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讀!如何做研究和寫論文

現實·理論·證據──

談如何做研究和寫論文

今天這個題目,如果由一個研究比我做得更好的人來講可能更有好處。但是現在來講這樣題目的人太少了,所以我願意來把一些不是很成熟的想法與大家分享,也非常感謝大家來聽我的講座。我今天講座的題目是《現實·理論·證據》,這三個詞擺放的位置基本上概括了今天晚上所有要講的東西。如果你們聽完之後明白了我為什麼這樣擺放三個詞的位置,我想你們就聽明白我所講的意思了。我這樣安排今天要說的內容:首先簡單講一下關於如何做研究;然後具體講寫論文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穿插一些例子。

必讀!如何做研究和寫論文

一、如何做研究

選題(topic)

做研究碰到的第一個問題是選題。我們首先要區分選題和問題的差異。經常會有學生來問我怎樣做一個研究,我就問他想要研究什麼問題?同學就會列出一些關鍵詞,比如教育、農業等等。這些關鍵詞嚴格說來不是你要研究的問題。關鍵詞只是你研究的話題(topic),距離你研究的具體問題(question)還非常遠。走完了topic到question的距離,你才邁出了研究的第一步,可以真正地開始一項研究了。選題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你對什麼感興趣。如果對一個問題不感興趣,你很難做出出色的研究。曾有一個碩士生跟我說,“陸老師,您有很多想法,隨便給我一個我來做。”我對他說,我沒有辦法幫你,在你對這個問題感興趣之前,你是做不好的。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會對某些問題感興趣。有的時候你會有這樣的體驗,看到一篇文章時有激動的感覺,有時則不會,這就是興趣的差別。一個人的興趣與他的積累、閱讀和個人經歷都有關係。


來的路上王永欽老師跟我講了一句話,我非常贊同:“大愛才能有大智慧。”怎麼理解這句話?你在做一項研究的時候,一定要去論證自己的研究是重要的。怎麼去論證研究的問題的重要性?就是這個問題的研究能改進人類社會、能為人類帶來福利。接著問下去,這樣的問題從何而來?那就要看我們能不能超越個人的喜樂、得失去關注整個社會的前途和命運。這就是興趣的來源。一個好的經濟學家應該有強烈的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感。好的研究的起點是好的問題,這是成功的一大半。從這個意義上講,做人和做學問是一致的。如果你不去關注對社會大眾重要的問題,你十有八九做不成出色的學問;如果每天都想著爭名奪利,就做不成出色的研究,因為你關注的問題對大多數人不重要。


第二,你要對這個問題有所理解,去選取你覺得重要的方面。數學不能告訴你什麼是重要的,什麼重要取決於你自己的理解。確定研究的方向後要根據自己的理解去關注更小的方面。比如在涉及三農問題的方方面面裡,如果你覺得土地問題是最關鍵的,你已經往前走了一步。再接下來,你又認為關注“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農村勞動力流向城市後,怎樣使他們失去土地而獲得社會保障”是重要的研究課題。如果你從三農問題出發,縮小到土地問題,再縮小到“如何用土地換保障”的時候,你已經從topic過渡到question了。


我舉這個例子是特別想說明,中國的很多問題是現有的經濟學理論無法告訴你的。比如,在城市化的過程中,農村居民失去土地,這是在全世界範圍內大多數國家都有社會保障體制的背景下發生的。所以中國不可能像西方的圈地運動一樣,圈走農民的土地,把農民往城裡趕就不管了。從國家的現代化和政治文明來講,都不可能這樣做了。這就牽涉到“土地換社會保障”的問題。那麼土地如何作價?農民擁有的土地權力是什麼權力?價格制定好後,多少錢是現金支付,多少錢放到社會保障體系裡?現成的經濟學理論沒有告訴我們。美國和西歐在歷史上走過這個階段時,這不是一個經濟學問題,是社會、政治問題。因此,我們需要一個新的理論去思考中國的現代化和城市化過程。


第三,你關心的問題為什麼重要?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理論上的重要和實踐上的重要。最好的研究是兩者兼有。我不能排除有些傑出的文章,是在理論上重要而實踐上不重要,或者實踐上重要但理論上不重要的研究,特別是經濟學裡那些在方法論上有開創性工作的研究,往往有學術和理論的價值,而沒有直接的社會實踐意義。


以上三方面,在你做一個研究或寫一篇論文時需要一一加以說明。我們很多同學把做研究理解為構建一個數學或計量模型,非常不重視“寫”。你把數學的工作完成了,計量工作完成了,我要提醒你,可能你的研究工作只完成了百分之三十,至多百分之三十。因為你還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重要。


現在的社會科學分工,特別是經濟學的分工,是非常非常細的。所以你拿到一百篇文章你可能對九十九篇的內容根本不瞭解,那麼這剩下的九十九篇你看哪些呢?我們在平時看文章時先看摘要,它會告訴你他研究了些什麼東西,做出了什麼貢獻,然後再看引言(introduction),比較詳細地回答前面的問題。最後看結論,看這個研究得到什麼有創見的內容。最後才看文章的主體部分,理論和實證的模型。如果你的摘要和引言寫得不好,別人看到五百字的時候,就不看你的文章了。如果你不重視這些,你的研究可能就產生不了它應該有的社會價值,所以一定要重視,甚至可能需要70%的時間來寫引言。


一旦找到了你覺得有趣、有創新、有意義的問題,接下來你需要判斷它是否可行?理論上是否可行,首先要看起點到底對不對。數學不能告訴你起點對不對。對於一個問題的研究你既可以採用靜態的模型也可以採用動態的模型,你可以採取跨期的模型也可以採取單期的模型,你可以採取有政府的模型也可以採取沒有政府的模型,這取決於你對這個問題的理解。


一個更常見的問題是實證。也許你想到很好的一個想法(idea),要考慮有沒有數據?是否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去獲得支撐這個研究的數據?其次要考慮研究需要的變量是否是可度量的,至少在理論上是不是有人提出過度量的方法。還要考慮數據的樣本是否足夠大,比如時序數據至少需要30個觀察點,但中國的改革開放從1978年開始算也只有28年,用年度的數據只能是不是辦法的辦法。這些問題都要事先想過。

我特別要提醒大家注意中國問題的重要性。為什麼要去研究中國經濟的問題?我們作為中國人,我們也許並不太知道什麼問題對於美國重要,但是我們很瞭解中國的情況。我們生在中國,我們對於中國的瞭解決定了我們知識的稟賦,從而決定了我們的比較優勢。在國外學習經濟的中國研究生主要進行三方面的研究:1、理論計量,因為其抹去了經濟學研究中對歷史和人文知識稟賦的要求;2、跟大牌教授研究美國問題;3、充分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做從中國經驗出發的實證和理論問題。隨著中國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越來越多的留學生(也許絕對比例仍然不高)選擇做第三個方向,我希望大家能重視這個選擇。


要讓別人來接受一個基於中國或者亞洲經濟的研究,你必須讓別人相信你的研究具有足夠的重要性和一般性。這裡指的重要性不是指中國問題本身有多重要,而是指中國經濟的一般性經驗可以提供給其他國家作為參照。我們研究的中國問題既要產生於中國的經驗和歷史,又要有一般性意義。就像剛才提到的“土地換保障”問題,其它國家並沒有為中國提供前車之鑑,但是我們可以為一些比中國更落後的國家提供經驗。


如果發現了一個用現有的理論無法解釋或不能很好解釋的現象,那麼這個時候你去發展一個理論就是必要的而且是創新和有貢獻的。恰恰是因為如此,現在做理論研究越來越難。為什麼?因為經濟學的發展經過兩百年特別是現代化的半個世紀以後,理論已經相當成熟了,現在你要找到一個不能用現有理論解釋的現象越來越難,所以現在經濟學的研究越來越多注重應用。什麼時候需要理論創新呢?有一個現象無法用現有的理論解釋,那麼理論創新的機會就來了,這樣的機會越來越少,但在中國還很多。


問題(question)


如何提出問題?一定要注重去觀察現實生活中的variance。variance這個詞對於經濟學的理論和實證研究都非常重要。對於實證研究,數據裡的variance構成了計量經濟學的基礎。因為如果沒有variance,數據就沒有變化,沒有變化就沒有辦法看清兩個變量之間的關係。換句話說,一個變量動了以後,另一個變量跟著動還是不跟著動。如果一起變動,往哪個方向變化?這在統計上就是variance所包含的信息。


