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款公司無力還債,智慧辦案巧破難題

一起看似無力還債的公司,在智慧法官“溯根求源”的“追問”下,將還款的“源頭”找到了,並依法追加另兩家單位為案件當事人,通過耐心的電話溝通,消除了追加單位的誤解,從而使10名當事人討回了100餘萬元貨款。近日,商河法院民事審判第二庭員額法官王長青通過電話溝通調解處理了這樣10起買賣合同糾紛案。

欠款公司無力還債,智慧辦案巧破難題

李某等10人為金瑞公司(化名)的建築工地供應建築材料。因金瑞公司拒不支付其貨款,致使李某等向法院提起訴訟。經與李某等人認真溝通,王長青瞭解了貨款不能給付的“源頭”。事實是,某鎮政府將舊城改造工程承包給玉桓公司(化名)開發,玉桓公司又把其中的安置房項目分包給金瑞公司,李某等人向金瑞公司供應建築材料,因鎮政府未付給玉桓公司工程款,致使玉桓公司未付給金瑞公司款項,導致金瑞公司無力支付李某等建築材料款。從李某等人起訴金瑞公司的案件牽涉到一連串的債務糾紛,為全力維護當事人勝訴利益的最大化,法院決定把玉桓公司和鎮政府追加為第三人。

為第三人送達法律手續後,審判經驗豐富的王長青先和某鎮政府領導進行溝通。她向領導全面說明案件情況,希望他們能為百姓著想,從應付給玉桓公司的工程款中支付李某等人的貨款。鎮政府領導為法官替當事人著想的真誠所打動,同意了王長青的合理化建議。做通鎮政府的工作後,王長青再試著與遠在成都的玉桓公司負責人通電話。開始,他們把法院追加其為案件第三人很有意見,認為該案與其無關,商河法院為了地方保護才將他們追加到案件中來。王長青耐心聽完他們的陳述,並和他們詳細講解了追加到案件中來的目的是為了從鎮政府中支付款項,但必須經過他們的同意,因為該款是鎮政府應付給他們的。

經過王長青的耐心細緻地做工作,玉桓公司負責人才對法院的做法表示認可,並同意從鎮政府應付他們的款項中支付李某等人的建築材料款,用於抵頂他們公司欠金瑞公司的工程款。

就這樣,經過王長青數十次的電話溝通,10件買賣合同糾紛案終於調解成功。

目前,鎮政府已將100萬款項全部過付完畢,當事人非常滿意。(陳宜森、張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