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姨娘:我倒三不着两,粗俗没涵养,但我是个得丈夫心的妾室

赵姨娘:我倒三不着两,粗俗没涵养,但我是个得丈夫心的妾室 《红楼梦》一书中,贾政的形象是一以贯之的古板、道学、循规蹈矩,也就是说是一个典型的读圣贤书的君子形象,但偏是这样一个人身边,却存在着赵姨娘那样一个倒三不着两、言语粗俗、行事背晦的女人,于是便会有人有疑问,赵姨娘在贾政心中究竟是何等样的地位?

在古代,无论是皇室还是地方官吏,以姻亲来连接相关方的利益关系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放至书中,四大家族也同样以此等关系连为一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因此贾政与正妻王夫人之间的婚姻,有极大可能是出于政治考量,也就是说,娶谁为妻子并不是年少时的贾政可以决定的,他的感情相较于家族利益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不过对于纳妾,往往就没有那么多的限制条件了,这一点在邢夫人向鸳鸯解释为什么贾赦会选她做姨娘时,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因满府里要挑一个家生女儿收了,又没个好的:不是模样儿不好,就是性子不好,有了这个好处没了那个好处。“也就是说实际上只需要达到两点就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妾室人选,即好模样和好性子。所以书中虽然没有对赵姨娘的外貌描写,但可以推断她一定很漂亮(在此诟病一下新版红楼中赵姨娘的选角,太有特色了一些!)再有,赵姨娘的性格应该不是书中所描述的那样极端,至少她在贾政面前时,表现出来的一定是温柔和顺,轻言软语。

那么,贾政之于赵姨娘,是怎样的一种感情呢?虽然在书中他们之间的交集不多,只是有限的两次,却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是有不错的。

第一次是宝玉和凤姐遭到马道婆妖法魇镇一回,赵姨娘到怡红院中去看她心目中的好戏,还假模假式的劝解贾母”……哥儿已是不中用了,不如把哥儿的衣裳穿好,让他早些回去罢,也免些苦。……“这一番话自然是戳疼了贾老太太的心肝,所以被照脸啐了一口唾沫,老太太一番话其实充分说明她一直都了解赵姨娘心中所想”……这会子逼死了他,你们遂了心了。……“但是为什么她能容忍一个时刻都记恨自己最爱的孙子的女人留在家中,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她知道她的儿子喜欢这个女人。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这一段,赵姨娘说了那样一番话,诅咒了宝玉也气坏了贾母,贾政有何表现呢?他只是”喝退赵姨娘“,喝退,也就是说了句”还不快出去“之类的话,至多加个”滚“字,而这对于一个奴才出身的妾来说并不算什么了不得的口气。更何况受一句重话,免了可能受到的的老太太的惩罚,这可是很划得来的交易哦!这里还有一个细节,那就是赵姨娘所说的关于宝玉的话,其实暗合了贾政的态度,对于宝玉的生命,贾政其实已经打算放弃了,赵姨娘私心里的计较却与贾政的打算不谋而合,所以如果宝玉真的去了,他们二人到底是谁成就谁?

第二次是七十二回末七十三回始,也是整部书中唯一一次描述贾政的私人生活。因为彩霞被放了出去,赵姨娘想要重新叫回来,但是以她的身份自然不能更改正室王夫人做出的决定,于是她想到了求贾政。她能想到求贾政,可见平日里这个丈夫是能做她的依靠的,她敢求贾政,那她至少有几分能够成功的把握,往常肯定有过求别的事并且被允准的经验的,缺此二者任何一样,她恐怕都不敢开那个口,可见赵姨娘在贾政面前还是有一定地位的。

她在书中每一次的出场都是一次笑话,她在议事厅上为自家兄弟赵国基的丧葬赏银撒泼打滚,她和芳官等一众小戏子公然厮打,作为一个大家族的妾室,她的这些行为显然荒谬至极,但是她却依然在贾府有一席之地,难道就是因为她生了一个儿子吗?一个贾环并不足以保她平安,因为妾只比奴才高半级,妾依然是奴才,那么她所有这些行为的底气从何而来?就从贾政仍愿意宿在她那里,愿意听她说家长里短来的。

不论赵姨娘行事如何遭人诟病,她在贾政心目中的形象应该是不坏的,因为他们会坐下来讨论孩子的事情。反观王夫人,看看书中这二人同处的几次场景,让人觉得这两夫妻早已是过于相敬如宾,没了寻常的家庭关系了。正因为如此,王夫人对赵姨娘再有诸多不满,也只能”几次三番都不理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