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制作甲骨文的「甲骨」是怎么一步步从龟壳变成了甲骨文的材料的?

赵哲婷


殷商古人怎么看裂纹占卜我们不是很清楚,因为这种占卜方法,汉代以后完全失传,传世文献寥寥数字,语焉不详。

但是,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根据文献和文物的二重证据,大致知道甲骨的来源地,甲骨的整治、钻凿等过程。

--------------------------------------------------------

第一:甲、骨的来源

「殷人尚鬼」,从卜辞来看,商王事无巨细都要占卜,目前殷墟出土的甲骨大概有十多万片,而且这些发现,很有可能只是极少一部分。

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商人对于占卜的龟壳和牛羊胛骨,需求量是很大的。

众所周知,甲骨文大多数是刻写在牛、羊的肩胛骨、乌龟的腹甲上。

很罕见有鹿骨、犀牛骨,这些都是打猎得到的,甚至还有人骨,但人骨刻辞只见一例。

殷人用马殉葬,但唯独不用马骨占卜。


因此,这里只谈两种最多的「乌龟龟壳」和「牛羊肩胛骨」的来源。

传世文献记载商人靠「服牛训马」,并以此为交通工具经商起家(见《尚书》和《诗经》),甲骨卜辞和商代金文中显示商代有完善的畜牧业,有为王室管理畜牧业的整套管理体系和官员。

商代管理畜牧业的最高官员叫「牧」,还有一些低级的畜牧业官员如「刍正、马小臣、牛臣、牛正」等,就不一一引证。

引自:杨升南. (2010). 商代史·卷六·商代经济与科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页230

所以,对商人来说,牛、羊肩胛骨的来源不是问题。

今天网上有些文章动不动说「古代杀一头牛是重罪」,这个问题其实很复杂,这个禁令执行并不严格,而且要看哪个「古代」。

卜辞就显示商人非常「土豪」,经常杀几百头牛祭祖,最多一次使用一千头牛:

恐怕就是从夏商开始,古人就认为乌龟是有灵性的动物,一直用来占卜。

胡厚宣先生统计殷墟有字的龟甲有八万多片,有字的肩胛骨接近三万多片。

见:胡厚宣,《殷代卜龟之来源》,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页487


所以,殷人占卜主要用的是乌龟壳子。但乌龟的不是家养的,这么多乌龟壳子从哪里来?


卜辞记载了非常多的商人的下属方国进贡乌龟,南方、西方方国居多,进贡数量以千计。

另外,根据动物考古学的研究,除了方国纳贡,有少部分安阳本地乌龟、北方黄河流域乌龟,最远的乌龟来源地甚至达到了东南亚。

甲骨卜辞中贡龟记录:

引自:王宇信. (2009). 中国甲骨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页122

甲骨卜辞显示卜龟来源多来自南方和西方。

如:《合集8994》释文:龟甲不其南氐
引自:王宇信. (2009). 中国甲骨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页120

汉代以前传世文献中记载的南方和西方产龟:

引自:王宇信. (2009). 中国甲骨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页120


「动物考古学」的研究显示乌龟最远是来源来自东南亚的马来半岛:

殷墟著名的YH127甲骨坑:

YH127甲骨坑发现一些硕大无比的乌龟壳,后来称为「大龟四版」和「大龟七版」

最大的一个乌龟壳长44厘米,宽35厘米,生物学家伍献文认为这种大龟来自马来地区。

如果是这样,这个大龟是通过商业交换来到中原的吗?

殷墟中所见最大的龟壳长44厘米,宽35厘米,旧著录《乙编4330》,合集《14659》

其他一些大龟壳:

上述动物考古学的研究乌龟壳子的来源地的论文见:

第二,甲、骨的取材

  • 秋取春攻

周礼记载「取龟用秋时,攻龟用春时」,注疏言「秋取龟,谓万物成也」「攻,治也。治龟骨以春,是时干,解不发伤也」。

《周礼·春官·龟人》
  • 龟人掌六龟之属,各有名物。
  • 天龟曰灵属,地龟曰绎属,东龟曰果属,西龟曰雷属,南龟曰猎属,北龟曰若属。各以其方之色与其体辨之。
  • 凡取龟用秋时,攻龟用春时,各以其物入于龟室。上春衅龟,祭祀先卜。若有祭事,则奉龟以往;旅亦如之,丧亦如之。

简单一点说就是是:

上古的古人秋天选乌龟,春天杀乌龟,因为秋天的乌龟又大又肥,春天乌龟容易取壳。

「上春衅龟,祭祀先卜」就是杀乌龟的时候,还要用牺牲的血涂在上面祭祀:

衅者,杀牲以血涂之也。郑司农云:祭祀先卜者,卜其日与其牲。玄谓先始用卜筮者,言祭祀尊天地也。

这个问题就不多谈了,历代注解一茬又一茬,密密麻麻。说起来没完没了。


取龟攻龟以后,在把乌龟壳子储存起来放任「龟室」,需要祭祀占卜的时候,就「奉龟以往」。

殷墟考古曾多次发现殷人储存的骨料,如小屯南地窖穴h99发现未经整治、加工的牛羊肩胛骨骨料31片,以及练习刻写甲骨文的「习契」:


(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73年安阳小屯南地发掘简报》,《考古》1975年第1期。)

前面说过,甲骨卜辞龟壳占三分之二,牛羊骨占三分之一。

所以,我们可以猜测,占卜的时候一般是用龟壳,没有龟壳才用牛羊骨头代替。

而且殷墟考古发现,而且发现甲、骨是分开储存的。

杨善清. (2000). 甲骨档案窖穴特征. 档案管理(6), 43-44.

