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毛驴车,在塔里木绿洲的尽头渐渐消去(上)

古老的毛驴车,在塔里木绿洲的尽头渐渐消去(上)

行走在新疆塔里木绿洲盆地,无处不见毛驴车的身影,特别是巴扎日(赶集日),赶巴扎的人们,或骑着毛驴或赶着毛驴车,南来北往,川流不息,延绵好几公里。毛驴和毛驴车作为绿洲人的代步和运输工具,在塔里木绿洲之间、在荒漠与沙漠之间,川流延绵了千余年。毛驴和毛驴车一直是塔里木绿洲的一道风景。

在拜城县克孜尔千佛洞的第13窟东壁壁画的《商旅负贩图》中,描绘了塔里木的先民和丝绸之路上的商客们,赶驴驮运各类商品和生活用品的情景。毛驴和毛驴一直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交通工具,承载着塔里木盆地的历史记忆,在大漠与绿洲之间碾出了深深的辙痕。不论毛驴车的车轮还是橡胶轮胎。

古老的毛驴车,在塔里木绿洲的尽头渐渐消去(上)

古老的毛驴车,在塔里木绿洲的尽头渐渐消去(上)

古老的毛驴车,在塔里木绿洲的尽头渐渐消去(上)

古老的毛驴车,在塔里木绿洲的尽头渐渐消去(上)

古老的毛驴车,在塔里木绿洲的尽头渐渐消去(上)

古老的毛驴车,在塔里木绿洲的尽头渐渐消去(上)

古老的毛驴车,在塔里木绿洲的尽头渐渐消去(上)

古老的毛驴车,在塔里木绿洲的尽头渐渐消去(上)

新疆有毛驴100多万头,其中,70%左右在塔里木盆地。众多的毛驴拉载着绿洲人或农耕、或远行、或追赶着永无休止的巴扎。巴扎上,毛驴车不仅是交通工具,还是一个流动的售货摊。农民把自己种的西瓜、甜瓜、葡萄、杏子、恰玛古、蔬菜等农副产品放到毛驴车上,拉到巴扎上或销售、或交换,销售的是辛勤的果实,换回的是开心和希望。

塔里木人家、特别是的维吾尔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养毛驴,有的家庭有5、6头毛驴,毛驴车也有好几辆。外出的人们各有各的“专车”,赶车的有银须拂胸的老人,也有年轻貌美的姑娘和帅气的小伙。驴蹄声伴着铜铃声、歌声和笑声,在绿洲中的林荫道上蔓延扩散开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驴蹄声与摩托车、汽车的马达声、喇叭声交汇,并逐渐被摩托车、电动三轮车、小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所代替。绿洲上的人们骑着摩托车、驾驶着电动三轮车、小汽车追赶着一个个或近或远的巴扎,穿行在绿洲与大漠之间,这一替代来的是那么的迅速和彻底,并义无反顾的飞速前行。有人说毛驴车的背后,是新疆古老历史文化的缩影,也是新疆特有民族风情的体现。如今,人们只能看到古老的毛驴车在绿洲的尽头越走越远,一点点的消去。

古老的毛驴车,在塔里木绿洲的尽头渐渐消去(上)

古老的毛驴车,在塔里木绿洲的尽头渐渐消去(上)

古老的毛驴车,在塔里木绿洲的尽头渐渐消去(上)

古老的毛驴车,在塔里木绿洲的尽头渐渐消去(上)

古老的毛驴车,在塔里木绿洲的尽头渐渐消去(上)

古老的毛驴车,在塔里木绿洲的尽头渐渐消去(上)

古老的毛驴车,在塔里木绿洲的尽头渐渐消去(上)

古老的毛驴车,在塔里木绿洲的尽头渐渐消去(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