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甜粽党还是咸粽党?这竟是个“祖传”问题!

明天就是端午节啦!大家都吃粽子了吗?你们吃粽子是吃甜的还是吃咸的呢?你们知道吗?其实粽子的甜咸之争,从古代的时候就有啦!

你是甜粽党还是咸粽党?这竟是个“祖传”问题!​粽子,对于北方人来说,是甜蜜的象征,对于南方人来说,从外形到馅料都有那么点不一样。

根据古书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用菰叶包裹黍米做成牛角状的很像粽子的食物,当时这种食物被称做“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则称为“筒粽”。而在晋朝,粽子就已经被正式定为端午节专用食品了。

后来到了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杂粽,就是在米里混上肉、板栗、红枣、赤豆等。从这时候开始,粽子的甜咸之战的序幕就算是拉开了!这时候的粽子还可以作为交往的礼品。

你是甜粽党还是咸粽党?这竟是个“祖传”问题!


到了唐代,粽子已经变得“白莹如玉”,就是说粽子里的馅料的颜色像白玉一样晶莹洁白,这时候的粽子馅料变成了白色的米,形状也出现了锥形、菱形。这时候大唐的粽子就已经传播海外了, 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朝时,出现了“蜜饯粽”。人们开始在粽子中加入蜜饯,古代大诗人苏东坡还做过“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经从菰叶变成了箬叶,后来还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馅料中有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核桃等,品种更加丰富了。

发展到今天,粽子的花色品种变得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为甜的,小枣、豆沙较常见;而南方则偏咸,以鲜肉、火腿、蛋黄等馅料见长。所以每年端午节,大家都要讨论“粽子到底吃甜的还是吃咸的”这个话题。

你是甜粽党还是咸粽党?这竟是个“祖传”问题!


刚刚说过,北方粽子以甜为主,蜜枣、小枣、豆沙等是最常见的馅料。而南方的粽子以咸为主,常见的粽子馅有火腿、鲜肉、蛋黄等等,仔细一想,这正和南北方地区喜欢的口味正好相反呀!

北方地区的菜色以多油多盐多酱为特色,味道以咸鲜为主,可是北方的粽子却是甜的。南方地区的菜色大多清淡,而且以甜为主,偏偏粽子是咸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南方物产丰富,食材多种多样,气候多变,口味自然也很繁杂。所以这“鱼米之乡”既有甜食的粽子,也有咸味加肉的粽子,这种加肉的粽子因为口味咸鲜所以并不腻。在四川,甚至还有辣味的粽子。
你是甜粽党还是咸粽党?这竟是个“祖传”问题!

北方物产少,多产面食和小米​、枣类、红豆等,所以就多一些甜味的粽子,最早北方的粽子就是小米包的,俗称“大黄米粽子”。其实北方也有咸粽子,南方也有甜粽子,但是总的来说,在口味的选择上北方人更倾向甜的,南方倾向于咸的。

你是甜粽党还是咸粽党?这竟是个“祖传”问题!

聊了这么多,大家对于粽子和端午节是不是也有更多的了解啦?问大家个问题:如果世界上只能留下一种粽子,你想留下甜粽子还是咸粽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