這在理論上也非常重要,要想看出事物與事物的聯繫,就要去比較兩個觀察對象,發現它們之間有差別,比如它們存在制度的差別。然後你又觀察到它們另外還有差別,比如經濟增長的績效不同。然後你要去思考這兩個差別之間是否有關係。比如,印度是一個民主的社會,但是它這個民主的社會是一個混亂的民主社會。在經濟學家裡有人稱印度的民主是壞民主。但是中國不那麼民主,中國有一個政治集權的結構。但是中國的增長率很快,印度的增長率比中國慢。這在實證上是什麼?當你看到一個制度變成另一個制度的時候,作為經濟增長的另一個變量是否跟著變了,這是實證的基礎。從理論上講,你要解釋的就是增長績效的差異與制度差異是否有關。


所以,理論和實證只是研究現實規律的兩種方式而已,本質上都是在找差異。差異存在於空間和時間兩個維度上。理論上找差異的方法和實證研究中對空間截面數據、時間序列數據的分析正好對應起來。理論和實證研究只不過是識別兩種variance之間關係的方法而已,本質思想都來源於現實世界。提高經濟學修養,就是要不斷從現實世界中找差異,不斷地思考這個差異和那個差異之間有沒有什麼關係。如果你發現的關係是一個在理論上沒有被提出來的關係,這就是你的理論發展創新的機會。如果你發現的這個關係是在實證上沒有用數據來說明的關係,這就是你實證研究的基礎。


下面我們談談創新。理論和實證的創新沒有什麼太大的本質差別。


理論上的創新,第一要解釋新的現象,第二要提出新的思想。在經濟學的研究裡,你會發現第一種“解釋新的現象”很像從實踐到問題的思維方式。先去看現實,當現實出現一個新的現象不能被理論解釋時,你就找到了一個問題。還有一種研究思路是從文獻到問題,純粹從文獻角度來看它有什麼問題沒有解決,我們就去解決,跟實踐關係不大。第一種研究路徑是經濟學作為一門社會科學,由它的研究對象所決定的,是經濟學研究的主要路徑。對大家而言,你們應該避免自己過早進入第二個路徑。如果你過早走向這條路徑,你可能根本搞不清楚自己研究的東西到底重要不重要。而且在很多情況下,你看到一個作者講,他在文獻的基礎上作了修改,然後發展出一種新的理論。這類文章特別容易讓大家以為這些作者的研究都是從文獻到文獻、從文獻到問題的。並不是這樣。我們應該思考一下,這些作者在研究這個問題之前為什麼會選這些問題?通常來講,很少有人是從文獻開始找到這個研究路徑的。這是學生們非常容易犯的錯誤,很多同學只是把自己關在家裡讀書,不去關注現實世界,這是不行的。


接下來談一談實證上的創新。實證上的創新我列舉了三個方面。第一是要發現新現象注意,對於實證研究來講,發現一個新的現象本身就是一個思想的創新。比如,你在關注現實的過程中,發現兩件事情有關,你就應該思考:這在實證上有沒有證據?如果沒有,那麼機會就來了。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我和陳釗、萬廣華做收入差距和經濟增長(inequality and growth)的實證研究。這個關係為什麼在最近十年經濟學的研究中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呢?就是因為在亞洲發展模式和拉美髮展模式的比較中,經濟學家發現,亞洲和拉美有收入差距的差異。拉美收入差距比較大,而亞洲的收入差距比較小。另外的一個差異是,拉美的經濟增長慢而亞洲的經濟增長快。經濟學家就猜想:有沒有可能不平等加劇會導致經濟增長放緩?文獻沒有講過。在發展經濟學裡,文獻只討論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經濟發展對於收入差距有什麼影響,而沒有人去討論收入差距如何影響經濟發展。大家知道在1993、94年以後的幾年裡,國際上頂尖的經濟學雜誌上連著出了幾篇文章──現在被認為是這個領域研究的經典文獻──就是用一些跨國家的數據,發現收入差距果然對經濟增長有影響。這就是重大發現。


前面我們提到過,理論創新來自於解釋新的現象,你會發現這些文章中有些有實證也有理論,有些只有實證。實證對於理論的發展也有幫助,其重要性在於可以為理論研究開拓新的空間。我本人認為,如果可以給實證研究的創新劃分一個檔次的話,第一流的實證研究是去發現新的現象,因為這是重大的思想成就。比這個稍微低一點的是使用新的方法。因為那些有重大思想突破的實證研究往往在研究的方法上不盡完善。比如剛才提到的inequality and growth的研究,早期的研究往往都是使用的OLS迴歸。OLS迴歸存在很大的內生性問題,後來有很多經濟學家就專門去研究怎麼去處理inequality and growth的內生性問題,包括我本人的研究。第三個是使用新的數據或新的案例。


比如在我們做的inequality and growth的研究裡,首先我們提出了跟既有文獻不同的問題: 大家都研究inequality和growth有什麼關係,我們研究這種關係在長期和短期有什麼不同。這是一個文獻裡沒有被研究過的問題;其次,我們使用了新的方法;最後我們使用的是中國的數據。[1]
文獻 (literature)


確定了問題之後,你已經對它有了一定的瞭解。接下來你要去閱讀別人的文獻,去了解別人做了什麼,這樣你才能知道你的邊際上的貢獻可能是什麼。但是我們很多老師和同學卻不夠重視這一點,以為做完了研究就行了,但是卻不知道自己的貢獻在哪裡。要知道自己研究的貢獻在哪裡你就要去比較,去比較你的工作與別人的不同之處,必須要對文獻有足夠的瞭解。這才是研究的完整過程。


怎麼樣去找文獻?首先要學會合理地利用網絡,學會利用關鍵詞。關鍵詞的選取取決於你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是怎麼的,取決於你想做的東西是什麼。關鍵詞太多出來的文獻太少,關鍵詞太少則出來的文獻太多,所以一定要選取三到五個合適的關鍵詞。另外,大家要從經典的相關文獻或者同一問題的綜述論文去找文獻。當你找到文獻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評論什麼文獻,如何評論實際上取決於你對問題的理解,而這種理解是你的工具本身不能告訴你的。比如我剛才提到的“土地換保障”,既涉及到中國的土地問題,也涉及到保障問題和發展模式問題。你這個文章怎麼寫呢?你是把它當作是一個土地問題來寫,還是當作一個保障問題來寫,還是當作一個發展的模式的問題來寫呢?要知道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寫法。你在綜述文章的時候,在把自己的工作去跟別人的工作比較的時候,要知道你要跟哪些文章去作比較。實際上就取決於你對你要研究的問題理解的程度。比如同樣是“土地換保障”的問題,你站在一個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進程和土地制度的高度來看問題,就顯然比你把這個問題僅僅看作是一個如何解決失地農民就業和社會保障的問題要深刻得多。你在綜述文獻的時候,在把你的貢獻和別人的文章作比較的時候,就要考慮到這點。


接下來我要講的是,要看好而相關的論文。我想借此機會回答同學經常問的另一個問題。很多同學問我,陸老師,就算我用你講的三到五個關鍵詞,我也大概能搜出1000篇文獻;就算1000篇沒有,100篇總是有的。怎麼辦?怎麼看得完?我建議大家把文獻根據它的相關程度分成三類。第一類的文章,在100篇裡面至少佔五六成。這類文章相關性不強,你只要看摘要就可以了。它們大概能夠幫你知道你的研究在文獻中所處的位置;有些文章裡面有一個表格,有一個數據,能夠在你的文章裡有所引用,或者支持你的論點。這些文章你可以看得很快。


第二類文章就是跟你的文章相關,但從它的技術路線、它所關注的問題來講,與你的文章又不是直接相關的。我們做inequality and growth這項研究[2]的時候,我們是要做一篇實證文章。那這裡面就涉及到一大塊的關於inequality and growth理論文章。對於我做的研究來講,我可能對這些理論文章不需要每篇都從第一個字頭看到最後一個字。我要知道的是這些理論是什麼樣的邏輯,它們怎麼做,模型的起點是什麼,它們得到了一個什麼樣的結論。在100篇裡面,這些文章大概佔了20篇左右。這類文章一定要看,但是不必要從第一個字看到最後一個字。


第三類文章,大概100篇裡面是5到10篇。這幾篇文章就是對你的研究來講是最最相關的,因為它們幾乎研究的是同一個問題。你的研究跟這些文章相比較,你的貢獻是邊際上的。對這幾篇文章,你不僅要從第一個字看到最後一個字,而且你要看很多遍。


