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推行「七個一」 脫貧攻堅有底氣

新聞提示

黔南州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探索出了自己的“絕招”——“七個一”工作模式,有效提高脫貧攻堅質量,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

“七個一”,即開展一輪全面系統篩查、繪製一張農村人口基數底圖、組建一批脫貧攻堅專班、組織一場扶貧幹部大培訓、完善一個保障精準的組織體系、建立一套落實精準的工作機制、收集整理一本完整規範的檔案資料。

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黔南州2017年度國家、省考核反饋問題及巡視、審計發現的11個方面44項1011條問題已整改銷號875條,整改銷號率86.55%。

開展一輪全面系統篩查

突出重點明確標準“查”。對建檔立卡之外的農戶進行“拉網式”全面排查,重點排查低保戶、危房戶、大病患者家庭、重殘家庭、老人戶等農村特困群體,將符合國家扶貧標準但未納入建檔立卡的全部納入。按照“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對建檔立卡脫貧人口進行全面排查,找到錯識別和錯退出貧困群眾,並按程序納入。目前,排查工作已全面完成。

強化監控保證質量“改”。建立數據比對機制,定期比對州縣兩級扶貧、公安、衛計、教育、住建等部門數據,為發現問題提供線索,目前共比對篩查出問題線索60870條;建立向下通報和向上備案機制,將比對線索層層下發,線索排查結果層層向上備案銷號,確保條條線索有回應、個個問題得解決。建立數據監測機制,定期對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數據開展篩查監測,省數據質量通報顯示,黔南州問題數據從年初的18110條下降到649條。

落實責任追蹤問效“督”。落實“誰核實、誰簽字、誰負責”的簽字背書制度,確保排查整改責任層層落實。落實問題臺賬銷號制度,州縣鄉村戶分別建立問題臺賬,按臺賬整改銷號、按臺賬問責問效。落實扶貧與紀委監委聯席會議制度,對扶貧專線及2017年大比武、秋季攻勢、工作考核等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再梳理,對整改落實情況再問效。

繪製一張農村人口基數底圖

摸清底數。結合“三項零錯漏”專項行動,整合駐村力量對全州農村人口進行拉網式排查,逐戶核對記錄家庭基本信息、生產資料、生活條件、收入情況等數據,建立農村人口基本信息臺賬。

繪好底圖。建立全州統一的人口數據庫,將脫貧攻堅基本數據與衛計、民政、工商等部門人口數據整合。將排查後的農村人口基本信息臺賬數據與各部門整合後的數據進行比對,形成全州統一的農村人口基數底圖。

動態管理。以“底圖”為基礎,推行“一戶一碼”模式,將脫貧任務“包乾到人”。按照分權限管理數據原則,由包保任人適時對貧困戶進行精準識別、分類標記、動態調整,推動農村人口精準化、數據化管理。

組建一批脫貧攻堅專班

組建專班。州級組建精準識別精準退出、產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教育扶貧、醫療扶貧、住房安全、資金管理、政策宣傳8個破解難工作專班。縣、鄉也相應成立工作專班,確保專項工作專人落實。同時,對2017年擬脫貧的甕安縣和龍里縣,組建了州級“減貧摘帽”工作指導組;對深度貧困縣三都自治縣,組建了州委常委任組長的脫貧攻堅督導組。

明確責任。工作專班按“督查、指導、整改一體化”要求,全面推動《黔南州2017年度扶貧成效考核相關問題整改指導意見》《黔南州脫貧攻堅存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等決策部署落實,常態化赴縣(市)開展督查督導,精準梳理、研究解決工作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強化統籌。實行臺賬管理,把工作任務、計劃措施、完成時限等納入臺賬,逐項抓好落實。執行定期報告和通報制度,工作專班每半月向領導小組報告情況,領導小組每半月通報一次工作推進情況。每月召開一次專班工作調度會,研究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定期開展縣、鄉交叉檢查,深入查找問題、及時整改落實。

組織一場扶貧幹部大培訓

制定培訓計劃。將脫貧攻堅培訓納入全州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系統安排,統籌制定全州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集中輪訓實施方案,統籌抓好地方黨政領導幹部、部門行業幹部、扶貧系統幹部、幫扶幹部、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鄉村幹部等的培訓,確保培訓全覆蓋。

