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爲製造:精彩的遠不止電纜

走進無為縣高溝華宇電纜集團陳列室:滿牆掛的是各種資質和獲獎證書,室內陳列的是讓人眼花繚亂的特種電纜。證書彰顯的是企業的不凡實力,電纜展現的則是無為電纜轉型升級的創新之路。“我們的船用電纜通過英法德美中五個國家船級社認證,現已成為安徽省內最大的海洋電纜工程類電纜生產企業。”該企業負責人葉明竹自豪地對記者說。

无为制造:精彩的远不止电缆

在東隆羽絨製品廠,企業相關負責人跟記者聊起的更多是新產品的研發和出口市場的快速增長。他說:“我們的產品目前已經出口瑞典、意大利、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十二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持續的技術和產品創新是我們最核心競爭力,我們的目標是2022年計劃實現產值100億元,利潤2億元,位列全省羽毛羽絨行業第一。”

華宇和東隆,是無為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精彩縮影。去年以來,該縣聚焦主導產業轉型發展,紮實推進領軍企業培育,持續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增21家,達288家,其中產值超億元企業新增15家、超10億元企業新增3家;全年累計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168.2億元,增長9.2%,分別高於全市、全省0.2個百分點,先後入選推動實施“中國製造2025安徽篇”、促進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的市縣(區)和全省製造業綜合十強縣(區)稱號。

打造中堅力量:產業升級一馬當先

電纜、羽絨等作為無為縣傳統工業的中堅力量,在轉型升級之路上一馬當先。對此,該縣專門出臺構建創新體系打造產業生態圈的實施意見,集中力量構建“4+2”產業體系,圍繞電、食、鈣、羽重點產業細分領域,大力實施強鏈、補鏈、延鏈行動,支持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著力提升產業層次和核心競爭力。

該縣鼓勵引導電纜電器產業走差異化、精品化發展之路,引導優勢企業、先進技術、金融資本進入軍品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爭創電纜產業軍民融合示範基地,並推廣“互聯網+”在線監測,打造優質電纜無為品牌。提升羽毛羽絨產業檔次,大力發展以高檔羽絨製品為主的健康家居業、以羽毛球為主的體育用品加工業,打造國家級羽毛球生產基地。同時加快健康食品產業發展,推進豐原藥業腹膜透析液等項目建設。積極培育新材料產業,推進華塑超細粉等項目加快建設。全年,電、食、鈣、羽四大產業完成開票銷售收入分別增長11.4%、38.6%、8.2%和24.6%;新產品產值率、戰新企業產值率同比分別增加3和0.5個百分點。

培育“領頭羊”:對口幫扶成效佳

一個地方經濟的發展,必須培養一批領頭羊。無為縣將目光瞄準了全縣20強工業企業。該縣專門出臺20家工業領軍企業《培育扶持及專項管理暫行辦法》等系列政策,併成立專項服務工作組,對20強企業實現對口幫扶。

為使各項幫扶措施具有針對性,該縣及相關部門開展了“一企一組一策”及“四送一服”,對20強企業開展經常性走訪聯繫活動,切實幫助企業解決融資、用工等困難;圍繞細分行業領域,突出細分產品優勢,指導20家企業修編三年發展規劃,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專項行動,引導企業進入多層次資本市場;編輯強企工程簡報,撰寫細分行業領域專題調研報告,為企業發展提供方向性指引。

在政府的幫扶引導和企業的努力下,2017年,20家領軍培育企業完成開票銷售突破百億大關,楚江高新銷售收入首次突破30億元。太平洋電纜IPO材料已報證監會並完成首輪反饋,東隆羽絨在省證監局成功備案,華宇電纜等4家企業掛牌“新四板”。

提升創新能力:培育工業強縣的核心競爭力

創新,是地方經濟加速發展的動力之源。政府引導,企業發力,在創新的征途中,無為不甘人後。

為培育創新土壤,該縣出臺了“1+6”系列激勵政策,召開高規格的科技創新大會,與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兵工學會、化工學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聘請10名全國知名專家擔任創新驅動助力顧問,兌現各類科技創新獎補資金2800萬元。同時,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新認定5家高新企業、全縣高新企業已達56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的比重達68%,宏源電纜等3家企業獲省科學技術獎,太平洋電纜和華能電纜分別入選省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標準化示範企業和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企業。無為企業創新之花同樣結出碩果。企業不斷加大企業科技成果轉化力度,新增產學研合作項目15個,新授權發明專利121件,新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3支,華菱納米複合材料項目獲省專利優秀獎,天龍光電線纜院士工作站在省績效評價中獲優秀等次,東隆羽絨成功獲批全市羽絨行業第二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省級新產品24項,佔全市認定數量的五分之一以上;華菱等3家企業入選省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

以創新發展為驅動,依託現有產業基礎,著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突出做強電線電纜首位產業,全力做大羽毛羽絨產業,努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和高端裝備製造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完善產業鏈條,促進工業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無為風頭正勁。面對未來,藍圖同樣繪就:到2020年,全縣規上工業產值年均增長10.5%,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4.8%,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比達25%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