另外我想提醒各位,如果你去做一個研究,你發現跟你最相關的──我剛才講的第三類文章,──沒有,或者你發現跟自己相關的文章有30篇甚至50篇,這本身就是個非常壞的信號。相關的文獻沒有,就說明你很可能研究了一個大家都覺得不重要的問題,所以沒有人研究。除非你是天才,天才有可能一篇參考文獻也沒有,我的理論體系跟誰都不一樣,我不要參考文獻。我想大多數人肯定不是天才,所以這種可能性是極低的。反過來講,如果你發現篇篇文章都跟我的研究有關,你很可能研究了一個大家已經研究爛了的問題。或者是你對自己在什麼方面有可能構成貢獻仍然不清楚。那什麼時候是最優規模呢?就是我剛剛講的,5篇到10篇。如果你發現,有5篇到10篇是值得你反覆讀的,讀透的,讀到這些文章裡面用了什麼樣的模型,用了什麼樣的數據,相關的變量怎麼度量,你都非常清楚的時候,你就找到好的起點了,你可以往下做了。而且,當你做完這個題目以後,你會發現你就是這個小領域的專家。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看什麼樣的文章呢?首先你要看好的雜誌。比如中文的雜誌,我列了幾本[3],包括我們復旦的《世界經濟文匯》,都是很好的雜誌。英文雜誌什麼是好的就不用我說了。


這裡我特別要提醒大家的是,少看書,多看論文。經濟學和別的社會科學最大的不同,就是經濟學是一個不斷在發展的學科。它特別跟政治學和哲學不一樣。政治學和哲學是要讀經典的,關於重大的政治理念和哲學思想,很可能最經典的著作,就是兩三千年以前的古書。很多人就一輩子去讀古書和經典。但經濟學不是這樣。我們剛剛講過,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社會的,而人類社會是在不斷髮生變化的。每一天都很有可能產生新的現象和新的問題。那麼你讀書就意味著什麼呢,很可能你關注的是一個老問題。而且大家知道,經濟學家的書就是把自己已經發表的論文結集成書,它跟政治學不一樣。政治學和哲學的學者,很可能一輩子就寫一本書。比如像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的《正義論》,這一本書就奠定了他在學術界的地位。經濟學是不行的。特別是當代,已經很少有人靠一本書在經濟學界立足了。通常是論文發表完以後,結集成書。但你要知道,國外,特別是在美國的經濟學界,一篇論文從寫出來到發表,前後經歷五年時間是非常正常的。從論文結集到出版,又有兩年時間,也非常正常。所以當你看到書的時候,你可能看到的是七八年前的研究了,還怎麼站在學術前沿?我們的很多學生,特別是本科生在寫論文的時候,參考文獻從馬克思的《資本論》開始列舉,斯密的,馬歇爾的,有時還列上我寫的《勞動經濟學》,這樣你就已經發送了非常壞的信號,你不可能做出好的研究。我自己做《世界經濟文匯》的編輯,我們現在收到的很多投稿,一秒鐘我就可以判斷這是不是值得我往下看的文章。先看它的參考文獻,如果它全列的是馬克思、斯密、馬歇爾,這文章就不用看了,因為它不可能是一個好的研究,除非他真的是研究思想史的。所以,我們在做研究的時候就得特別要注意這個問題。


二、如何寫論文

剛才我從三個方面講了如何去做研究。我接下來要講的問題是,如何去寫論文。我認為,在中國我們可以做的研究分成了這麼幾類。第一類,我認為是中國首先要做的研究,就是要去搞清一個或者幾個相關的事實,尤其是具有一般意義的事實。因為中國的社會處在一個大轉型時期。我們在經濟發展階段,從經濟成長的歷史、文化、制度、政治的各個方面的背景來講,可能跟在世界上所看到的、唯一成功的西方式的現代性有非常大的差異。這就意味著在我們中國,很多事實都不清楚。


講到事實,我舉一個小小的例子,今天下午,我在從北京回來的飛機上看到一張剛出版的《上海證券報》。《上海證券報》上有一篇很長的文章,講住房、教育和醫療的價格高,導致了中國居民不敢花錢。這個說法現在很流行。現在有很多人說中國這幾年消費低迷,需要理論來解釋。有人就解釋說,因為大家收入的風險增加了,失業、工作不穩定,收入的波動就變大了。風險增加後居民消費就會下降。我剛才提出的是另外一種解釋:因為在我們生活當中非常重要的三項支出價格很高,居民在這三個支出上的消費的增長速度非常快,就擠出了別的消費。這是頗流行的解釋。文章裡提供了三張表,列出了大概從2000年到最近這幾年的四個數據,分別是人均消費增長率、人均教育支出增長率、人均醫療支出增長率、人均住房支出增長率。可是看到這些數據,我並沒覺得這個數據告訴我:人均的消費增長率明顯低於其他三個的增長率。如果人均消費的增長率顯著低於其他三個增長率的話,那我可以說,由於這三塊增長太快了,人均消費支出沒那麼快,所以必然使其他部分的消費下降。可是我在數據上沒有明顯發現這一點。所以我覺得很詫異,寫這麼長的整版的評論文章的這位作者,是怎麼得到文章的結論的。我想問一個問題,關於中國的很多事實到底清楚不清楚?我很懷疑,我們很多人都在基於一些並不清楚的事實而道聽途說。我雖然舉的是一個報紙上的例子,但我講的“把事實弄清楚”的工作對於中國的經濟學家來說仍然是做得非常不夠的。


在中國經濟裡面,有太多太多太多事實不清楚的地方,所以我一直強調,在中國做經濟學研究,第一件事是什麼?就是我們要把真正屬於中國經濟的事實給搞清楚。特別是在我們的教科書上、在西方經濟學已經成熟的理論裡面,所描述的那些事實──每一個事實──都足以拿到中國來重新反思一下,這個事實是不是在中國同樣也成立。我們可以大量地去運用實證和案例的方法。我特別要強調的是,你把中國的事實搞清楚了,實際上就為經濟學理論和知識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我舉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就是我跟張爽合作的研究社會資本和市場化之間關係[4]的文章。大家知道,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這個概念,是由社會學引入到經濟學的,它是一種非市場的力量。那麼這種非市場的力量在市場經濟裡起著什麼樣的作用呢?它跟市場力量之間是互補的,還是互替的呢?在美國找不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中國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因為中國處在轉型的過程當中。比如我們生活在沿海地區,內地的市場化程度要比沿海低多了。從這樣大的空間差異裡面去看,在具有不同的市場化程度的地方,社會資本是不是在發揮著不同的作用?這是對於中國非常重要的事實。在搞清楚事實的同時,實際上就可以幫助我們去發現社會資本這個非市場的力量與市場有什麼樣的關係,這本身在學術上就是一個大家不知道的問題。


我要舉的另外一個例子是市場分割。市場分割這個問題為什麼要藉助中國來進行研究。因為在數據質量好的國家,市場不分割;而市場分割的國家,數據質量不好。那麼中國是個什麼樣的國家呢?中國的市場存在分割,同時中國又有足夠大的時間和空間的維度去研究這個問題。於是我們做的另外一個研究[5],想要知道市場分割在開放的過程當中發生著什麼樣的變化。因為在理論和實證的文獻裡面,有的經濟學家認為,開放有利於市場整合,有的經濟學家則持相反觀點。到底什麼是真實的?當你把這個關係給搞清楚的時候,一方面,你研究了中國是怎麼回事,同時,你對於這個具有一般意義的問題也有也有貢獻。


第二類我覺得可以做的工作就是你要用一個理論來解釋中國的現象,而且是到目前為止既有理論沒辦法提供解釋的現象。如果既有理論已經提供瞭解釋,這就是接下來我要講的第三個方面的文章了。這裡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地區性的市場分割和戰略性分工,這是我們做的另一個研究[6]。大家知道,經濟學理論裡有所謂比較優勢理論和分工理論,那麼按照社會最優的這個概念來講,不同比較優勢的地方就應該是具有不同的分工。既然有不同的分工,一個國家的不同地區,在追求社會最優的情況下,應該生產不同的東西。對不對?在解釋分工的時候,我們主要藉助的理論就是這個比較優勢理論,可是在現實生活當中你會發現,中國不同的各個省份之間,包括同一個省的不同市之間的市場是分割的。為什麼?林毅夫老師認為,這是因為計劃經濟時代遺留下的資源配置低效率,在改革開放後又體現為企業低效率,於是地方政府就要通過分割市場來保護低效率的企業。這隻解釋了由計劃經濟時代所造成的市場分割,可是我們發現很多重複建設和市場分割是在改革開放以後產生的。到現在為止中國已經出現了三輪的重複建設,第一輪以家用電器為代表,第二輪以汽車產業為代表,第三輪以光電產業為代表。為什麼在改革開放後,已經市場化了,已經沒有中央計劃了,我們仍然在搞重複建設呢,仍然在重複建設的基礎上造成了投資的低效率,最後又造成了地方和地方之間的分割呢?為什麼?這不僅是既有的理論裡沒有被解釋的現象,而且是林毅夫老師提供的比較優勢理論也無法解釋的現象,因為在市場經濟的情況下,標準的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大家應該分工才對。


