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爲唐朝戰神,爲何薛仁貴西征大敗,李靖西征土谷渾卻勝?

提到中國歷史朝代,強漢盛唐兩個文化符號是人們討論歷史不可忘記的映像。其中唐朝更是一個"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朝代“”,在中國歷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提到唐朝,很多人物栩栩如生,有趣的是大唐名將李靖和薛仁貴同時征討過同一塊地方,為何一個大勝,一個卻大敗呢?

同為唐朝戰神,為何薛仁貴西征大敗,李靖西征土谷渾卻勝?

薛仁貴彩繪像

薛仁貴,名禮,以字行,薛仁貴徵高句麗時從軍,在次戰中以神勇表現獲唐太宗激賞,一戰成名。唐高宗時薛仁貴四處征戰,常年與外族作戰,北破契丹,東定平壤,西拒突厥,立下無數戰功,在敵軍中也赫赫有名,留下“脫帽退萬敵“”三箭定天山“的傳奇。

同為唐朝戰神,為何薛仁貴西征大敗,李靖西征土谷渾卻勝?

李靖彩繪像

李靖,字藥師,唐太宗繼位後任兵部尚書,李靖也是東征西討,北破東突厥,南平蕭銑,東破吐谷渾,軍事才華收到收到當時世人的極高讚譽,與李績並稱唐初二名將。

同為唐朝戰神,為何薛仁貴西征大敗,李靖西征土谷渾卻勝?

暴雪景

出征的地方地理環境極其惡劣,主將的硬指標統率能力收到前所未有的考驗。這裡的地理環境嚴峻到什麼程度呢?寒冬季節,冰雪漫天,風餐露宿,備嘗艱辛。即使到了春天,狡猾的敵人也會邊走邊燒掉新長的草,往水源裡投擲糞便,以致馬不能食,人不能飲。在這種環境下作戰士兵的作戰意志可以說十分容易下滑,由於地形十分崎嶇,行軍的路線也要精打細算,以防遭到伏擊。對於行軍中的陣型也要了如指掌,由於異地作戰而且深入敵境,軍隊士氣消磨的也比較厲害,陣形接敵的姿勢不對的話,極可能遭遇大潰敗。

薛仁貴於李靖雖然都東征西討多年,他們統率軍隊的氣質卻不一樣。薛仁貴自身神勇無比,可以說使用勇冠三軍的勇力來統率軍隊,而李靖只有一般的武力,但是他卻深入瞭解行軍統率方法,在把整個軍隊貫穿成一體,對每個細節瞭如指掌。可以說李靖在這方面是勝在了對兵家最內核部分的瞭解上。

在評價統率時還有一個軟指標,那就是使全軍上下齊心合力,貫穿成一體遠征的隊伍有大半不是敵人擊敗了我們,而是從內部瓦解的。薛仁貴大非川之戰慘敗,就是因為副將不聽從號令。能把軍隊團結在一起的從不是絕對的武力,而是軍隊令行禁止,秋毫無犯的絕對服從精神,而薛仁貴所率軍隊均有過殺降,搶掠的敗筆。要使軍隊達到這種水平需要統率者有著深沉的兵家底蘊,這一方面李靖勝在內涵上。

在當代,薛仁貴的影響力遠遠大於李靖(非神話那個李靖),但我還是喜歡外可出將,內可入仕的李靖,李靖曾擔任兵部尚書,後任尚書令,右僕射等職位。內外兼有的人格魅力確實不可阻擋,有兵書《李靖六軍鏡》傳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