帝死后,官方根据皇帝的生平定的称号,算是一个荣誉称号。上文中提到的“光武”,就是刘秀的谥号。但谥号与年号、庙号不一样,后面两个差不多算是皇帝专有的称呼,而谥号并不是皇帝的独享,而且,也是可以叫的。

古代朝廷大臣死后,官方也会酌情给予,算是对其一生的肯定。溥仪在《我的前半生》里,有讲到皇帝退位后,那些清朝的遗臣死后,他们的家人向溥仪申请谥号的事情,类似于现代人死后覆盖国旗、党旗一样,也就是一种荣誉。现代人比较熟悉的,比如曾国藩的谥号“文正”,所以他的文集也叫《曾文正公文集》。前几年刘烨演的《北平无战事》,多次提到这本书,很多人一头雾水,曾文正公谁啊?其实就是曾国藩。


香罗书馆


首先我们要知道,所谓的光绪和道光都是皇帝的年号,而不是名讳,所以是不用避讳的。

如果是皇帝的名讳,就必须要避讳,就比如唐朝唐太宗名讳李世民,因为要避世这个字的名讳,观世音菩萨都要改为观音菩萨。再说一个清朝的,康熙皇帝名字为爱新觉罗·玄烨,紫禁城的城门原来有一个叫做玄武门,后来要避讳改为了神武门。即使是清朝皇帝的兄弟,在皇帝继位后,因为要避讳,名字也要改。我们比较熟悉的,雍正皇帝名字为胤禛,他的兄弟也是胤字辈儿的,但是他继位后,他的兄弟名字都改为允字辈而了,由此可见清朝皇帝专制的厉害。


未来3区科技


因为“光绪”和“道光”都是年号,年号是新皇帝继位的时候制定的,虽然年号可以用来特指某个皇帝,但它不是皇帝的名字,不用避讳。像明朝末年的崇祯、袁崇焕两人都有崇,但是袁崇焕不用避讳,因为崇祯不是他名字,他名字叫朱由检。

光绪

避讳的四种情况

1,帝王

当代帝王和本朝历代帝王都需要避讳,这被称为是“国讳”。汉光武帝刘秀时期,秀才就改称为茂才,观世音菩萨遇到了李世民,改为了观音菩萨。

2,上级领导

就是要避上级的名讳。“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大家一定都听过,一个叫田登的官员就不许他手下叫他名字,元宵节这天可以点灯三日,小吏就写成“本州依例放火三天”,灯改成了火,这才闹了笑话。
道光剧照


3,圣贤

避孔子和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老子和黄帝的名讳。孔子名丘,在清朝时期,凡是姓“丘”的人一律再加一个耳字旁成“邱”,并且还不准读qu,要读qi。

4,家中长辈

避父母和祖父母的名讳,也叫做“家讳”,在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直接称呼别人长辈的名讳是极为不礼貌的。杜甫的父亲叫“杜闲”,为避其父的名讳,杜甫的诗词中一个“闲”字都没有出现过。

古人的避讳方法

1,改字形,用同义字来代替他。比如唐高宗李治的“治”就用“理”代替。前面的孔丘也改成了“邱”。

2,改字音,阴历的一月本来叫“政月”,但是处于秦始皇嬴政的关系,“政”改为了“正”,读音也从四声变为第一声。

3,改字,即用别的字代替,例如户部在唐朝之前是叫做民部的,李世民登基后民部就改为了户部。

还有两种分别是空字和缺笔,即空掉那个字以及写那个字的时候少写最后一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