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便利、果小美“续命上岸”,无人货架又变成了巨头之战?

最近半年“安静”了不少的无人货架领域似乎迎来了反转。6月11日,猩便利宣布获得蚂蚁金服战略投资,其他老股东悉数跟投,此前传言终于坐实,这意味着,在无人货架领域,猩便利成功上岸了。同时,果小美也被传完成新一轮融资。

值得关注的是,同样入局无人货架的每日优鲜便利购,宣布分拆为独立运营的子公司,并完成2亿美元A+B轮融资。其中,腾讯领投A轮合计5300万美金。

猩便利、果小美“续命上岸”,无人货架又变成了巨头之战?

至此,跑得较快的两家无人货架企业——猩便利和每日优鲜便利购,分别抱上了阿里、腾讯大腿,整个行业的格局也愈加清晰,风口上的无人货架项目,还是难逃巨头收割。

经历了裁员、撤点、点位争夺等负面新闻的无人货架企业,能有今天这样的结局,多少让人感觉“怪异”:一个盈利模式不清晰、货损问题无法解决的商业模式,如何获得巨头的青睐?是被资本烧昏了头脑,还是找到了新的商业逻辑后的明智之举?

无人货架只能是“限时”需求

不管是无人便利店,还是无人货架,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距离用户更近,方便用户更加即时地获得商品。有业内人士认为,资本市场是发现无人便利店的不靠谱后,才重新审视传统便利店的可贵之处,因而才有了传统便利店受资本热捧的局面。

猩便利、果小美“续命上岸”,无人货架又变成了巨头之战?

但比起“颠覆”传统零售的说法,无人货架更像一个“截流”的产品,它可以截取外卖、电商、便利店的部分流量,一切拼短距、即时的零售业态,无人零售都能从中分一杯羹。

不过,相比无人货架满足了办公室用户的需求,它的盈利模式不清、货损问题严重,似乎更受外界关注。事实也表明,开放式货架导致的货损问题,确实足以让这一商业模式难以为继。

货损问题出现后,无人货架企业出现分化,有人坚持做开放式货架,有人则及时转型,重点发展智能货柜,但从整个行业发展的趋势看,智能货柜正在被广泛认可。如便利蜂就号称要把铺设网点全部替换成智能货柜;猩便利此次融资后,也表示会将很大一部分资金用于新型智能设备“猩+”的生产和推广。

如果能把智能货柜的模式跑通,无人货架还是未来可期的。这也是为什么蚂蚁金服投资猩便利后,要重点进行技术输出,帮助猩便利打造更加成熟的无人零售智能设备“猩+”。智能设备的成熟度,将对无人货架未来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猩便利、果小美“续命上岸”,无人货架又变成了巨头之战?

不过目前的智能货柜仍有很多技术难题待解。例如,如果用技术更加稳定的RFID,那么就需要解决标签成本问题;如果用视觉识别,商品识别的稳定性和准确度还有待提升。

像外卖平台兴起以后才有众包物流一样,无人货架的货损问题也倒逼智能货柜逐步成熟。

巨头收割,抢占场景与入口

巨头收割无人货架意欲何为?从这次蚂蚁金服投资猩便利就能看出些许端倪。

猩便利的官方消息显示,除了资金支持外,蚂蚁金服还向猩便利提供技术支持,包括生物识别技术,信用消费体系等其他资源。

猩便利、果小美“续命上岸”,无人货架又变成了巨头之战?

阿里如此打磨无人零售前沿科技,并非自己想做无人零售,而是想把这套系统赋能给各种零售业态。蚂蚁金服的相关负责人也向媒体表示:“蚂蚁金服做的,不是无人超市,而是一套能开放赋能的物联网支付技术。”

投资无人货架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让阿里的无人技术落地,猩便利数万个无人货架,可以成为阿里无人技术的试验场,从而推动相关技术的成熟。

但这并不是阿里的唯一目的,投资无人货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抢占支付场景。

换句话说,阿里看不上无人货架这点生意,它看重的是办公室这一场景,看重的是这一场景下优质的白领用户,如果能把办公室支付场景切下来,阿里就会抢占更多优质用户,从而保证在支付场景的优势地位。

猩便利、果小美“续命上岸”,无人货架又变成了巨头之战?

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阿里的布局思路。通过盒马等新业态抢占线下流量,虽然盒马的盈利能力一直是个谜,但盒马的使命之一,也是顺应阿里的整个战略布局,把更多的线下流量转移到线上。目前,盒马线上订单占比已经达到70%。

另一个战略布局就是抢占支付场景,无人零售就是其中布局之一。猩便利司江华就认为,在新零售大潮下,各种零售业态都在进行数字化升级,当所有的管理、日常运营、支付都线上化以后,以前一个门店10%的交易发生在线上,未来可能90%的交易都在线上完成。可见,支付的争夺,对于阿里腾讯来说至关重要。

猩便利、果小美“续命上岸”,无人货架又变成了巨头之战?

事实上,在阿里、腾讯的支付大战中,除了集团自身产品不支持对方的支付方式外,站队企业也逐步参与到支付大战中。

今年3月,国内多家沃尔玛门店公告显示,自2018年3月15日起店内暂停使用支付宝,被允许的支付方式只有微信支付、银联卡、信用卡、预付卡和现金。随后,步步高也被曝禁止使用支付宝,步步高方面回应称,“公司只有少量门店试验性接入支付宝”。

此外,还有盒马鲜生不支持微信支付,京东停用支付宝,美团也在支付环节隐藏支付宝等。对于无人货架来说,未来很可能也会参与到这场支付大战中。

因此,有价值的无人货架企业必然会被巨头收割,以争夺支付场景,虽然看起来像壁垒不太高的创新项目,但最终还是会演变成巨头之战,成为阿里、腾讯布局新零售的重要布局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