這就促使得我跟陳釗老師從戰略性的分工角度來解釋這樣的現象。我們要講的一個故事就是,對於一個弱的地區來講,它通過構建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它至少可以達到兩種目的,只要實現其中一個,對它來講就是划算的,從而使得分割市場和重複建設成為理性的。第一個目的是趕超。落後地區發展一些暫時沒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如果學習的速度足夠快就可以趕上那些比較發達的地區。趕不上也不要緊,還有第二個好處,我有了一個足夠的經濟獨立性後,bargaining power就增加了,在爭取中央財政政府投資的時候,就可以跟沿海地區有相近的談判能力,中央政府就得投資,如果不給,我不會擺到檯面上說,但私下裡可以跟你鬧,而大家知道,中央現在最怕就是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的對立。即便沒有哪一個省長跟我們說過,他就是這麼想的,但是從理論上解釋它的時候,實際上可以找到一個解釋這種問題的方式。而這個問題的解釋,其理論上的貢獻在於,既有的分工理論沒有很好地解釋在一個國家內部可以觀察到的分工的低效率現象。而我們想做的,就是基於中國的現實,提供一個理論上的創新。


接下來我要講的第三類文章,我覺得現在我們關注得不夠。我們過於迷戀前兩類研究。當然前兩個研究貢獻非常之大,但是我建議大家,特別是經濟學教師們,有的時候要做一做第三類文章。這第三類文章是什麼呢?就是文章本身從學術上來說沒有多少貢獻,但是你可以用既有的理論來表達對於中國現實和政策的認識。


比如說關於中國的市場化改革,最近這幾年來呢,有一個對於中國的市場化改革進行反思的潮流。其實我前面講到的《上海證券報》的文章,也是充滿了火藥味。什麼意思?居民的消費低就是因為你房價太高,教育價格太高,醫療價格太高啊,於是,現在在實踐層次,包括老百姓,就有這樣的情緒,覺得這些事情就是公共品提供,就應該政府扛下來,可是我們在理論上問的是,這些東西都是公共品麼?就算它是公共品,既有的理論裡面有沒有一個理論告訴我們,公共品就一定要由政府來提供?有沒有一個理論告訴我們,不僅政府應該提供,而且政府應該提供直接生產,注意啊,provision和production是不一樣的概念。


大家會發現,在很多現實問題上,經濟學是一個“庸俗的”學科,因為經濟學研究的這些話題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很懂。不僅我們的哲學家懂,我們的政治學家、社會學家都懂。我們的政府官員也懂,我們的老百姓也懂。我要說的是,經濟學者不敢說我們比他們更懂,但我們至少可以基於他們不瞭解的理論來提供一些不同的看法。我想,在這個世界上對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聲音總是好事。


我們搞經濟學研究的人現在特別需要做這些事情,比如教育的問題,在中國的經濟學研究裡面,幾乎可以說是空白。但是,在這些重大的問題上,我們其實已經有非常多──不能說足夠多──但已經非常多的經濟學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很多關於中國的問題。我們不敢說這些已有的理論研究、實證研究可以照搬到中國來,但是當中國的研究沒有的時候,憑空想象,拍著腦袋說瞎話,總不如我們先去看看已經有了什麼理論和實證研究吧?所以我覺得,現在中國的經濟學家真的應該靜下心來做一些這樣的研究、公益性的研究。這些研究不能讓你去拿獎,也不能讓你把這樣的文章發在很好的英文雜誌上。但是,它對於中國社會進步的貢獻和推動作用非常巨大。這就是本土的學生和經濟學家,在經濟學研究裡可以做的三類研究,非常重要的研究。


其實你在中國也可以做另外一種研究:基於其他國家理論和經驗的實證。我要說的是,我們不具有做這類研究的比較優勢。不具有比較優勢是什麼意思呢?比如說你要去研究一個美國的問題,其實你對於美國的問題的理解是不可能超過美國人的。你的知識稟賦,決定了你的比較優勢不在這裡。另外,美國人有美國的數據,我們可能在獲取美國的數據方面就沒有那麼容易。第三,可能大家往往會忽視的,學術是一個市場,在這個市場上,最重要的就是交流。當一個人生活在中國的時候,其實不管中國開放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就是哪一天我們像日本一樣開放,像歐洲一樣開放,地理障礙仍然是一個天然的障礙。它就一定會減少你與國際學術圈的交流,換個更準確的詞就是,一定會阻礙你跟美國經濟學界的交流,就會使得你在如何去做一個對於美國經濟學界來說的好的研究方面不具有優勢。


講到這裡,我順便舉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香港。大家知道香港有兩個做經濟學非常好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曾經在1990年代的時候輝煌一時。為什麼呢?很簡單,香港政府有錢,於是香港政府用錢在世界範圍之內聘請了一大批的具有國際前沿研究水平的經濟學家到香港科技大學,這曾經一度使香港科技大學可以成為亞洲經濟學研究水平最高的地方。但最近這幾年,香港科技大學衰落得非常厲害。為什麼?因為香港科技大學請來的經濟學家很多是在做國際主流和美國經濟學界所關心的一些問題。於是就會發生什麼問題呢?它的學術圈在美國,它就有一個很大的成本進入這個圈子。後來,香港科技大學的很多人走了。現在香港經濟學做的最好的是香港中文大學,那裡好幾位做得最好的經濟學家是以研究中國問題為主的經濟學家。實際上,這就是我剛剛強調的一個做研究的比較優勢的問題。地理上的優勢,數據的優勢,很多問題沒辦法詳細展開討論,但是這個案例我覺得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


起一個好題目


下面我就講些很具體的問題了,這些問題可能就比較瑣碎。我覺得,首先我要講的是,在一篇論文的寫作過程當中,你首先要起一個好的題目。這個好的題目要小,要簡潔,而且要突出你的創新之處。一個題目能否引起別人的閱讀興趣,是很重要的,你可以適當地考慮趣味性。我舉幾個例子,都是我們自己做的研究。我藉助這樣的例子來告訴大家就是一個題目怎麼能突出剛剛講的幾點。


我舉的第一個例子就是我們《經濟研究》上的一篇文章,叫“中國的地區工業集聚:經濟地理、新經濟地理與經濟政策”[7]。這個題目要傳達出來一個什麼樣的信息呢?首先,這是一箇中國的研究。其次,它是一個實證研究。因為如果不是一個實證研究,就無所謂中國的地區工業積聚。我們副標題突出了三個關鍵詞。如果你熟悉文獻的話就知道,新經濟地理學、或者空間經濟學的發展,現在正處在一個已經有足夠多的理論但實踐研究不足的階段。所以,這樣的一個題目,你一看就知道,這是一篇做空間經濟學的實證文章。實證研究的基礎在哪裡?就是我們的副標題,三個詞,經濟地理、新經濟地理和經濟政策。你一看就知道,這篇文章是要給新經濟地理學提供實證依據,而且是在同時考慮了經濟地理和經濟政策的作用下。


第二個題目就是我剛剛講到的市場整合問題了: “中國國內商品市場趨於分割還是整合──基於相對價格法的分析”[8]。主標題提問題,副標題講方法。熟悉文獻的人一看就知道,這個問題在研究中是有爭論的,而我們使用的方法,是跟別人不同的方法。


