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很有趣兒(連載52)——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52)

——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全文2177字,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01

【第三十章 妄為者,棄!】

朱李石劉郭,

梁唐晉漢周。

都來十五帝,

撥亂五十秋。

《水滸傳》開篇的這首詩,真實地反映了五代十國的紛亂局面。

五代的那個年頭,換皇帝比換衣服還快,所謂“朝屬唐,暮屬晉”一點也不誇張,有一個數字很能說明問題:

在五代的十四個皇帝中(上面那首詩寫道“十五帝”,但是嚴格的來說應該是十四帝,因為後唐太祖李克用是兒子李存勖稱帝后追封的,其在位時尚未稱帝),有八個是非正常死亡,概率高達54.33333%!

因此,在五代這種亂世當皇帝,能混個善終就得燒高香了。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52)——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02

其實,就在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時候,新科皇帝的老媽——杜老夫人就曾經說過:“天子置身庶民之上。若治得其道,則此位可尊,苟或失馭,求為匹夫而不可得!”

一個老太太對此都看得如此清楚,趙匡胤心裡自然也明白,他自己固然不想從皇帝再淪為匹夫,可是又有多少匹夫覬覦皇帝寶座呢?!

況且對於親歷五代亂世的趙匡胤來說,兵驕將悍、鼓譟譁變、喋血宮門、伏屍遍野的情形並不是電影裡的場景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畫面,而“城頭變幻大王旗”更是成了家常便飯,叛亂與政變的反覆循環已經成為那個時代的政治主題,以至於老百姓都見怪不怪了。

而這種動亂的根源究竟在哪裡?應該怎樣結束這無休無止的動盪局面呢?

這無疑是趙匡胤上臺之後最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

而在其登基後接連發生的兩起事件,又進一步促成了趙匡胤徹底解決五代亂政的決心。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52)——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03

【遇刺】

第一件事:遇刺。

趙匡胤登基後,也經常喜歡出宮走走,視察民情,大臣們都覺得不妥,擔心皇帝的安全問題。

趙匡胤卻總是不以為意,還故作神秘狀:當皇帝自有天命,天命在我,別人想奪也奪不去。

皇上如此自信,大臣們也無可奈何,可是,終究還是出事了。

一天,新科皇帝乘御輦(niǎn)經過開封城內的大溪橋,儀仗威嚴,百姓避讓。

沒想到,在這光天化日之下,卻突然從人群中射來一隻冷箭,不偏不倚正中御輦上方的黃龍旗。

黃龍旗是皇權的象徵,黃龍旗被人射了一箭,不僅僅是安全的問題,也是面子的問題。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52)——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04

這一下,氣氛陡然緊張起來,趙匡胤身邊的侍衛們立刻進入一級戰備狀態,弓上弦,刀出鞘,準備搜捕刺客。

人群頓時大亂,喧譁不已,小孩驚恐的哭泣,老人無助的哀嘆,一時此起彼伏,眼看著因此事而株連的在場群眾可能將難逃牢獄之災,趙匡胤頓生惻隱之心,他果斷制止了侍衛的搜捕行動,拍著胸脯,大聲吼道:“好箭法!有種朝這來!”

趙匡胤的自信和大度震懾了在場的每一個人,新皇帝在關鍵的地點、關鍵的時間恰到好處地展示了危機管理的藝術,於是,一切復歸平靜。

可是,趙匡胤的心裡註定不能平靜。

自從公元762年安史之亂結束後,中國就陷入了長達近200年的藩鎮割據的混沌狀態之中,而大唐皇帝的地位也完全演變成了春秋時期的周天子。

全國各地軍閥林立,戰亂頻仍,完全不把皇帝放在眼裡,甚至動不動就武力威脅皇帝,最後轉到朱溫的手裡,甚至發展到弒君篡位,而其後的五代亂世,皇帝更是說廢就廢,換皇帝比換衣服還頻。

君不君、臣不臣的局面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所謂“置君猶置吏,變國若傳舍”就是當時現實的寫照。

而現在趙匡胤剛剛上臺,又有人想趁機作亂,雖然新皇帝憑藉出色的危機管理藝術搞掂了這次事件,但是國家的穩定總不能老是靠皇帝的即興表演來維持吧,一套行之有效的治亂之法必須儘快出臺。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52)——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05

【調戲】

第二件事:調戲。

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也就是趙匡胤走上皇帝工作崗位才三個月的時候,剛剛走上開封市公安局局長崗位的王彥升同志又有點不安分了。

也許是關了禁閉之後,馬上又撈著了負責首都治安的美差,被幸福砸中腦袋的王彥升同志有點犯暈。

在一個月黑風高適合殺人放火的夜晚,王局長值夜班,閒來無事,就溜達到了當朝宰相王溥的家中。

面對著一個有滅門前科的好戰分子,王溥嚇得是心驚肉跳,史書記載其“驚悸而出”。

王彥升倒也不客氣,一點也不把王宰相當外人,大大咧咧地討酒喝。

可以明確的是,那時候肯定沒有禁酒令,不過,就算是有,這位王大局長當然也不會把禁酒令放在眼裡。

這邊廂,王宰相戰戰兢兢地倒酒,那邊廂,王局長有滋有味地喝酒。

場面頗有點滑稽。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52)——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06

趁著酒興,王局長向王宰相有意無意地說起了最近手頭比較緊的事情,原來,王彥升此行並非為酒而來,其實是為了敲一筆,即“彥升意在求賄”。

在王彥升的眼裡,王溥既是前朝宰相,又是當朝宰相,家裡的金條自然少不了,本著同朝為官、互幫互助的精神,王宰相友情贊助一下也是應該的。

王彥升明火執仗的敲詐行為,王溥自然是心知肚明,面對著這麼一位凶神,無可奈何的王溥只得故意裝糊塗,於是,王宰相哄著王局長把酒喝完,就各回各家,各抱各媽了(“溥佯不悟,置酒數行而罷”)。

第二天,可憐兮兮的王溥向趙匡胤密奏此事,趙匡胤聞言大驚:當朝宰相竟然深夜被人“調戲”?!

真是豈有此理!

趙匡胤一怒之下,不僅免去了王彥升開封市公安局局長的美差,還罷免其鐵騎左廂都指揮使的軍職,將他外放為地方官,降為唐州(今河南省唐河縣)刺史。

這種懲罰力度是很罕見的。

因為,不管怎麼說,王彥升是大宋的開國功臣,這份功勞是板上釘釘,誰也不能抹去的。

想當初,他不顧趙匡胤的約法三章,擅自殺害了韓通一家老小,結果這種“擅殺”的行為不但沒有給予嚴厲的懲罰,反而被朝廷實授了京城公安局長一職。

而現在,王彥升只是動了點歪腦筋,打了點錢的主意,擅自作主去宰相家裡“串門”,按理說,罪過不算大,放在今天,也就是個敲詐未遂,遠比故意殺人輕得多,但處罰為何如此嚴厲?

這裡面就有文章了。

歡迎關注,給你有料、有趣、有意思的歷史。

在這裡遇見最樸素的情懷

在這裡遇見最有趣的歷史

月潤江南

純歷史|新解讀|很有趣

快,關注這個號,一起漲姿勢~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52)——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