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爲什麼不快樂?

我們為什麼不快樂?

條件式的快樂和至樂能點燃我們的生命,讓我們覺得不虛此生,但假若只剩下競爭式的快樂,你會時時感覺身處地獄中。——《為何家會傷人》


重看《為何家會傷人》,書中提到荷蘭心理學家馬丁納提出的快樂有三個層次:競爭式的快樂、條件式的快樂和無條件的快樂。

1. 競爭式快樂。所謂競爭式快樂,即一定得我比你強,這樣才快樂,否則就痛苦。

2. 條件式快樂。所謂條件式的快樂,這裡面去除掉了競爭的成分,這是很客觀的快樂。

3. 無條件的快樂。無條件的快樂,馬丁納稱為“至樂”,處於這一層面的人,不需要外界的任何條件,就能感覺到快樂與祥和。

1.

想必我們都有過被人拿來作比較的經歷,也都吃過“別人家的孩子”的苦,每當聽見有人拿自己和別人做對比,就忍不住在心裡畫圈圈。

讀書的時候,每個人都以成績名列前茅為榮,年紀尚小的我們,本來並不知道成績高低的意義,也不會以成績好壞去定義一個人的好壞,由於家長和老師灌輸給我們的思想都是成績至上,我們才有了成績就是一切的觀念。我們為什麼要逼自己學習,並取得高分呢?多數情況下都是為了滿足父母的願望,滿足他們的競爭心理,他們高興了,就能得到讚許,受到獎勵的我們也能得到快樂。

“讓父母高興並得到鼓勵和表揚”,這可以說是一種條件,也即是條件式的快樂。只是,這是基於父母沒有拿自己去跟別人對比的條件下獲得的快樂,一旦與人比較,也就成了競爭式的快樂,而那樣的快樂往往夾雜著痛苦。

舉個常見的例子,自己家孩子考了全班第一,家長很高興,當聽到鄰居家的孩子考了全級第一的時候,家長臉上的笑容頓時消失了。這就是競爭心理在作祟,正如書中所說,我們社會的教育體系,包括學校和家庭都停留在了競爭式的快樂這一層面。如果自己沒有比別人強,或者是自家的孩子沒被別人家的強,那就很難快樂起來。

2.

想起小時候看過的一個小品,它改編了一首歌的其中一句歌詞,演員聲情並茂地唱著:“只要你過得比我好,我就受不了。”第一次聽到這歌詞的時候,覺得搞笑,現在看來,很扎心。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有幾個人是真正願意看到別人比自己過得好的呢?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競爭式快樂的教育下成長起來的我們,已經很難找到真正的快樂。

如果我們讀書是全憑興趣的,不以成績高低為導向的,那麼喜歡讀書的人可以獲得至樂,不喜歡讀書的人也不會感到痛苦。

如果我們過日子不是為了比別人過得好,而是通過自身的滿足就能獲得快樂,只要完成了自己給自己定的目標,而不是非要與人爭個高低,那我們也會比現在快樂很多。

如書中所說:假如自己生命的意義就是給別人提供競爭式的快樂,那就會產生巨大的無意義感。

END

我們為什麼不快樂?因為我們沒有意識到競爭式快樂是最低層次的快樂,我們在競爭式快樂的成長模式下忽視了條件式快樂和至樂的重要性,只記得可以從外人的關注下和外界的比較中得到一些快樂,即使那樣的快樂並不純粹。

快樂其實很簡單,我們什麼時候學會停止比較,放下輸贏,快樂就會主動來敲門。

我們為什麼不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