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北京8分钟”黑科技舞台秀全场,展现未来科技

2月25日晚,燃烧了17天的平昌冬奥会主火炬渐渐熄灭,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了。而在平昌的“北京8分钟”中,张艺谋重挑大梁再次向世界“亮剑”——我们“未来科技”真正的实力!现场观看表演的外国媒体工作人员和观众纷纷给予高度评价,称透过短短八分钟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对北京冬奥更具期待。


冬奥会“北京8分钟”黑科技舞台秀全场,展现未来科技

“北京8分钟”到底有多高科技呢?这其中又蕴涵着哪些“中国智慧”和“中国制造”呢?闲言少叙,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1、2.35米熊猫木偶仅重20斤


冬奥会“北京8分钟”黑科技舞台秀全场,展现未来科技

表演中贯穿始终的两只滑冰熊猫木偶让人印象深刻。熊猫木偶高达2.35米,重量仅有20斤,比初期版本轻了几十斤。为了达到预期效果,制作团队在原有的工艺基础上不断改良和创新。他们在选材上先后尝试了人造纸藤、天然白藤、竹篾条、铝合金丝、碳纤维条、PVC仿真藤条等多种材料,反复对比,进行了上百次测试,才最终确定了用铝合金管材和碳纤维条相结合,配合LED灯的制作工艺。舞台上,演员要穿着目前国内最大尺寸的熊猫木偶进行轮滑表演,所以重量需要控制到非常轻。

2、智能机器人与演员共舞

冬奥会“北京8分钟”黑科技舞台秀全场,展现未来科技

位于“冰屏”底部的机器人与轮滑舞者互动,他们携手从平昌穿越到2022年的北京。这是中国新一代智能机器人第一次在国际赛事上表演高难度舞蹈动作,包括旋转、摆动,不但要完成动作编排,更要与演员、地面投影联动表演,同样实现了技术领域的升级创新。

3、打造“冰屏”细致到微米


冬奥会“北京8分钟”黑科技舞台秀全场,展现未来科技

机器人身上装载的大屏幕使表演十分炫酷,移动的机器人,流动的画面形成多层次,递进式现场效果。为了体现冰雪主题,24块大屏幕打造成了像冰雪一样效果的“冰屏”(雪花洁白、冰花透明),实现透明图像显示,效果更逼真,更灵动。每块“冰屏”长3米,中间没有横梁,背后卡槽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可以用微米计算。此外,所有屏幕经过了风洞和冷库测试,达到风速每秒15米的要求。“冰屏”研发团队负责人黄庆生表示:目前的“冰屏”技术,我们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4、石墨烯智能发热服帮演员抗寒


冬奥会“北京8分钟”黑科技舞台秀全场,展现未来科技

“北京8分钟”北京时间昨日20时19分进行,现场气温为-3℃。为了做好72名演员的防寒保暖工作,主创团队采用了石墨烯智能发热服饰,来确保他们在穿着较薄的演出服时不会被冻伤,还可以保证动作舒展。

石墨烯是一种超级新型纳米材料,具有超高强度、超高导热系数,被业界誉为“新材料之王”。利用石墨烯的特性,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了超薄透明的石墨烯电热薄膜技术,用于智能装备制造,并在国外申请了专利保护。

5、视觉仿真系统成导演“眼睛”

冬奥会“北京8分钟”黑科技舞台秀全场,展现未来科技

在整个排练过程中,有两套视觉仿真系统充当导演的“眼睛”和“指挥棒”。这是由北京理工大学与北京电影学院组建的虚拟视觉团队设计的“OpenGL表演辅助训练系统”和“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预演系统”。

  两套系统可以根据导演的创意方案将文艺表演过程全部仿真,以可视化的界面和图纸、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演员的运动轨迹、位置信息、队形变化、运动速度等,帮助导演把控、决策及完善表演方案。

冬奥会“北京8分钟”黑科技舞台秀全场,展现未来科技

6、在“北京8分钟”的演出中,2位熊猫队长、22名轮滑少年、24面冰屏贯穿了整场演出。在后半段,摩拜单车和京东物流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代表出现在演出中。

随着熟悉的“滴滴啪”开锁声,摩拜单车作为“新四大发明”,代表着绿色出行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出行的新潮流。

冬奥会“北京8分钟”黑科技舞台秀全场,展现未来科技

京东物流“亚洲一号”的智能机器人军团,在智慧物流领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实力。“亚洲一号”全流程无人仓实现了从入库、存储、包装、分拣的全流程、全系统的智能化和无人化,对整个物流领域而言都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智慧物流领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冬奥会“北京8分钟”黑科技舞台秀全场,展现未来科技


冬奥会“北京8分钟”黑科技舞台秀全场,展现未来科技

本次表演有意弱化了对传统的回顾,而是聚焦中国新智慧的展示,进行新文化和新科技的输出,这也使得它载了更多的意义——我们不但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新时代,还向世界递出了未来中国的新名片。带着五千年的文化自信,我们正步入用科技“造梦”的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