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心血管40年(上)

中國心血管40年

文章來源:中華心血管病雜誌,2017,45(8)

40年前,中國"文革"剛剛結束不久,如同各行各業一樣,我國心血管專科經歷了浩劫之後,逐步重建,隨著各項心血管學術活動和科研工作逐漸恢復,1978年8月由心血管內科、心胸血管外科、心血管流行病學等相關專業專家為骨幹的新專科分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成立,成為中華醫學會龐大學術組織陣容中一個重要的新成員。

從1978至2017年的40年發展,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已經成為中國心血管界擁有會員最多、學術影響力最大、最具活力的專業學術組織,肩負著中國心血管病診療指南和共識的制定和修訂、國際性學術交流、基層醫師培訓和繼續教育、醫師定級考核和專科醫師准入培訓等重任,並與其他兄弟學術組織齊心協力,在中國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和心血管專業的快速、穩步發展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和有力的組織保障。

40載悠悠歲月,在歷史長河中或許短暫的不值一提,但這將近1.5萬個日日夜夜,中國心血管醫生從來沒有停滯過腳步,幾代中國心血管醫生經歷了摸索、學習、借鑑、對比、磨練和創新,經過不懈的努力和艱苦的奮鬥,使得中國心血管事業開啟了新的篇章。我們不僅奮起直追歐美同行,在心血管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而且在某些方面,接近、達到、甚至超越了國際先進水平。

心血管疾病是臨床學科中進展最快的領域之一,尤其在冠心病介入診治、心電生理和起搏、心力衰竭、肺循環疾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心血管影像、先天性心臟病、分子心臟病學和結構性心臟病等方面,每年均有很多的新進展。

1978年,我們開展了國內第一例動態心電圖檢查;1978年,國內首例經食管心房調搏術獲得成功;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開展了血管內超聲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1989年,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首先開展導管消融治療室性心動過速;近年來,針對冠心病的旋磨、新型支架的開發和研製,一步一個腳印,取得了劃時代的成績;開胸不停跳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經心導管心臟瓣膜修復術等前沿技術,將心血管手術的微創化不斷推向高峰;在心血管影像方面,冠狀動脈CT、磁共振、核素顯像和超聲心動圖等新技術新方法層出不窮;心血管一級預防的重視程度逐漸加強,我們竭盡全力向著"上醫治未病"努力。我們手中掌握的工具越來越多,救助了無數備受心血管疾病折磨的患者。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