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进入社会后会被“磨平棱角”?

源梦75318663


这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一种是人在进入社会后,失去了自己的初心、放弃了自己追求的梦想,而安于庸碌的生活中;另一种理解是,人在步入社会后,渐渐的变得越来越圆滑,收起了自己的个性


对于第一种情况,可以从社会心理学的现象来看,我们人都是生活在某个大群体中,并且这个群体有着属于自己的准则。当我们步入社会后,我们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为了显得自己能融入这个环境,我们会倾向于做大家都在做的事,去相信大家都相信的东西,而避免被视为异类而排挤

比如,当你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时,周围都是优秀的人,大家都努力、积极的工作,你也会顺应着这种大环境,去努力、去进步、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同理,如果你所处的环境中的同事,大家都觉得工作就是一个赚钱的差事,每天就聊着八卦、看着电视微博度过上班时光,渐渐的,你也会成为他们中的一份子,靠着玩手机打发时间、应付的态度过日子。


对于第二种情况,我们逐渐在社会的磨砺中变得圆滑,是一种自身心智趋于成熟的表现。我们人的心智都是在不断发展的,年轻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保有自己的个性,路见不平一声吼,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增多,我们会渐渐认识到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并且自己的看法不一定是绝对正确的,因此我们变得更加圆滑、更善于为人处世。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关注小明的两个原创头条号。《赵小明心理团队 》与《心伙伴》~被头条网评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类专栏。

赵小明 央视财经频道特约心理专家


心伙伴


☞本篇由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崔春玉老师回答。

不是有些人进入社会后会被”磨平棱角”,而是每个具有正常思维能力的人进入社会都要经历的成长阶段,只是有的人性格本就圆润一些,碰壁时的反应比较柔和罢了。

步入社会的年纪,正是青年期刚刚起步的时期,发展心理学中提到,进入青年期,人的生理发展趋于平缓并走向成熟,思维逐渐达到成熟水平,独立自主性日益增强,个性趋于定型,社会适应能力、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并成熟。

进入青年期后,个性和社会性逐渐发展,他们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期透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并且通过对同龄人的认同感来认识自己,探索并尝试建立稳定的自我认同感,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磨平棱角”。

人虽然是独立的个体,却不能超脱于社会之外独立存在。如果把社会比做一条大河,它有其固定的前进方向,而我们每个人都是河底的卵石或是水草,虽然偶尔坚硬棱角妄想阻碍它的步伐,但水流以它柔软的身躯安抚你,日积月累直到你再也没有了以前的锋利。

其实直白地说,不是被社会”磨平棱角”,而是学会了适应社会。

★妇专委协会近期推出线上系列公益微课,每周一次,欢迎收听,详询请发私信或留言。



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


都说社会是一个大染缸,把一群莘莘学子染成五颜六色,这也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一个过程,都会经历这个阶段,随着我们进入社会的时间越久,我们的改变会越多,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改变,我们到底又改变了什么呢?


环境的改变带为行为的改变

当我们还在校园的时候,校园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天然的屏障,为学生时代的我们提供了一个相对比较干净的环境,这就会给刚到青年期的我们提供了一定的保护。这个时候的我们心智开始进入成熟的阶段,居于自已所处的环境,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个性存在。

当我们进入社会的时候,我们所处的环境相比校园失去了那道给予我们提供保护的屏障,整体的环境变了,我们以前在学校的一些"个性"的存在,渐渐不被职业人所认可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学校上课的时候,除了校服,我们可以随意地穿着,怎么样舒服怎么样穿,一切显得我们青春洋溢;但进行社会踏入职场后,我们必须随着环境的改变去改变自己的穿,以前那小碎花群只能在休息的时候穿了,上班的时候穿了在我们眼里样式"老土"的职业装了。

随着我们社会阅历的增加,而慢慢地让我们适应社会的法则,以前那些我们认为的"个性"渐渐地变成我们眼中的"幼稚",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得到成长再回过头来看看以前的自己,会感觉到以前自己像"傻逼"一样,这就是我们随着所处环境的改变,给我们带来行为上的改变。


行为的改变带来思维的改变

从课桌变成办公室的格子以后,我们的行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里很多人会认为我们的性格也会跟着变化,微小憩在这里提醒各位小伙伴,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性格是趋于稳定不变的,改变的是我们的行为。当我们的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我们的思维也会跟着改变。

在学校的时候,我们讲究大家平等,但在职场上,我们更多的是讲究利弊。再举个例子,以前在学习中,如果我们跟同学因为一道题的算法出现了分岐,我们可以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同学之间不会因为这个题而导致关系变差。但在职场上却不同,在会议上,当我们整体的意见还没有达到统一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技能发表,当出现分岐时,我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跟别人争得面红耳赤,我们首先会思考他保持这个观点的是原因是什么?对他有哪些好处?他这个观点对于我们自己又会有哪些好处和弊端?对于公司或团队来说又有哪些好处和坏处呢?还有一系列需要我们进行思考以后,我们才会采用应对的措辞。

这就是我们通过行为的改变,让我们的思维进行了改变,让我们变得不再那么"单纯\

微憩


初入社会,我们怀揣理想,心中总有那么一股满腔热血想要施展抱负,展现才华,认为我们可以改变世界,改变这个时代。



曾经,我们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会与众不同,我们是自带光环的那种人,走到哪里,我们和别人不一样。。



进入社会,发现我们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们是如此平凡,我们就是电视剧中的路人甲,路人乙。生活的剧本从来不是为我们写的。身处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面对生活的压力,面对身边的人各种各样的小心机,想要生存下去,只能磨平自己棱角,这样才能在生活工作中获得利益以及他人的好感。。



到了一定的年龄,经历了一些事情,慢慢的我们会变得越来越有城府,越来越成熟成熟,这是社会的馈赠,也是我们所需要的一种生活技能,也是我们进入社会的代价。毕竟我们的热血已然不在。。


輕描淡冩訴亽甡


进入社会“磨平棱角”说明一个人成熟了。

所谓的棱角就是与别人格格不入的性格和缺点以及习气。

这个道理谁都懂,钉子和螺丝谁更容易砸进木头里?那一定是钉子。

人也是如此,人的毛病越多就越不合群,相反大家都会喜欢。

进入社会是为了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 同时也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我为人人才能人人为我,是相辅相成的道理。

磨平棱角是生活所迫,也是生活的经验和磨砺,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和他人的好感。

到了一定年龄后,人就变得越来越有城府、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圆融,这是时间的代价,人生的最终都会有所体悟的。


手机用户59704675538


谢谢!人在年轻的时候,对外界的一切事情都看得比较简单,自己又正是年轻气盛之时,最容易发火发怒,所以遇到一些事情就冷静不下来,便产了所谓的梭角。

随着年龄的增加,自己已进入社会,对外界的一切事情,有了较深的认识和理解,又懂得了人与人之间,只有互相帮助和包容,才是最根本的道理,所以所谓的梭角也越来越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