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還田無汙染,如今弊端接二連三出現,農民集體發聲:損失誰賠

秸稈還田政策對農民來講並不陌生,為了控制秸稈燃燒給大氣帶來的嚴重汙染,國家在廣大農村地區提倡此政策。其實秸稈還田一開始並不受歡迎,不過因為國家對秸稈還田的田地都有補貼,農民才慢慢願意施行秸稈還田。以前都說秸稈還田無汙染,如今它的弊端接二連三出現,農民集體發聲:受的損失誰來賠?

秸稈還田無汙染,如今弊端接二連三出現,農民集體發聲:損失誰賠

秸稈還田政策推行的最直接好處就是有效控制了大氣汙染,除此之外,秸稈腐爛後能給土壤增加肥力。如此一來,農民給土壤用的肥料就能減少,讓土壤化學汙染情況減輕一點。這樣農民收割完糧食之後,所剩的秸稈可以留在田裡滋潤土地,不用再點燃讓周遭空氣變差。

秸稈還田無汙染,如今弊端接二連三出現,農民集體發聲:損失誰賠

但是隨著實踐的發展,農民們漸漸發現秸稈還田並不是只有好處,更可以說弊大於利。就比如上半年發生在東北地區的草地螟蟲害,面積之廣讓萬畝土地受到傷害。農民們便把蟲害現象歸結於秸稈還田,因為秸稈粉碎後覆於農田表面或者埋入土壤下,蟲子不會被粉碎掉,很容易滋生病蟲害,才釀成如今大面積受損。

秸稈還田無汙染,如今弊端接二連三出現,農民集體發聲:損失誰賠

除了蟲害現象,秸稈還田給農民增加了成本,運輸和覆蓋都需要人力。而且秸稈腐爛時間較長,有時候種子埋下去了,秸稈還沒有腐爛完全。這就會造成幼苗生長受阻,長勢參差不齊。而且有些秸稈生命力強,容易和種苗爭奪養料,作物幼苗很有可能出現死苗、黃苗現象。這些都給農作物產量帶來了巨大損失。

秸稈還田無汙染,如今弊端接二連三出現,農民集體發聲:損失誰賠

對於這些因秸稈還田而帶來的損失,農民實實在在沒了收成。在這裡還是希望國家能夠為農民著想,給這些受損失的農民來一份補貼。他們只是遵守國家規定,未曾想自己的利益都沒了。農民的秸稈究竟該如何處置?專家們還是想一些辦法吧。可能秸稈還田的損失補償也補不了多少,那麼往後要避免更大的損失,辦法一定要快想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