第三個例子的正標題叫“因患寡而患不均” [9]。什麼意思呢?大家知道中國古話裡面有一句話叫“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我們在這篇文章的開頭就講:“古話說:‘不患寡,而患不均’,這句話暗含的前提是,收入不均與經濟的增長之間沒有關係,而我們在這篇文章裡想說的恰恰是,收入不均對經濟增長不利,如果忽視收入差距,那麼,收入不均就可能通過影響增長而對社會的每一個成員(包括富人)不利。”為什麼要關注不平等,就是因為擔心經濟增長會受到阻礙,這句話翻成古文,我們改一個字,就叫“因患寡而患不均”。這個題目就很好地傳達了這篇文章想說的思想。副標題是“中國的收入差距、投資和教育增長率相互影響”,你看了就知道,這個文章的貢獻在於這樣幾個方面。第一,我們用了特定國家的數據(country specific data),我剛剛提到,這個在增長研究裡是潮流。第二,我們看了收入差距、投資、教育和增長這四個變量的內生性問題。因為在既有的文獻裡面,至少教育這個變量沒有當成的內生的變量來做處理。另外我們考慮的是相互影響,懂計量的人一看就知道,我們要用聯立方程了。所以一個很短的標題把文章要說的故事和我們的三方面貢獻全部容納在裡面。


下面一個題目“教育的公平與效率是魚和熊掌嗎?──基礎教育財政的一般均衡分析”[10]也是同樣的道理。正標題基本上是突出思想的趣味性,我們用魚和熊掌的這個關係來打比方,解釋教育的公平和效率的關係,兩者並不是不可兼得的。我們的副標題點明瞭我們文章的方法。


接下來的一個文章也關係到教育。我們把題目叫做“反思教育產業化的反思”[11]。第一個反思是我們的反思,第二個反思是既有的反思,就是我們要對這場反思來做一場反思。我們副標題就是這篇文章的內容,我們要討論“有效利用教育資源的理論和政策”。這實際上也突出了經濟學的思想,教育是一種稀缺資源,而我們要討論的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它。


接下來這個例子就是我們剛剛定稿的一篇文章[12],原來這篇文章叫“公共信任與勞動力流動──管窺中國農村社會變遷”,後來我在定稿時給它另外取了個名字。首先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們這篇文章發現了什麼。我們發現的一個主要結論是,農村的移民在他們流向城市的時候,他們對他們原來在農村社區裡的公共機構的信任程度不僅沒有下降,反而上升了。這個結論跟既有的實證研究文獻裡面發現的結論非常不一樣,我們的解釋是:在中國,農村勞動力流動到城市後,面臨著受歧視的環境,所以,一個村子裡越多的人到城市打工,大家感受到的來自於城市的歧視就越多,相對而言呢,農民工就會更加覺得農村的公共機構值得信任。為了說這樣一個故事呢,我在定這篇稿子的時候,就給他起了另外一個名字,“離開了土地,卻未離開家鄉”,我想說明的是,從地理角度我們確實看到農村居民通過勞動力流動的方式到城市工作,但從精神上來說,他們仍然沒有融入城市生活。副標題叫作“中國農村的公共信任與勞動力流動”,點明瞭文章所做的工作。我舉這些例子是想告訴大家,取一個好的題目來傳達文章的思想和貢獻是十分重要的。


寫一個好的摘要(最後寫)


接下來,我要說的是怎麼樣寫一個好的摘要。而且我特別強調摘要最後寫,尤其當你還是個初學者的時候。儘管我剛才強調,在做研究前你必須清楚自己要說什麼,但是大家以後會發現,當你還是個初學者的時候,這是非常困難的。可能你要改到第20遍,才會體會到原來自己要寫的是這個。所以我建議大家,摘要最後寫。當然,當你有了一定經驗以後,你可以先寫摘要。為什麼呢?因為當你寫好摘要後,你會發現在你接下來的寫作中,在你寫文獻綜述,在你進行模型構造,在你選取變量時,誰多寫點誰少寫點,誰放前面誰放後面,你心裡就有把握了。為什麼一篇文章要改20遍,就是因為你不清楚要寫什麼,只有當你寫下去,才會發現有些地方要多寫點,有些地方要少寫點,有些內容要放前面,有些內容要放後面。我想,各位作為初學者往往難以避免這個階段。


對於一個好的摘要,我提出這麼幾點要求:

一是要有概括性。要有主題,有創新點,要簡要地指出自己的結論和發現,要講到政策含義,但政策含義對於一篇學術文章來講,不是必要的。要簡潔,100到200字。1000字的摘要是不可取的。一個好的摘要200字就能把問題講清楚,如果你的文章非常複雜,那麼400到500字也一定能把問題講清楚了,講不清楚那麼你只能再思考。有時候我和學生交流,說到要寫文章,我便和學生說,你把你要寫的意思用五百字寫下來。當你想清楚一個問題時,五百字足以表達清楚;你寫不清楚就說明你還沒想清楚,你想不清楚你就一定做不好研究。最後是關鍵詞,一定要切中要害。接下來我們舉個例子。這篇文章是我和我學生合作的《反思教育產業化的反思──有效利用教育資源的理論與政策》[13]。


首先給大家看一個我改過的摘要,然後再看一個學生寫的。


“稀缺的教育資源應得到有效利用,而教育財政的分權、學校間的競爭和合理的價格機制能夠提高基礎教育資源的配置效率和組織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通過教育券、獎學金和財政轉移等機制向低收入人群和地區提供補貼,不僅有利於公平,也有利於效率。但過度地、不科學地追求公平,卻可能損害教育資源的有利利用,甚至與追求公平的初衷相違背。本文對如何有效利用教育資源進行了理論分析,並對中國基礎教育產業化的反思進行了反思。”


有效利用資源是經濟學的核心問題,這是文章的主要觀點。我們把效率拆成了兩個:配置效率和組織效率。這句話中我們講了兩個道理,三個方法。這段話的意思是效率和公平是可以兼顧的,這是我們很重要的一個觀點。我稍微要強調的是,這篇文章是我剛才講過的第三種,本身在理論上是沒有多少貢獻的,但這是在思考中國重大的政策問題。所以在這裡面沒有突出這篇文章在學術上的貢獻。


這是關鍵詞:基礎教育、教育產業化、同群效應、效率、公平


下面是學生寫的:


“在本文中,我們構造了一個有效利用教育資源的理論模型。我們認為,通過地方政府提供基礎教育、允許私立學校的競爭以及政府設計合理的教育補貼制度,是能夠同時實現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教育公平的。在模型基礎上,我們分析了目前教育改革內的一些認識誤區和操作失當,並提出我們的合理建議。”


第一句話寫得不錯,我要批評的是最後一句話,這句話沒有讓人知道你要說什麼。比較我前面那篇摘要──把我們的文章要說什麼,機制和目標是什麼都說清楚了──而後面這個摘要沒有。
引言(最後反覆改!要高度重視)


我特別強調要高度重視引言。前不久,研究中國經濟十分著名的John Giles在復旦做報告時說道,他初學時也不知道引言怎麼寫。這也是我今天要講的,大原則是要吸引人。那麼如何做到呢?


一定要非常清楚地在引言中交代如下幾個問題:


第一,本文研究了什麼問題。我現在越來越喜歡直接在文章開頭寫:本文研究了什麼什麼問題,顯得很清楚,開門見山。你會發現很多作者,包括髮在很好的中文刊物上的作者,通常是寫到第二頁,讀者仍然不知道他在講什麼,這是很失敗的。如果你是讀者,已經讀了一頁多,還不明白他要說什麼,肯定糊塗了。人們看你文章的第一個目的就是發現你的文章為什麼重要。


當你提出問題以後,你要去告訴別人為什麼重要,這裡面你就需要說明創新,這時你就要把你的文章和既有的文獻作比較,這就涉及到了文獻評論。如果文獻評論不是非常長時,你可以把他簡單地放在引言部分。如果比較長,可以把最主要的、最經典的、最有意義的放在這裡,突出你研究的重要性和創新,其餘放在第二部分文獻綜述中再去說。


第三就是概括你的工作,很清楚地告訴大家你解決了什麼問題。千萬不要只說本文研究了什麼。問題這麼多,你需要告訴大家你解決了什麼問題,運用了什麼方法,你要不厭其煩地告訴大家你的貢獻與創新。接下來要交代論文的結構,通常是八股文的寫法,比如本文第二部分寫了什麼,第三部分寫了什麼。


接下來我們再舉個例子,是我和張爽剛定稿的一篇文章[14]。我們研究了公共信任與勞動力流動的關係:


