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中考改革方案公布:娃的减负路,是家长的负重前行

沪中考改革方案公布:娃的减负路,是家长的负重前行

昨天傍晚,上海市教委公布《上海市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上海小升初终于有了方向。

明确“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和“深化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三方面的改革措施:

  1. 实行初中毕业、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两考合一”,统一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计分科目总分由630分调整为750分;

  2. 建立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作为初中学生毕业的依据和自主招生、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的主要考查内容;

  3. 优化招生录取办法,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方式调整为自主招生、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和统一招生录取三类,并继续优化中职校自主招生办法。

其中,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从2017年入学的六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办法改革从2018年入学的六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剔除那些口号式样的官话,以及不明觉厉的大目标,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做的事定位干货。毕竟,对应JW的大目标,落实到每个家庭,我们需要适合自己的小目标,而所有的教育变化,主要是两个核心点,考试怎么变?招生怎么变?

让我们逐一来看:

1、考试科目更全面

学生的日常就是考考考,关键看增加了什么。

从630分到750分,新中考增加的分值在哪里?新中考计分科目增加了两门: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历史,满分各60分,总计增加分值120分。两门课均是采用日常考核+开卷考的形式,其中历史开卷考试放在初二,道德与法治放在初三。

采取开卷考的形式,对于家长和孩子而言,影响并不是很大,但却很明确的传递了一个核心信息:读书要全面均衡发展。

在目前的思路里,均衡全面和“减负”不冲突,所以不能放弃任何一门课(略心酸的表情)。数理化独宠已是过去式,雨露必须均沾,照这趋势,说不定某一天又增加新内容了呢。未来鸡血家长给娃排日常表的时候,也许会更头疼吧。

沪中考改革方案公布:娃的减负路,是家长的负重前行

2、招生政策中的均衡倾向

招生的变化,首先是方式的归并精简,原先是5种:自荐生、推荐生、零志愿、本区名额分配、1-15志愿;如今是三种:“自主招生”“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统一招生录取(类似于1-15志愿)”。

本次实施意见,大家最关注的是,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招生计划实行名额分配,这个比例在50%至65%,其中的70%由市和区教育行政部门分配到不选择生源的每所初中学校,并逐步扩大该比例;其中的30%由市教育行政部门分配到区,区内符合报考条件的所有初中学校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分配。

过往这些高中自招比例约40%(含推荐),新的指导意见相当于压缩了学校的自主权,强化教育部门对招生的话语权。把约一半的名额分配出去,继续朝着雨露均沾的大方向前进。

沪中考改革方案公布:娃的减负路,是家长的负重前行

3、家长应对

实施意见出来,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民办公办如何抉择?注意,这里还有一个含糊的词“不选择生源的每所初中学校”,民办是否被排除在分配名额之外,这个“不选择生源”的解读是关键,目前尚不明朗。

其实,无论怎么变,不论那虚无缥缈的分配名额有多少,只要留着裸考和自招,就是为有志于鸡血的家长们留了奋斗之门。

因为重点就那么几所,强制分配到计数庞大的学校,不过是滴水之恩,显然,竞争永远避不开。

如果选择走Hard模式,那么不论怎么改,好好读书总不会错!再怎么改,也阻止不了有决心的家长们的上进心。

抬头看天,不如低头踏实走路。

让我们来画几个关键词:全面、综合、注重平时。

废弃一考定终身是把双刃剑。更多的机会意味着考程更长,更全面,更综合,也更难投机把握。因为,没有一门课可以轻言放弃,同样,急来抱佛脚式的冲刺将不那么有效。

读书,每一天,每一点都要抓紧,何况还有“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等着你。

沪中考改革方案公布:娃的减负路,是家长的负重前行

实施意见出来后,家长群里还有一个争论焦点是有关鸡头和凤尾的讨论:是继续搏杀民办,还是去对口公办甚至菜中,做个鸡头,等分配名额?

在这里猴妈想说的是,即便是菜中,同校竞争依旧激烈。退一万步,即便以鸡头身份进入重点,后续和一群凤凰比拼是否跟得上?如何带着青春期的孩子,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逆袭?

如果是凤凰请去凤凰群里浴火,如果不是,在鸡群中做一个快乐的鸡头也不差,其实,最苦的是鸡在凤堆中烤。而最纠结的也是介于凤凰娃和鸡娃之间的家长。

政策变化,影响不了金字塔尖的凤凰,同时未必能拖动塔底的孩子,影响最大的就是中间层。比如猴妈自己。

但不管如何,还是那句话,不管外面怎么变,做最好的自己,不负青春不负努力。

所以,教育改革,其实是一个别人家的减负和我们家的鸡血的故事。

世界之大,大家都活在了平行空间。但只要有抱负,必定需要负重前行!

沪中考改革方案公布:娃的减负路,是家长的负重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