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广东礼金那么少?

67eleizhou


最近参加了一个婚礼,深有感触。

教过的学生Z告诉我,她准备结婚了,问我有没有时间参加婚礼。平时几乎从不参加婚礼的我,这次却很爽快就答应了。原因很简单,她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女生。研究生毕业后,没有找工作,而是参加了公益组织美丽中国组织的乡村支教。她已经在那里教书一年多,这次回来,是请假结婚的。

她的丈夫我也认识,是一所名校建筑学院的高材生,目前在德国读博士,也是从德国赶回来举行婚礼的。在大学阶段,也曾长期坚持教育公益活动。

确定能参加了之后,她把我拉进一个确定参加婚礼的大学同学群。那个群十几个人,到婚礼前一天,有同学问要准备些什么?我也在想包个50或100元的红包,也算是个参加婚礼的意思。没想到新娘子看到,就出来特地说明:“各位能来参加婚礼,就已经非常感谢了,到时请什么都不要带,无论是礼金还是礼物。”

就这样,我真的参加了一次这样的婚礼。

记得单位过去有同事结婚,通常就是他们买来喜糖和花生,放在办公室,谁想吃就吃一个,礼金想给的就交给办公室10元,登记一下。不想或没碰到,也就算了。持续了十几年,这几年就这也省了。

原因何在?简而言之,广东现代经济和现代思想进来早,人们的思想意识比较开放灵活,深深明白非亲朋好友在社会礼俗方面疲于应付,现代生活压力本来已经很大,何必彼此再硬扛这样无穷无尽的礼俗负担?

那广东人是不是不重视礼俗呢?恰恰相反,广东人大概是中国最重视礼俗的族群之一,只要去看看潮汕人一年四季各种敬神敬祖的繁复仪式,就可以明白。


考贰拉


作为土生土长的广东人, 这个还是有点发言权的,广东人礼金少是因为这边传统思想的影响,不是卖女儿,在我身边同学或者亲人都好,礼金都是基本说你随意,或者大概一个数,基本都是2万左右。且给了还会以其他的方式返还回来,广东的母亲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希望女儿嫁远过者嫁外省。做父母的都希望经常可以看到自己的女儿,同时也知道把彩礼搞多了对女儿日后生活并不是一件好事。再加上人人都是这样,某一家要高反而成为奇葩。




不只是不彩礼低,珠三角很多人已经不收红包了呢。闻说江西要十几万彩礼,好多人直呼娶不起。


罗华的明天


其实,这个问题涵盖的内容是无限宽广的。小到市井买卖,大到儒家思想的范畴。

从这个命题中引申出最主要的两个问题:一,到底是嫁女还是卖女?二,到底是礼节还是礼数?

从市井的角度来说,广东的女孩一出生便被归纳为蚀本货(亏本货)。因为养大了要嫁人,自己还得送上嫁妆,金银首饰多少也得置办一点。什么嫁妆也没有带到夫家的话,那样就太寒碜了。

对于这一点,和外地的高彩礼的不一样,什么叫男方给钱置办嫁妆,那是会被乡里乡亲看不起的,嫁过去左邻右里都会看不起女的。

再从大的方面讲,大部分人都认同广东人的儒家思想比较重。但儒家思想有好好不好,好的应该被传承下来。就是礼节这一点,估计全国来说,广东人对于礼节是最重视的。这里要说明白,礼节不等于礼数。

或者大家都听说过广东人吃福建人这个梗,其实来时来源于过年的利是,北方人称作红包或者压岁钱这玩意。这就是礼节的重要表现,长辈给晚辈,同辈已婚的给未婚的。而不像外地的出来工作了就得给。

贺礼,北方人叫份子钱。贺礼是送了就不要对方回礼的,而随份子,到别人喜庆的时候,你也要不得少于别人给你的那些回过去。说实在的,就如前些天王公子随了几十万,要是说份子钱,你敢要?他结婚的时候你不回几十万过去你好意思?

但广东人,哪怕你拿张红纸来,一样的欢喜。而且还有人不到礼到这一说法,不想外地的有些囊中羞涩,连个婚礼都不好意思去参加。广东人的礼节,就是有这个行动就可以了,而外地的更多是提现在数额上。

也就是因为讲求的是礼节,礼金就随意了。谁家嫁女不希望女儿过得好?娶了你女儿回去为了还彩礼的债务,你女儿会过得好吗?

