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神奇的一種物件,手持此物便可調動千軍萬馬,皇帝往往很忌憚

在古代戰爭題材的電視劇中,我們常常能見到一個叫“兵符”的東西出現。這個小小的兵符往往分成兩部分,當兩部分碰到一起的時候,就能展現出兵符那至高無上的權利。如果,沒有帝王的介入,那麼,手持兵符的人就有著調兵遣將的能力。並且,不管你是什麼大將軍,只要你手中沒有兵符,將士們就不會聽從你的命令。“認符不認人”在古代也十分常見。

最神奇的一種物件,手持此物便可調動千軍萬馬,皇帝往往很忌憚

那麼,這個小小的兵符為何有著如此大的權利,其中緣由很值得筆者考究。

什麼是兵符?筆者認為,兵符可以認為是古代帝王對於兵權下放的一種信物。據史記載,在黃帝時期就有著對兵符的描述。雖然黃帝時期的兵符至今沒有被發現,但是,歷史的記載說明了黃帝時期的兵符確實是存在的。《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天遣玄女下,受黃帝兵符,伏蚩尤。

對於現代人們可以見到最早的兵符,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虎符。在良渚文化時期,有一種成對的牙骨雕,這種牙骨雕很可能就是兵符的前身。據《周禮》所述,有一種類似於牙骨雕的成對玉器。這種名叫“牙璋”的玉器從器型來看顯然不適合佩戴,所以,史學家認為這也可能是調動兵馬的信物。

最神奇的一種物件,手持此物便可調動千軍萬馬,皇帝往往很忌憚

兵符正式的命名應該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叫“闢大夫虎節”和“韓將庶虎節”。兵符被廣泛的應用在調動兵馬時,大約是漢代以後。在古代中國,虎的形象在古人眼中十分強大。虎額頭上的那個王字,象徵著統治者至高無上的王權。所以,調兵遣將的信物,大都會鑄造成虎的形狀,也就是電視中最為常見的虎符。

公元前二五七年,秦國發兵圍困趙國國都邯鄲,由於,趙平原君因夫人是魏信陵君的姐姐,所以,此時她求援於魏王及信陵君。之後,魏王使老將晉鄙率十萬軍隊去救援趙國,但是,它又害怕此時秦國的強大實力,所以,又命令駐軍觀望。之後,魏國公子信陵君無忌為了馳援邯鄲,隨即與魏王夫人如姬密謀。

最神奇的一種物件,手持此物便可調動千軍萬馬,皇帝往往很忌憚

密謀什麼呢?偷兵符。最終使如姬在魏王臥室內竊得虎符,並且,以此虎符奪取了晉鄙的軍隊,最終,大破秦兵,救了趙國,這就是我們歷史上常說的圍魏救趙的故事。

但是,兵符的樣式不僅僅只有虎符一種,龍符,鷹符也是存在的。可能是各個勢力的信仰不同,所以,兵符的樣式不盡相同。然而,在大多數政權中,最為常見的還是虎符。

據說,第一個虎符是姜子牙設計的。

最神奇的一種物件,手持此物便可調動千軍萬馬,皇帝往往很忌憚

這種虎符背面刻有代表權利的銘文,整個虎符一起澆築,再用特殊的手段一分為二。兩半虎符分別掌握在朝廷和將帥手中,如果虎符合在一起,就和當初沒有分隔開一樣,渾然一體。合在一起的虎符方具有著調兵遣將的效用,在皇帝不方便御駕親征的時期,這個小小小的虎符就有著至高無上的軍隊調度權。

然而,這個小小的兵符為何大部分都被鑄成老虎的形象呢?

虎作為百獸之王,有著十分其強大的力量。統治者們希望自己的部隊也能像猛虎一樣,一旦出征,所向披靡。所以說,用老虎的形象來比喻軍隊是十分契合的。不過,可能有讀者要問,百獸中難道就只有老虎才算是威武嗎?

最神奇的一種物件,手持此物便可調動千軍萬馬,皇帝往往很忌憚

其實,猛獸不僅僅只有老虎一種,像黑熊、蟒蛇、金雕等等也是十分兇猛。但是,為何統治者就不用這些動物的形象來鑄造兵符呢?虎在古代,是王權的象徵,虎頭上的王字,就是權力的代表。而古人向來有著對老虎的崇拜,所以,用虎符作為調動軍隊的信物再為合適不過。

其實,虎符也只是發兵信物的一種。就漢代來說,調兵遣將的信物就有四種,虎符、節、羽檄、詔書都是調動兵馬的信物。虎符並不是像一些影視作品中所示的那樣,兩個虎符合在一起就可以調度兵馬。在漢代,虎符是要和詔書一起使用。

最神奇的一種物件,手持此物便可調動千軍萬馬,皇帝往往很忌憚

皇帝下發詔書,在給予另一半虎符給臣子,臣子在同時具備詔書與兵符的前提下,才有調動兵馬的權限。羽檄作為一種調兵信物,與虎符不同,虎符是需要配合詔書來使用的,羽檄可以獨立使用。在一些特殊的緊急形勢下,請求皇上下發虎符詔書會延誤戰機,這時候羽檄就起到了調兵遣將的作用。

在古代格式各樣的兵符中,除卻虎符,還有一種兵符也十分普遍。

從唐朝開始,就有一種鯉魚形狀的兵符存在。鯉魚在古代寓意著吉祥,魚躍龍門寓意十分喜慶,所以,鯉魚形狀的兵符也曾經流行一時,後來又改用龜符。《汴州刺史廳壁記》:“ 長慶四年,詔書命河南尹敦煌令狐公來蒞來刺,錫之介圭、使印、兵符。”

最神奇的一種物件,手持此物便可調動千軍萬馬,皇帝往往很忌憚

唐朝時鯉魚兵符大都是銅製的,到了北宋時期,這種鯉魚形狀的兵符漸漸的演變成了木質的。但是,到了南宋時期,兵符的形狀又大都是虎形的了。不過,從元代開始,虎符就逐漸的退出了歷史的舞臺,與虎符效用相對應的各種令牌開始出現。

其實,著也不能說是虎符消失了,只是調兵的信物發生了變化。雖然是令牌,但是,只要是擁有著調度兵馬的權限就可以認為是兵符。至於古代調兵為何需要兵符,筆者認為,這是防止官員們私自用兵的一種手段,是統治者們鞏固手中兵權的一種方式而已。

『《中國古代的兵符》、《周禮》、《史記·五帝本紀》、《汴州刺史廳壁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