明確培訓內容。將精識別退出、扶貧資金使用、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以及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五步工作法”、易地扶貧搬遷“六個堅持”等作為培訓的主要內容,教育幹部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的精神實質,準確把握脫貧剛健的發展規律和時代要求。

落實培訓責任。緊扣“春風行動”“農村產業革命”等重點工作和時間節點,採取州級示範培訓、部門分類培訓、基層全面覆蓋的方式,構建橫到邊、縱到底的培訓體系。從“七大戰役”涉及的部門選派130餘名幹部組建脫貧攻堅培訓師資庫,指導各級各部門舉辦培訓班270餘期,培訓脫貧攻堅幹部5萬餘人次。

完善一個保障精準的組織體系

推行一線協同作戰。接“分級負責、無縫對接、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原則,推行“州包鄉、縣包村、鄉包組”的“下管兩級”工作制度。以鄉鎮為單元建立一線指揮部,由縣市黨委常委擔任指揮長靠前指揮,及時協調解決脫貧攻堅中存在的問題;整合駐村工作隊和幫扶幹部、鎮派幹部、村(社區)兩委隊伍力量,組建村級脫貧攻堅工作隊,實行隊長負責制,負責政策的具體執行和突出問題的收集反饋。

實行網格化管理。將30至50戶農戶劃分為一個網格單元,州縣駐村下沉幹部定位到網格,形成系統化、全方位、深層次的聯繫服務群眾體系。每個網格明確1名網格員,實行包基本信息和落實政策情況、包性質判斷、包佐證材料、包算賬和措施、包群眾滿意度“六包”責任制,做到不留死角。

建立一套落實精準的工作機制

構建科學高效的指揮機構。聚焦“關鍵少數”,建立健全州、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雙組長”做實工作、發揮作用的體制機制,實行主官主責、黨政同責和一把手負總責。嚴格執行“五主五包”責任制,實行下抓兩級,領導包深度貧困縣、極貧鄉鎮、一類貧困鄉、深度貧困村。壓實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抓脫貧攻堅第一責任人責任,推動“一把手”親自安排部署、親自督查調度、定期聽取彙報常態化。

構建協調有效的運行機制。實行“誰責任、誰牽頭、誰主抓、誰落實、誰負責”的目標責任制,建立健全州、縣兩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日常工作調度、分管領導和工作部門協調聯絡機制,明確細化領導小組及組長、副組長、辦公室和成員單位職責。每季度召開1次領導小組會議,不定期召開領導小組組長辦公會,做到職責法定化、任務具體化、對接無縫化,形成“決策高效、調度統一、實施迅速、督促有力”的扁平化管理體系。

構建嚴謹有序的防範機制。出臺《黔南州脫貧攻堅問責實施細則(試行)》,明晰各級領導幹部的崗位職責和工作責任,對重視程度不夠、履行責任不力、未完成目標任務的,依規依矩追究具體責任人相應責任,並追究相應地方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責任。建立健全“按圖施工、逐村複核、逐村過堂”的落實把關機制,對標目標任務、脫貧路徑和保障措施,推行“誰複核、誰簽字、誰負責”的包保責任制,確保精準方略落到實處。

收集整理一本完整規範的檔案資料

統一格式。按照“簡單易操作、痕跡真實可信、管理規範”的要求,編制《黔南州貧困戶一戶一檔資料範本》,細化目錄分類,形成了全州統一的貧困戶檔案格式。

統一內容。圍繞“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確定檔案資料內容,戶有一戶一檔、精準扶貧明白卡、政策入戶書袋,村有分戶檔和村檔,鄉有歸檔文件、脫貧計劃、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退出、項目實施過程和進度,力求真實反映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退出的“軌跡”和“痕跡”。

分級驗收。州、縣、鄉分級成立檔案指導驗收組,按照“州對貧困鄉、縣對貧困村、鄉對貧困戶”要求實現驗收全覆蓋。對驗收不合格的,通過“留、糾、刪、補”,逐項對標核查規範,逐級把關複核,限期整改,直至合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