或者你会说广东的经济条件比较优越,日子不会过不去,但是你也要想想,为什么经济基础比较好的却不要高彩礼呢?反正也是能那得出来给的。嫁女不是卖女,如果不管死活非要南方付不起的材料,这婚姻就没有必要了。

再说,以后家暴还得给男方留借口,和你说一声:我多少钱彩礼买回来的。你什么感受?不要说养了几十年给了别人自己什么也捞不到,你养了几十年,他还得接着养到她终老呢。别说为谁传宗接代,生儿育女本来就是天职。更重要的是,双方老人都得要这对夫妻来养老的。这是法律给予的义务。


广东人礼金少,但相对而言,嫁得都比较幸福。本地的婚姻离婚率相对的比较低,而家暴这一点就更少了。不像某地的在外面喝多了就回家打老婆。这些就不扯了,我相信,更多的人是希望彩礼不要那么高的,讲礼节,改有的要有,但不以数额的大小来体现什么面子。

最实际的就是,你搞到人家娶了你女儿,整天忙着还贷,你病了都没时间来看你。你也别怪女儿,嫁出去的女犹如泼出去的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那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你应该为自己有这样的女儿而自豪。

收了高额彩礼,我敢说,亲情也会变得淡薄。就如买卖一样,交易完成了,那就互不相干了,何必呢?对于要求高彩礼的人,我提个建议,真心觉得女儿嫁了后生活得不到保证的话,可以要求婚后多少年内,女儿的工作收入全归于娘家。或者没有必须给多少来度日之类的。因为还债给你们,重要比还债给别人来的轻松。

说实在的,给你一大笔,你也不够终老。物价膨胀,几年后或者那笔钱已经成了零钱了。


粤讲粤精彩


我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我们从小就没听说过两家人因为结婚的礼金发生矛盾的,父母普遍都会为这个新的小家庭考虑,不会太为难男方。

在广东父母的思维里面,就不会想着拿那笔礼金,男方给礼金,女方一般也会给些钱出嫁,这两笔礼金都会交到新娘手上,这是这个小家庭的第一笔资金。即使女方不给礼金,那也是男方给多少礼金,女方就拿那笔礼金买嫁妆,再由新娘带回新的家庭。女方父母一般不会贪那笔钱的。

可能是因为在广东人的观念里,男方的礼金最终是交到新娘手上的,所以女方父母都不会漫天叫价吧,相反,据说潮汕有些女孩子的父母为了男方能对自己的女儿好些,还会倒贴钱嫁过去,不让男方看不起(这是一个潮汕的朋友说的),我是广府人,倒是没听说过倒贴钱的。

但广东的父母选女婿会比较挑,外省的通常不会要。我身边有些广东女孩,就因为找了外省的男友,和父母的关系闹得很僵,父母甚至以断绝关系来威胁,要求他们分手。高考的时候,我妈一直很反对我报考外省的学校,我是后来才知道她是怕我交了外省的男友,很多广东父母都是这个想法,但她们不知道,只有广东人不喜欢出省,可是外省人会来广东读书呀,所以这一样无法阻止我们找外省的男朋友!

那广东的父母为什么反对女儿嫁外省呢?

一是因为气候。广东常年不下雪,会觉得下雪的天气都很冷,认为会下雪的地方都是北方,所以广东以北都是“北方”。到了夏天,广东很少会超过37℃,貌似没有40℃以上的天气,但广东以北很多地方夏天都会达到37℃以上,所以广东人会觉得广东的气候比较宜人。

二是饮食习惯,这个广东人跟外省人差很远,广东人饮食比较清淡,大部分都不怎么吃辣的,我大一去川菜馆就没吃饱过,太辣了,吃不了(其实我们点的都是微辣的菜)。

三是语言差异。众所周知,广东人的第一语言都不是普通话,我们父母那一辈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很多都不会普通话的,如果我们嫁到外省去,他们想看我们就很难了,语言不通,问个路都难,所以他们是比较抗拒的。

四是对外省的老偏见。跟大多数省份相比,广东确实是发展好些,尽管现在很多省市发展都非常好,但在父母固有的思想里,外省很多地方都很穷,怕我们嫁过去生活得不好,没钱的话,回家看他们一眼就太难了,车费贵啊!而且,在他们眼里,北方有些男人会比较粗鲁,一言不合就动手,怕我们被家暴,一旦受欺负了,娘家远水救不了近火,万一还嫁到穷乡僻壤里,就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在他们看来,这就跟没这个女儿差不多了,所以他们是坚决反对的!