第三,甲骨的整治和凿钻

综前所述,殷人选取骨料「龟」多「骨」少,、储存骨料「龟、骨」有别。

下一步,就是要对骨料进行整治,目的就是将甲骨弄平整,便于下一步的钻凿和刻写卜辞。

下面我们以典型「龟腹甲」为例子,来说明龟甲的整治过程:

首选用锯子,锯开背甲和腹甲,背甲由于不平整,很少见用于占卜,一般都是选取龟腹甲:

然后「削、锯、切、锉、刮、磨」等几种整治方法,将腹甲整理平整:

图引自:董作賓,《商代龜卜之推測》《中國現代學術經典》董作賓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頁463

整治过后的腹甲各部分的位置称谓:

高明. (1996). 中国古文字学通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页236

腹甲纹饰称谓:

如果整治龟背的话,要切割成两片然后修整,龟背在用于占卜骨料不是很常见。

将腹甲整治平整光滑以后,就要进行「凿、钻」,这一步应该是商王需要占卜的时候,贞人「奉龟以往」,然后进行用凿子进行钻凿:

钻凿一般以龟腹甲的「千里路」为界,进行左右对称的钻凿:

左——凿左,钻右,
右——凿右,钻左,

如下图所示:

彩图示意会横清楚一点:

第四、施灼甲骨出现裂纹:卜兆

钻凿之后,占卜的时候用燃烧的木头加热钻凿得很薄的地方,这样龟甲预热就会膨胀,出现裂纹,这个过程叫做「施灼」:

施灼后龟甲上出现的裂纹:

汉字的「卜」字就是象形龟甲上裂纹:

裂纹的「卜」中纵向叫做「兆干」,横向或者斜向叫做「兆枝」

可见「兆干」对应背面的「凿」、「兆枝」对应背面的「钻」:

所以,甲骨不经整治钻凿,根本不能出现能够用于占卜的裂纹。

汉字「占」,从「口」从「卜」意思就是解读裂纹,判断凶吉。

这个工作是由殷代的贞人干的,前面至今我们不是很清楚怎样解读龟甲上裂纹。

我觉得应该就是贞人随心所欲的乱说,这帮神棍应该是很容易蒙骗商王的。他们的权力应该很大,影响最高统治者的决策。

我记得《史记》还是《竹书纪年》记载:武王伐商时候,周公就是履行神棍的角色,行军途中突然风雨大作,周公占了一卦,对哥哥武王说:上天说这事干不了, 不吉利,赶快回家抱孩子吧。。。。。
姜子牙气疯了,狂骂周公傻X,你怎么知道上天的想法?然后一脚把乌龟壳子踢飞了。武王采纳姜子牙的意见,带着大军「直通巴格达」,最后纣王自焚,失国埋卜。

--------------------------------

综上所述,龟壳变成了甲骨文的书写材料,大致过程如下:

  • 1、假设有一只倒霉的大乌龟(乌龟壳越大,倒霉的概率越大),正在晒太阳,被上古某个南方方国的古人抓到了,然后进贡给商王,这个纳贡、收集过程发生在秋天。



  • 2、到了春天的时候,商人会选取一些乌龟开始宰杀,宰杀之前还要涂血、祭祀。宰杀之后晾晒,然后用锯子把龟甲锯开,一般情况下不要背甲,只留腹甲。背甲用于占卜不是很多。


  • 3、之后用「锯、削、锉、磨」等方法将龟腹甲整治成平滑,以便于刻写文字,存入「龟室」备用。


  • 4、需要占卜的时候,从「龟室」取出龟腹甲开始钻凿,然后施灼加热,使之出现能够用来解读吉凶的卜兆。


这之后就是刻写卜辞,一条完整的卜辞,一般包括「叙辞、命辞、占辞、验辞」四个部分,这个过程两句话也说不清,也不是本答案的讨论范围之内了,另文再谈。

任何时代的占卜都是一样的:问吉卜凶,趋利避害,甲骨卜辞也不例外。

比如这块钻凿和卜兆痕迹保存得很好的甲骨上,卜问「上帝会不会降灾」一连问了十八次,殷人尚鬼神可见一斑。

图片引自:中央研究院数位典藏

  • http://ndaip.sinica.edu.tw/content.jsp?option_id=2441&index_info_id=10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