“中國社會在傳統上屬於低信任度的社會(Fukuyama,1995),正是因此,公共信任作為在一種長期互動中形成的社會資本是彌足珍貴的。在中國農村由傳統社會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勞動力的大規模流動對中國農村社會形成了巨大的衝擊。那麼,勞動力的流動會不會影響到農村社會中的公共信任?反過來,中國農村居民在農村社會中形成的公共信任是否會影響到他們的勞動力流動?對以上問題的思考和實證研究,不僅能讓我們觀察到農村公共信任在轉型過程中的變化趨勢,還能夠為公共信任的影響機制提供證據,並以此為理解當代中國農村社會的變遷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這是第一段,第一句話我就講了我們的研究為什麼重要:因為中國本身信任度就不高,所以這個研究就特別重要。第二段我特別括號中粗體字標註了本文講了哪些問題。我們基本上講到了這項研究的新意,思想貢獻和方法貢獻:


“一項針對波蘭的社會學研究(Sztompka, 1999)發現,在經濟轉型中,人們的公共信任經歷了一個先下降再上升的過程。在轉型前期,公共信任下降的重要原因在於人們在新舊體制的交替過程中面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而當轉型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時,人們對於公共機構的信任又會明顯提高。在中國的轉型過程中,公共信任會經歷與波蘭經驗相同的變化嗎?市場化又是如何引起公共信任的變化的?以上問題非常重要,但還沒有得到研究者的足夠重視。(問題的新意)從理論上來說,市場化是中國農村傳統社會所受到的一切衝擊的根源,市場化將通過三個層面的作用機制來引起信任的變化,分別是:家庭層面的勞動力流動、社區層面的收入差距、以及宏觀層面的市場化政策等機制。(思想的貢獻)”


接下來我們講的是研究方法


“本文將重點研究市場化在家庭層面的作用機制——勞動力流動對於公共信任的影響;與此同時,我們還將研究公共信任對於勞動力流動的影響機制,由此來清楚地解釋勞動力流動與公共信任之間的相互影響,而這種雙向的相互影響可能導致的估計偏誤恰恰是文獻中沒有被充分被重視的問題。(方法的貢獻)”

這便是我在方法上的貢獻。然後再概括一下結論:


“我們發現,在中國農村的市場化轉型過程中,社區層面的勞動力流動會增加對農村當地的公共信任,而社區層面的公共信任又會減少勞動力流動。而且,我們還發現,社區層面的收入差距會減少公共信任,省級層面的市場化對於公共信任的影響則顯示出和波蘭的經驗一致的U型曲線。(主要發現)”


由於得到的這些結論十分有趣,很容易讓人瞭解這項研究的價值和貢獻。
文獻綜述(評論)


接下來是文獻綜述,如果你在引言中沒有很好的引述,那麼你在文獻綜述中應該做到以下幾點:一,簡要回顧相關研究的發展;二,要對既有文獻作適當的“批評” (不能簡單羅列,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問題和工作進行比較)。評論既不要太過火也不要不夠,不夠說明你沒貢獻,太過火則不中肯,更不要為了批評別人,把你在自己的文章中也沒解決的問題提出來。最好只評論你解決了的問題。你沒解決的問題可能誰都解決不了,不要去show,不要以為只有你知道,實際上很多人都知道。


文獻評論的寫法千萬要根據你自己的研究來。比如我剛才提到的收入差距和經濟增長的文章,我們講了這樣幾方面的貢獻,一、數據用了國別數據,二、處理了內生性問題,三、我們區分了長期短期。我們要區分哪些是最重要的,正如我前面所說,最重要的貢獻是思想上的,其次是方法上的,最後才是數據上的。因此,我們的寫法是首先論證我的思想與眾不同,我們研究的是收入差距對於經濟增長的影響在長短期的不同,這是在既有文獻中沒有很好地解決的。第二,我們的研究中處理了內生性的問題,我們要指出既有文獻中沒考慮教育的內生性,而我們考慮了,這也是要指出的。第三是數據方面的貢獻,我們運用的是中國的數據,而既有文獻中使用的大多數是跨國數據,而這些數據的不同可能導致結論的不同。在考慮增長問題時,國別數據是潮流,因為跨國數據十分難處理數據的異質性,所以本文用中國的數據來研究這個問題。當你知道你做的工作是什麼的時候,文獻綜述十分好寫。我們同學覺得文獻評論難寫,是因為你們沒有思考,當你思考後,你便知道一個問題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什麼是老問題什麼是新問題。不理解就寫不出來,理解了就十分容易。


理論與實證


接下來,我們來看理論怎麼做,實證怎麼做。在此我講的不是數學,而是起點問題。


先講理論。無論數學模型也好,用文字表述的理論也好,你首先要界定問題是什麼,你要揭示的現象是什麼,界定哪些行為人對這個問題是重要的。比如我們最近研究的國有企業改制中資產流失的問題[15],其中職工是不重要的,因為他們對資產定價及利益分配起不了作用,而只有企業管理和政府是重要的。


隨後是你如何去理解行為人的目標函數的問題。你放什麼變量,什麼是內生的,什麼是外生的。在企業轉制中,是採取拍賣還是協議轉讓,這個變量肯定十分重要。有種我認為錯誤的看法是,拍賣可以避免國有資產流失,這個錯誤的本質是認為國有企業的轉制方式是外生的。我們假設這世界上有個好人,設計了公平公正的拍賣機制,當然這個機制可以提高拍品價格。但是我要問,拍賣是外生的嗎?轉制的形式其實是被選擇的,是內生變量。於是你會發現,真正外生的是我們在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權力結構,在這種結構下,是拍賣還是協議轉制並不那麼重要。我們可以看到,拍賣並沒有避免國有資產的流失。在很多拍賣中你會發現只有一個“競拍者”,在表面上看似有個拍賣機制,但其實拍給誰已經決定了。中國還有個詞叫“陪標”,拍給誰是定了的,只不過走一個形式,最後返還點好處給陪標者。而控制拍賣的人還可以通過制定規則的方式排除其他競拍者。因此,在拍賣中也會產生資產流失,這不是在教科書的理論中可以解決的問題。這個例子很好地說明了,你把什麼變量設成內生、什麼設成外生對你理解一個問題是十分重要的,而這也是數學不能告訴你的。


接下來的問題是,約束條件是什麼?在每一個決策行為中,約束無非就是預算約束、資源約束,但在中國你要特別考慮制度約束。因為很多中國的問題受制度約束。


你還要考慮結構性問題,我們剛才講了行為人,你要考慮不同人是通過什麼發生聯繫的,它是一個市場機制嗎?如果是,又是個什麼樣的是市場呢,完全競爭還是壟斷?這些會成為你模型的起點。因為在不同市場上內生和外生變量是不同的,比如在完全競爭中,價格是外生的,而在壟斷結構中卻是內生的,是可以被企業控制的。你如何設定這個市場是競爭還是壟斷,這也是數學本身無法告訴你的。實際上當你在把價格設定為內生還是外生的時候,已經表明了你對市場結構的一個判斷。


此外,在行為人之間是否有可能存在非市場互動?這已經成為經濟學研究的一個前沿課題。


再接下來,研究的背景是什麼樣的社會政治制度結構?比如我們最近研究的城鄉分割還是城鄉融合的問題,在中國是由城市的政府最大化城市居民利益來決定勞動力市場分割的政策,這個結構在我們的模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和制度背景。[16]


隨後,用經濟學靜態的,動態的,比較靜態的方法得出你的結論。複雜的數學有利有弊。一個數學方法複雜時,求解的難度就會增加,經濟學研究總是希望模型和數據是可以處理的,而有一個辦法就是減小變量的數量或者變量間的作用機制。運用複雜的數學方法,在邊際上舍去一個變量或變量間的作用機制時,很可能這恰恰是十分重要的變量和機制;但當它被放進來,模型可能就解不出來了。在我們做城鄉分割到融合的動態模型時,我們原先想放進城鄉差距擴大對資本積累的直接的負面影響,但是我們發現模型解不出來,於是只能忍痛割愛。雖然我們在這篇文章中放棄了這個變量,但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可能會用靜態的方法研究這種影響。