或许很多外省人看了会觉得愤愤不平,广东人也有穷人,也有很暴力的,为什么偏偏针对外省人?我也是这么觉得的,哪里都有好人和坏人,真不分地域的,这也是我们这一辈和父母之间的一些矛盾所在,希望时间和更多的沟通能减少两代人之间的代沟,让更多广东妹纸跟外省男友有情人终成眷属吧!

总的来说,和金钱相比,广东的父母更看重女儿的幸福,尽管知道外省礼金更高,广东的父母依然希望女儿嫁到本地,礼金给多给少不重要,女儿过得幸福,还能常回家看看,他们想女儿了也能去看女儿,这才是他们所期望的!


小猫楹儿


因为不差钱?

我广东的,五个姐姐,我能说我妈嫁五个女儿礼金都不超过两万吗?给礼金的时候男方问我姐他们要给多少,我姐说我妈说你自己按照心意给就行。而且在娘家摆酒的份子钱还是给回他们夫妻,我家里也不富裕,但是广东人确实是希望女儿过的好。当然也不是全部这样,也有见钱眼开的,但是我身边的朋友或者认识的人基本都是两三万三四万这样,我堂叔他们也是,嫁几个女儿礼金也就是收两三万。



广东人是正宗的中原汉人,古代躲避战乱移居至此,漂泊远离中原故土,广东人最重视宗族祭祀年例婚丧嫁娶礼俗,最重视强调的是情是份,钱多钱少不怎么在乎,反而钱多了情份就淡了。嫁娶儿女幸福就好,双方都不想图对方的钱财,年例红包,统统十块钱,大人小孩都有份,红包钱给多了,对方会认为你装逼或别有用心,会原封退还。钱财是靠勤劳和生意赚来的,不是靠绑架他人人情剥削来的。

广东嫁女就是嫁女,不会变成卖女!我们广东嫁女儿是希望女儿过的好!不为钱不为面!广东人嫁女要面子比的是谁家的嫁妆好!所以广东的离婚率是最低的,或者是广东本地人的离婚率是最低的!而年轻夫妻得到了双方父母的支持帮助,生活提高,或者做点小生意,经济比较好。不像有些省份,为了娶个老婆,举家负债,日子难过,最后大多离婚悲剧收场!



我广东人嫁本地的,我爸妈从来没提过礼金二字,我公公婆婆跟我家商量婚礼习俗的时候问礼金,我爸妈说随意,接下来还有酒席其他需要花钱,意思下就行。后来给了2w,我爸妈还买了几万家具和家电返回给我们,说刚结婚哪都得花钱。婚礼当天来喝喜酒的亲戚朋友都给红包返回去,广东本土的基本上没有特殊情况的都不会把婚嫁当交易,只是希望儿女过得好,婆家娘家像亲戚一样经常来往。


刚结婚,来说说,广东人,尤其广州人,感觉对结婚时看得比较开的。我两个都是广州本地,没有嫁太远,平时经常一起喝茶吃饭,来往互动,谁家有点什么也会经常带来带去给亲家。结婚时婆家给了3万彩礼,我爸陪嫁一部25万的车。也不是显摆什么,反正两家来往得开心,孩子过得舒服,父母也是尽力想让我们过得容易一点,要10万八万彩礼也没必要,要价太高了怕孩子嫁过去不好做。


小虾趣事儿


做为广东人,我觉得我可以回答一下,其实我们也好奇为什么你们很多省的礼金那么高?


因为我们注父母重的不是礼金,而是他们女儿儿子能不能合得来,感情怎么样?性格好不好,是不是潜力股,以后能不能给她女儿幸福,如果可以,没问题,两老接受你,在广东来说,礼金是其次的,没人在意,男方如果有钱给多一点,没钱给少一点,不会光明正大的跟你要,或者说你给少了不嫁女儿,你知道如果是说有这种父母的话,我可以保证的跟你说,会被人吐口水都吐死,说你生女儿是为了钱,卖女儿,也会让你女儿寒心,我就想问一下,你们要那么多的礼金,你们的女儿会怎么想?把她养大就是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不是爱她,你让她情何以堪?这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广东父母会这样想?如果她的父母敢光明正大的要高礼金,我都敢保证他女儿嫁过去不会幸福,更会被婆家看不起,婆家也会老死不相往来了,你也更别指望你女儿经常回来看你,等于说割断了!这是大部分人的想法!
这就是广东人的思想,我不敢说百分之百,但可以说百分之九十,外省很多人说广东这边重男轻女,只是你们不了解我们这边的思想观念,这边亲情很重要,很多的父母不喜欢自己的女儿嫁得太远,最好是隔离村,或者同市,可以经常回去看他们,他们也能够知道自己的女儿过得幸不幸福,如果嫁得太远,会让他们担心,比如我一个朋友,嫁到广西,开车要四五个钟,她父母在我面前哭过几次,说:这个败家女儿,嫁那么远,就算出了什么事,自己也不知道!这应该是很多父母的心声吧



源源美图


广东的这个务实风气乃遗世之清流!

