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甜糉黨還是咸糉黨?這竟是個「祖傳」問題!

明天就是端午節啦!大家都吃粽子了嗎?你們吃粽子是吃甜的還是吃鹹的呢?你們知道嗎?其實粽子的甜鹹之爭,從古代的時候就有啦!

你是甜粽黨還是鹹粽黨?這竟是個“祖傳”問題!​粽子,對於北方人來說,是甜蜜的象徵,對於南方人來說,從外形到餡料都有那麼點不一樣。

根據古書記載,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有用菰葉包裹黍米做成牛角狀的很像粽子的食物,當時這種食物被稱做“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則稱為“筒粽”。而在晉朝,粽子就已經被正式定為端午節專用食品了。

後來到了南北朝時期,出現了雜粽,就是在米里混上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從這時候開始,粽子的甜鹹之戰的序幕就算是拉開了!這時候的粽子還可以作為交往的禮品。

你是甜粽黨還是鹹粽黨?這竟是個“祖傳”問題!


到了唐代,粽子已經變得“白瑩如玉”,就是說粽子裡的餡料的顏色像白玉一樣晶瑩潔白,這時候的粽子餡料變成了白色的米,形狀也出現了錐形、菱形。這時候大唐的粽子就已經傳播海外了, 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

宋朝時,出現了“蜜餞粽”。人們開始在粽子中加入蜜餞,古代大詩人蘇東坡還做過“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句!

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經從菰葉變成了箬葉,後來還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餡料中有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核桃等,品種更加豐富了。

發展到今天,粽子的花色品種變得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為甜的,小棗、豆沙較常見;而南方則偏鹹,以鮮肉、火腿、蛋黃等餡料見長。所以每年端午節,大家都要討論“粽子到底吃甜的還是吃鹹的”這個話題。

你是甜粽黨還是鹹粽黨?這竟是個“祖傳”問題!


剛剛說過,北方粽子以甜為主,蜜棗、小棗、豆沙等是最常見的餡料。而南方的粽子以鹹為主,常見的粽子餡有火腿、鮮肉、蛋黃等等,仔細一想,這正和南北方地區喜歡的口味正好相反呀!

北方地區的菜色以多油多鹽多醬為特色,味道以鹹鮮為主,可是北方的粽子卻是甜的。南方地區的菜色大多清淡,而且以甜為主,偏偏粽子是鹹的。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南方物產豐富,食材多種多樣,氣候多變,口味自然也很繁雜。所以這“魚米之鄉”既有甜食的粽子,也有鹹味加肉的粽子,這種加肉的粽子因為口味鹹鮮所以並不膩。在四川,甚至還有辣味的粽子。
你是甜粽黨還是鹹粽黨?這竟是個“祖傳”問題!

北方物產少,多產麵食和小米​、棗類、紅豆等,所以就多一些甜味的粽子,最早北方的粽子就是小米包的,俗稱“大黃米粽子”。其實北方也有鹹粽子,南方也有甜粽子,但是總的來說,在口味的選擇上北方人更傾向甜的,南方傾向於鹹的。

你是甜粽黨還是鹹粽黨?這竟是個“祖傳”問題!

聊了這麼多,大家對於粽子和端午節是不是也有更多的瞭解啦?問大家個問題:如果世界上只能留下一種粽子,你想留下甜粽子還是鹹粽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