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學生必讀:這樣學習,你的成績會越來越差!

從初三升入高中後,有兩個變化:

一個是學科上的內容增加,老師教學節奏加快;

一個是學習方法和技巧上的轉換。

高一學生必讀:這樣學習,你的成績會越來越差!

很多在初中通過理解記憶就能快速掌握的知識,到了高中,你會發現作用根本不大,

因為高中更重理性思維,這也是導致很多同學表示自己初中時成績不錯,但到了高中卻感覺很吃力、跟不上的原因之一。

那麼,走過中考的準高一學存生哪些方面的弊病?遇到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呢?

一、弊病:為了完成作業而完成作業

初中階段,佈置作業的目的相對簡單,而且大部分的知識很容易就能在課上被同學消化,課後作業更多起到一個鞏固、拓展的作用。

高中各學科的學習則更注重聯繫,不把知識系統化,是做作業效率低下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沒有系統化就很難有頭緒,做題耗費的時間自然就會增加。

對部分高中生而言,在紮實理解掌握各知識點的基礎上,通過做作業鞏固的同時,可以嘗試建立知識點之間的聯繫。

課上多聽老師的講解思路,課後多思考、複習,理清思路,將多個知識點串聯起來。

這種習慣的養成,將對今後進入高三後的高考複習,起到巨大的作用。

二、弊病:吃不透、抓不住學科重點

不少同學求勝心切,希望各個學科、各個知識點都能學得面面俱到,

結果樣樣都抓,樣樣也沒有抓牢,“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得不償失。

應該說每門學科的作業佈置,都是結合課程重點來的。

有基礎題,當然也有提高題,有些題目可以選擇不做。

作業貴在精而不在多,剩下的時間可以是放在學科重點上來進行突破,也可以多思考,做到做作業不僅高效,而且高質量。

高一學生必讀:這樣學習,你的成績會越來越差!

三、弊病:忽視基礎,題目做得多而雜

高中學科增加了,自然作業也會增多。許多同學漫無目的地做題,最基本的東西還是學得模稜兩可,沒有過關。

經過大量做題以後,反而鞏固了或者默認了某種不正確的認識,但是自己卻沒有發現。

說得直白一點,高中日常的學習是為高考打基礎做準備的,

而近幾年高考越來越注重在基礎之上考查同學們的能力,只有對基礎知識瞭如指掌,深刻理解,做題才是最有效的。

所以在日常做作業的過程當中,要多做基礎題,由基礎題再到提高題、到高難題等,一步一步提升自己解題的能力。

除了教材上的練習題,適當的課外輔導練習也是需要的,最好每個知識點都對應的試題練習,強化課後作業的效力。

四、弊病:找不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有不少高中學生表示很苦惱,“我每回做作業都很認真,可是成績還是上不去”,

這就是因為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首先要明確高效做作業的三步驟:

第一步是“解”,就是想盡一切辦法解決面前的問題;

第二步是“思”,就是做完之後要回顧和反思,總結出經驗和方法;

第三步是“歸”,就是將獲得的經驗和知識迴歸到書本上去。

如果能完全按照這三步來走,上課時結合作業中遇到的問題多想多問,課後做好配套練習,有不明白的及時記錄、發問、解決。

高一學生必讀:這樣學習,你的成績會越來越差!

五、弊病:不善總結

不少高中生存在這樣的誤區,尤其是高一新生,還處在初中的學習模式當中,對高中的學習沒有明確的概念。

他們認為課上完、作業完成就萬事大吉了,這堂課學習到的知識點下次課老師還是會再講到。

即使不講,多做做同類題型也就能掌握方法了,因而忽視日常的總結歸納。

真的是這樣嗎?高中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而非灌輸記憶。

以往在初中,可能會圍繞一個知識點做詳細的延伸拓展,但在高中,更多需要學生自己。

高一學生必讀:這樣學習,你的成績會越來越差!

準高一指南:高一學生週末學習建議

根據高一年級開設課程多、課時滿、任務重、自習課少的實際情況,

如何科學、合理安排週末時間引導學生有效、有序學習就顯得非常必要和重要了。

下面就高一學生週末如何學習方面提幾點建議:

一、明確週末自主學習的任務

1.按科任老師要求自覺完成各科作業;

2.整理、複習一週筆記,梳理歸納所學的主幹知識;

3.反思並糾正各科作業出現的錯誤(把錯題收進錯題本);

4.自覺進行薄弱學科的查漏補缺(從課本入手,從基礎題做起);

5.初步預習下週新課內容;

6.適當進行課外閱讀(報刊閱讀或文學作品閱讀),關心國家大事,貼近社會生活,為寫作積蓄最重要的寫作素材。

高一學生必讀:這樣學習,你的成績會越來越差!

二、適當開展一些調節性的活動

1.觀看一些既有益身心又能拓寬知識面的電視節目(如;科技、人文、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節目);

2.聽一些英文歌曲或看一些英文電影,以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或提高英語聽說能力;

3.學習一些課餘時間的健身技能或樂器演奏技能,適當進行一些課外文體活動,以彌補平時身體鍛鍊不足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高一學生必讀:這樣學習,你的成績會越來越差!

高一是整個高中時期的開端,每個孩子如果都能做好日常的課上學習、課下複習鞏固、週末科學分配時間的話,是很難從中脫穎而出的。

所以在進入新的學習環境前,我們是否有什麼辦法讓孩子率先起飛?

要知道,如今絕不再是“笨鳥先飛”的時代了,無數學霸、考神更是比常人更加勤奮努力,而家長也是不費餘力的支持孩子學習。

所以,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讓孩子原地踏步呢?

因此,中考後漫長的暑假能否被孩子及家長重視就至關重要了。

一個暑期的努力,不僅對新高一重點學科知識進行預新,更是對整個高中知識體系進行了初步架構,對孩子的影響將是積極且巨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