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圓」是包心的,「牛打滾」則沒有「心」

“湯圓”是包心的,“牛打滾”則沒有“心”

牛打滾

“牛打滾”是巍山人對湯圓的一種稱呼。不過,在巍山這兩者還有一定差別:“湯圓”是包心的,“牛打滾”則沒有“心”。

“湯圓”是包心的,“牛打滾”則沒有“心”

為什麼叫“牛打滾”,有人說:當湯圓在鍋裡煮熟,沸騰的水使湯圓在裡面上、下翻滾,很像牛群在水塘洗澡的樣子。也有人說湯圓的最後一道工序是在裝有黃豆麵的盤中滾一遍,與牛在田間打滾有形似之處。巍山人大都喜歡吃“牛打滾”,常把它作早點、午點、甚至宵夜來吃。

“湯圓”是包心的,“牛打滾”則沒有“心”

原料:糯米粉、熟黃豆粉、紅飯豆製成的“豆沙”、紅糖製成的“糖稀”。製作方法:糯米粉加溫水揉勻搓成條,下成小砣麵糰,搓一下將中間捏窩一點,放入開水鍋中煮熟,加上香噴噴的黃豆麵和黑色的“豆沙”,再配以濃濃的“糖稀”即可。


風味特點是色澤金黃、軟糯香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