這裡我要說明的問題是,一個問題好不好,不是由數學決定的。我經常會拿到學生論文時問他們,這地方為什麼要這樣假設,為什麼要放非線性函數而不放線性函數。他們答不上來。我指出這裡可以放線性函數,他們的反應會是“這樣會不會太簡單?”可是,如果用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得到一個複雜數學方法同樣的結論,為什麼要舍易求難?唯一的理由是“show your ability”。 你無非想讓大家知道你數學很厲害,但是,OK,我知道你的數學厲害了,然後呢?複雜數學方法的意義是可能會幫你搞清楚少數幾個變量間的作用機制,在經濟學發展的早期,經濟學家的工作可能的確是去抓住最為重要的幾個變量,但是在現實中有很多變量都是非常重要的,這時候為了讓模型更貼近現,有時候可能需要放棄複雜的數學方法。大家會發現,現在越來越多的文章傾向於簡單的數學方法,因為比複雜的數學方法更重要的是你想講什麼故事。現在經濟學發展的情況是基礎的理論構建已經逐漸完善,對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解釋現實問題。而如同我剛才提到的:並不是說只有複雜的數學才能告訴你一個真實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接下來我們講實證。你首先要知道你想看什麼,你模型背後的理論基礎是什麼,這些決定了你放什麼變量。因為在不同的理論機制下,可以有不同的解釋變量,這完全取決於你想看什麼。我特別強調,要注意閱讀文獻,瞭解文獻中的變量是怎麼設置的,怎麼度量的,十分重要。千萬不要不知所以地往模型塞變量。接著是數據,數據可以截面的、可以是面板的,數據來源可以是公開的、可以是調查的。


實證模型的設定要跟著理論走。實證研究裡,經常被大家提到的問題就是內生性問題,這主要就是說你觀察到的一個變量對另一個變量的影響並不一定完全是它對另一個變量的影響。比如,教育程度高的人收入水平也高,但收入水平高是不是因為受教育程度高?不一定。因為教育程度高的人能力也高,所以這裡面就存在一個估計偏誤問題,屬於遺失變量的內生性問題。我前面講到的勞動力流動和公共信任之間的雙向關係,就是聯立性的內生性問題。兩個實際變量有共同時間趨勢,放在一起看來是相關的,但是隻是因為它們有共同時間趨勢而已,這是偽迴歸問題。再接下來是不顯著變量的處理問題,很多人喜歡把不顯著變量扔掉,但如果這個不顯著的變量是應該控制的,那麼,把它扔到了殘差項裡的話,就可能導致遺漏變量偏誤。


那麼最後一個問題是:R平方高不高是不是問題?很多同學在做實證文章的時候常常問,我的R平方只有0.08到0.09,也就是說我的模型只能解釋數據的8%到9%。我說恭喜你,已經不錯了,因為在實證文章裡有時R 平方只有0.05。R平方是什麼意思?就是說,我們的模型能解釋數據的variance的多少,可能對於絕大部分的variance的解釋,經濟學家是不知道的。


案例


我特別強調案例研究,案例研究被經濟學家忽略的太多了。有的時候去研究一個問題時,你會發現對某些特定問題而言,它的事實可能是不清楚的。它的機制是什麼?也不清楚。計量結果裡,到底是什麼樣的機制在起作用?也不知道。那麼,為什麼選擇的案例能解決我們問的問題呢?這也需要我們仔細考慮。


有時有的研究者做的案例跟他的理論邏輯不一致。比如說我在一次碩士論文答辯的時候發現,有位同學用案例研究的方式研究浙江中小企業集群創新的例子。在他的文章裡列舉了大量數據說明浙江的中小企業如何集群,而他要說明的是中小企業之間有一種在創新過程中的相互作用和外部性,導致了集聚效應。他列舉再多產業集聚的例子、數據,都沒辦法說明在現實中存在著由於企業集聚在一起就可以在創新活動中存在正效應。所以我就建議他去看浙江的中小企業是不是一直在聯合開發課題,是不是這些科研人員在一起進行培訓,這些說明企業聚集的機制在何處。在我們做的研究中,我們就通過銅陵的案例說明過度的教育均等化可能得不償失,我們在企業轉制和腐敗的案例裡,說明了被內生選擇的拍賣並不能防止企業轉制過程的資產流失問題。


我再來講講在研究“結束”以後的事。注意,我在“結束”上打了引號,很多同學認為做完理論模型和實證模型就結束了。我要說的是,你在所謂的研究“結束”以後,你要對研究和發現有特別充分的解釋,特別是數學模型中的經濟學機制。換句話說,我們除了在數學上證明一個變量與另一個變量的關係以外,你還要告訴我這個變量的關係代表了什麼樣的經濟學機制。對於實證研究而言,同樣也要注意,一個好的實證研究蘊含著一個故事。比方說農村勞動力流動和公共信任的問題,我們要說明的是,農村勞動力流動進城以後,他人進城了,但他的精神上實際上還依賴著原來的農村社區。


經濟學正在迴歸,因為經過了一個長時期的發展,特別是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經濟學理論的發展已日趨成熟,大家越來越不去做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論了,因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論講完了,然後就要研究現實中的細節問題了。如果大家去回顧最近幾屆克拉克獎得主的研究,基本上都是應用微觀的研究。而應用微觀的主要研究方法就是微觀計量經濟學。所以,注重事實本身越來越重要。


結論與政策建議


在論文的結論部分,我建議大家的是要準確,不能誇大。你不能總結出一個你的模型沒有說明的結論。政策含義最好有,但不一定必要。如果有,一定要是嚴格基於理論發現的結論。不基於理論發現的結論,哪怕是正確的也不要說。因為你是在做科學的論文,而不是政策建議的報告。如果是後者,沒問題,你可以基於別人的理論。有一個誤區就是我們很多作者寫文章,寫了一大堆的政策結論,每一句話都對,但真正跟他有關係的沒多少。


最後也可以提出若干未解決的問題,這在寫文章時起到的作用有兩個:一、在自己寫完以後告訴讀者這篇文章什麼問題沒解決;二、如果你的文章裡存在缺陷,自己講出來要比審稿人講好,與其讓審稿人講,不如主動交代。此外,不要迷信別人在文章中提到的沒有解決的問題,道理很簡單,如果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作者早就解決了。不要因為別人提到這是個有待研究的方向你就去做,因為作者這樣寫,可能是解決不了審稿人認為應該解決的問題,就跟審稿人講您說的是對的,但這個問題已超出了本文研究的範圍,我已經在文章的結尾將這個問題作為未來研究的方向提出來了。我想經濟學家都是這麼做的。你在理解別人提出的未來研究方向時,一定要小心,聽聽在這個領域專家的看法非常重要,那些專家可以告訴你這些問題是否真的可以做,後面我會再舉一個結論的例子。


“本文利用一個我們自己收集的包括社會資本信息的中國農村家庭調查數據庫研究了公共信任與勞動力流動之間的關係,以及收入差距和市場化進程對信任的影響。我們發現:(1)社區層面的勞動力流動將增加農村社會的公共信任,而農村社區層面的公共信任會減少勞動力流動的傾向;(2)收入差距的擴大對於公共信任有負面影響(但這一結果對不同的收入差距指標並不穩健);(3)省級的市場化進程與公共信任之間是U型的關係。”[17]


你可以看到,“結論”裡提到了我們自己蒐集的數據,包括我們發現了什麼,有三個結論。這段把我們研究什麼、發現什麼講清楚了。接下來看我們教育文章的例子。


“中國出現的教育不均等的現象,本質上不是因為中國採取了教育市場化改革的方向,而是因為教育市場化改革的方式沒有經過科學的設計。本文的理論研究說明,教育財政的分權、地區間和學校間的競爭以及合理的價格機制是有效利用教育資源的必要條件。但是,簡單的教育市場化並不能保證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政府通過政策的干預或者機制的設計進行適度的均等化能夠實現教育公平和效率兼得。因此,中國進行的教育市場化改革,不是方向的問題,而是方式的問題。”[18]

我們也作了簡單的總結:中國的教育市場化改革不是方向問題,而是方式問題,觀點鮮明。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的通常寫法如下,要註明作者、年份、題目、雜誌(或出版社)、期號、頁碼。參考文獻的列法一定要規範,一定要注意你的參考文獻的格式要統一。按照姓名來排序,把姓放在前面;正文裡有的文獻全要列,正文裡沒有的文獻全都不要列。
Blanchard, O. and L. Summers, 1987, “Hysteresis in Unemployment,”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31, 288-295.
Fudenberg, D. and J. Tirole, 1992, Game Theory,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Sen, A., 1999, “The Possibility of Social Choi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9, 3, 349-378.
克魯格曼,1999,《蕭條經濟學的迴歸》,朱文輝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張軍,1994,《社會主義的政府與企業:從“退出”角度的分析》,《經濟研究》第9期,第72-80頁。
其他