本人准备今年结婚,看到这个问题深有感触,真人真事!

首先,广东这边也是分地区看待的,广府地区、客家地区、以及潮汕地区的礼金也是差异很大!

首先广府地区(如:广州、佛山等)结婚,尽管男女双方家庭都很富裕,但礼金都是三万以内(三万算比较高了!),本人表姐广州人,出价时礼金一万,总的来说相对落后的偏远的地区礼金会稍微高点。

客家地区,我有一个师兄是梅州人,今年过年聚会的时候才谈起要是在梅州娶媳妇礼金一般要多少钱,他说在那边一般都要五万起步,听了这个价之后我都不敢再问下去了。

最后是潮汕地区,前些年的一个兄弟结婚了,娶的就是汕头的媳妇,同样问及他当时需要多少礼金他尴尬笑了说:“最低是10万了,这是起步价,要是在汕头当地举办的话可能这个价钱还不行!”

礼金过高其实就成了新婚小夫妻面前的第一个拦路虎了,对于一个新组建的而且没有多厚家底的家庭来说压力不可谓不少!为人父母的都希望女儿幸福,礼金只是一种仪式,不是向外人炫耀的资本,况且在广东收取过高礼金一般都会被觉得“卖女之嫌”。


tinlord


我姐前几天才结婚,广东的,礼金6千多!我们这边都是这样,我妈说给多少没关系,又不是靠嫁女儿的礼金过日子,主要她嫁过去过的好就行!我妈生我的时候坐月子留下很多病跟,现在身体很差,奶奶以前对我妈也很不好,我妈说以后我哥结婚了一定自己对儿媳妇好点,自己是过来人知道坐月子不好的话后面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说一个女孩子嫁过来也不容易,谁都不是很熟悉,作为婆婆要加倍对她好才行,这样有可能自己老了儿媳妇也会对她好,老妈还说我这么对她好如果她对自己不好的话那就尽量不麻烦她。老妈好善良😂做什么都是先为他人考虑。我回家和老妈聊天,说现在很多人生了小孩都不养,扔掉,她说在哪在哪在哪,我去捡回来自己养,多个人也是多双筷子的事😜😜😜


心累的累


我是广东人,有点发言权,可以这么说吧!广东人只要走到婚嫁这一块,很少很少会因为彩礼而闹崩的。也很少人会开口要彩礼,一般都明说我不是卖女儿,礼金随意。

看了很多外省高礼金的原因,寓意自己矜贵,让男方掏一大笔,无力再娶第二个,自己婚后可以得到婆家重视。但广东人却恰恰相反,如果开口要礼金,特别是高于行情,都会被夫家的亲戚看不起,认为女方家卖女儿,而女方嫁入门后也会被看不起。所以有些女方家,为了显示自己女儿矜贵,甚至会开口不要彩礼,只要男方对女儿好。而男家不但不会瞧不起媳妇,更会高看通情达理的亲家。

有些索要高彩礼的地区,会把这些钱当成女儿的养育费用,或者是给两老的养老钱,但广东人基本没有这种想法,每个父母都希望儿女能给自己养老,给得越多越好,但对于广东人来说,这些只建筑在儿女经济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他们会心安理得接受,反之,他们更希望自己不成为儿女的负担,不求报答,只要儿女过得好,父母就开心。


1024566137


其实这个说法不准确,我广东潮州的,上个月刚结婚,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礼金”少,因为广东相对于北方城市,不得不承认比较迷信,封建,传统,北方结婚没有那么多繁文礼节,就一个聘金(我在北方城市呆了3年),一次性给了就算,但是广东(至少是潮汕地区)这边给的远远不止聘金一种东西,聘金+六礼俱全+手布钱+衫裤钱+舅舅提油钱+排比+四金+摆酒,整体下来一般15万差不多,所以很多北方朋友只看到“聘金”的大小(我聘金2.8万),而不知道这边结婚的礼金远远不止这么一个“聘金”,加上农村特别特别多的习俗礼节,娶个媳妇估计花十多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