注意你文章的註釋、附錄和圖表的格式,其中特別要強調的是圖表。圖表不要用陰影和顏色,因為絕大多數學術雜誌是黑白印刷的,沒有一個編輯會願意去幫你處理圖表的問題,除非你的文章特別出色。文章投出去前,把你的圖表做得漂亮些,有些雜誌的約稿信會說明,希望你提供的圖表直接可以用來印刷。數據處理和有些推導過程放在附錄裡,不要進正文,否則會影響讀者的理解和閱讀,分散讀者的注意力。在適當的地方可以註明感謝誰,如果文章曾經給相關領域的著名學者批評過,不妨註明。


在語言上,要科學而準確地表達你的意思。大家寫文章時會經常用一些不夠準確不夠科學的表達。舉幾個例子。


其一,缺乏嚴密的邏輯。改文章時一定要注意自己每一句話是不是有邏輯。比如,“中國的比較優勢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所以,政府應推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這兩者之間沒有任何邏輯聯繫。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有比較優勢,市場的選擇就是發展這個,不需要政府去推動它也會發展。再如,“外來民工與上海本地居民形成了就業的競爭,所以要控制外來民工的就業,來為本地居民創造就業崗位”,三句話全錯,看起來蠻對的。首先,外來民工與上海本地居民有沒有構成就業競爭?可能沒有。第二,就算構成了競爭,也不一定要控制;第三,就算控制了,也不一定能為本地居民創造就業崗位。這三句話本身就是有待推敲的,這句話你就要仔細考慮。


其二,缺乏準確的用詞。大家喜歡用一些詞,比如“非理性”。經濟學的基礎就是理性假設,人們通常所理解的非理性行為是可以基於理性的假設來解釋的。“信息不對稱”也是被大家濫用的一個詞,在經濟學裡是它有嚴格定義的。“必由之路”這個詞如果你要用,你一定要告訴我,為什麼別的路走不通。“因為……所以……導致了……”這種詞都不要輕易使用,因為這種因果關係在經濟學裡是非常難確定的,比較保險的是“……與……有關”。


其三,缺乏明確的表述。“在收益遞增的情況下,技術落後的地區會選擇暫時不加入分工體系,力圖提高在未來談判中的“威脅點”,進而分享到更大的分工收益(陸銘、陳釗等,2004)。”這個例子來源於別人引我們的文章,引的是我們的文章,我自己都看不明白。寫文章一定要寫大白話,我曾在我的博客上說,一個人如果真的熱愛知識,一定要重視多少人獲得他的知識超過多少人認為他很厲害。請記住這句話,文章寫到每個人都看得懂,就是你的本事。
在今天講座結尾,我要提醒各位,當你對一個問題的理解達到一定程度,覺得文章可以往下寫的時候,停一下,問自己一個問題,你是否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貢獻是什麼?為什麼去寫這篇文章?我們應該為自己的興趣去做研究,為人類的福利去做研究,為學術和知識的進步去做研究。謝謝大家。


提問



問:謝謝陸老師精彩的演講。我有兩個問題:第一,現在很多同學或研究者比較喜歡引用英文文獻,因為英文似乎文章權威一些,電子資料也更豐富。我們應該如何在中英文資料間選擇? 第二,合作對於經濟學研究意味著什麼?在做研究時合作者如何分工?謝謝。


答:非常好的問題。

從目前經濟學發展總體水平而言,可以肯定的是,英文文獻總體上比中文文獻更值得引用。我自己的研究也是如此,甚至早幾年我曾建議學生,基本不要去看中文文獻。但要特別提醒的是,這些年中國經濟學研究發展非常之快,現在這句話我已經不敢講了。所以研究什麼,引用什麼,還是取決於這些文獻是否值得你去引用。


什麼樣文章值得引用呢?它確實在理論發展中有貢獻,這些貢獻你可以從我剛剛講的那些特點去判斷。比如說,它是否提出了新問題,開發了新方法。我們很多同學會引用一些一看就知道不好的文獻,你要知道如果你引用了一些行家一看就覺得不好的文獻,本身就說明你的研究質量不高,你對這個問題不理解。從總量來講,我覺得多引用英文文獻是對的,但在中國最好的幾本經濟學雜誌,特別是匿名審稿的雜誌上發表的文章進步非常之快,我認為是值得重視的。在中文雜誌上你會發現也許國外學者不太關心,但國內作者已經關注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尤其應該注意。現在中國的經濟學就算研究水平還沒完全與國際接軌,但中國的學者完全可以提出很好的問題,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至於合作,經濟學成為在所有社會科學裡合作最多的學科,有兩個原因。第一、經濟學的分工非常細,拿我和陳釗的合作來說,我們倆以前是同學,所以合作文章非常多。我們的特長可以互補,再加上經常討論問題,所以經常合作。第二、對很多學科來講,觀點是很重要的,這就沒辦法合作。大家知道,你有你的觀點,我有我的觀點,怎麼合作?而且一講到觀點,就涉及這觀點是你的還是我的的問題。對經濟學來說,觀點屬於誰已經不那麼重要了,因為經濟學已經在很大程度上科學化了,很多時候我們只是使用某種方法去說明一個問題和一個事實。


合作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合作者之間感情上的支持非常重要。你一個人做研究,很容易被遇到的困難挫傷,因為研究是充滿了坎坷的過程。合作的好處是相互之間可以進行鼓勵。這個用經濟學也可以解釋,一旦兩個人開始合作了,你為了保持聲譽,你就會堅持下去。如果你一個人的話可能就不會堅持下去。所以合作非常重要。要達到有效的合作,我覺得首先要相互間的瞭解和信任,而且自己願意多做。在公共品的提供裡,每個人都有搭便車的偏好。做研究時,合作就是創造公共品,如果能偷懶就偷懶,那合作就沒法進行。靠道德力量來約束研究者而達到合作的形成本身就非常重要。


問:我是大一世經系的學生。您說的話讓我很有收穫,但您今天的講座可能不是針對我們大一開的,我們現在對研究確實沒什麼概念,也不具備足夠的知識。能否推薦給我們一些入門的讀物,並給予我們一些建議,為今後的研究作準備?


答:對於我今天講的跟一年級同學有什麼關係,如果你覺得沒關係,我很抱歉。我覺得是有關係的,其實我就是在講科學精神的問題,如果你還沒有做研究的準備,至少我談了科學的精神如何在研究中得到體現。如果你要讓我推薦,我就推薦我和陳釗明年即將要出版的微觀經濟學教材。為什麼呢?我先做個廣告。有一次我在經濟學教育研究網上看到一個學生的留言,說他學了微觀經濟學以後,覺得微觀經濟學沒用。我看了以後很傷心。我覺得造成大家有這樣的想法,我們老師有責任,沒教好;我們的教材有責任,沒寫好。我們正在編的這本書,估計明年高等教育出版社會出。這本書舉了大量來自於現實的案例,來告訴你經濟學的理論怎麼跟現實有關係,我們也留了很多問題讓大家思考,你怎麼把學到的理論用於分析現實的現象,所以我首先向大家隆重推薦的就是這本書。其中有些章節已放在我主頁上了,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尤其推薦你去看網上已公佈的最後一章,相信大家看了以後,會明白經濟學理論的發展是怎麼產生於一個又一個偉大的時代的。


等你基礎打好以後,你慢慢可以增加自己閱讀論文的數量,比如《經濟研究》上的論文,看不懂不要緊,摘要和結論總看得懂吧,每個人都是這麼一點點看過來的,開始看不懂,第二遍看懂一點,再看再懂一點,到最後看懂了70%、80%,已經很不錯了。我到現在都不敢講自己那篇文章看懂了百分之百的。除了看些專業雜誌以外,還可以看一點報紙,特別是財經類的報紙,儘管很多時候他們說錯話,比如說,剛舉到的《上海證券報》的例子。但就是因為他們說錯話給了你無窮的靈感。你把錯的、不知道的事說對了,本領就很大。


我還推薦在高年級的時候結合自己的畢業論文,開展一些研究項目,小小的研究項目,從些小豆腐塊文章開始去寫。我的經驗告訴我,我只有在寫的時候才能去發現很多東西沒看懂,我把寫當作一種學習,平常你看一篇文章的時候,你以為你看懂了,你到寫的時候,特別是去挖它的細節時,你才會去想一些問題。比如你的研究跟他有什麼關係,你的問題跟他有什麼兩樣,你寫的時候才會發現你看的時候不夠仔細。所以,這是個邊寫邊學邊想的過程,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此文根據陸銘在復旦大學的演講整理而成。感謝陳釗、王永欽、寇宗來、張晏、章元、封進、樊瀟彥的討論。感謝徐軼青、薛萌等根據錄音進行文字稿的整理。


必讀!如何做研究和寫論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