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每一座機場都有邢臺“騰達牌”電纜


驕傲的邢臺“智”造|中國每一座機場都有邢臺“騰達牌”電纜


“驕傲的邢臺‘智’造”開欄話

新中國從成立初期的“一窮二白”,一路披荊斬棘,逐步發展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如今,“中國製造”正升級為“中國智造”,科技創新成為企業改善供給質量、實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手段。

今年以來,邢臺市委市政府部署全市各級各領域全力開展“三創四建”活動,提出加快建設經濟強市、美麗邢臺,必須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趕超發展,必須堅持以思想大解放推動高質量趕超發展,必須堅持以實幹實政實效保障高質量趕超發展。

為響應市委市政府的號召,邢臺市工業經濟聯合會和邢臺日報社日前聯合推出“驕傲的邢臺‘智’造”新聞採訪欄目。通過回顧邢臺企業產品創新曆程,展現老一輩科技人攻堅克難、敢為人先的拼搏精神,鼓舞廣大企業人勇於創造,再鑄輝煌。

在這個欄目裡,我們想認真地告訴讀者,這裡採訪的每一個人,都為屬於自己的時代奮鬥過。

敬請關注。

驕傲的邢臺“智”造|中國每一座機場都有邢臺“騰達牌”電纜


邢臺品牌:“騰達牌”電纜

河北邢臺電纜有限責任公司(邢臺電纜廠)產品門類齊全,擁有數百個型號、近萬個規格電線電纜產品。“騰達牌”是該企業各型號電纜產品商標品牌。企業參與了多項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的制(修)訂和“十二五”、“十三五”中國電線電纜發展指導意見的編纂工作。

“騰達牌”電纜參與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長江三峽工程、長安街和中南海改造等重點工程項目。國電、華能、華潤等重點電廠,北京西客站、鄭萬高鐵等100多家鐵路站房和青藏、京九、南昆、朔黃等近200條鐵路建設,北京大興新機場、上海浦東機場、新疆伊犁機場、海南三亞鳳凰機場、內蒙古海拉爾機場、西藏阿里機場等國內所有機場普遍採用該產品。

驕傲的邢臺“智”造|中國每一座機場都有邢臺“騰達牌”電纜


中國每一座機場都有邢臺“騰達牌”電纜

1987年,中國第一根國產阻燃耐火電纜;

1989年,中國第一根國產無滷低煙阻燃耐火電纜;

1993年,中國第一根國產內包式鋼、鋁機車接觸線;

1997年,中國第一根國產分支電纜;

……

2018年,中國第一根國產機場綜合電纜;

2019年,中國第一根重載電氣化鐵路用27.5kv抗冰電纜……

老邢臺人都知道邢臺原有三座報時鐘樓,電報大樓一座、棉紡廠一座、電纜廠一座。如今只剩電報大樓鐘樓每天按時響起《東方紅》旋律,校正這座城市的生活節奏。位於團結路橋東側的電纜廠鐘樓,隨著2008年企業搬遷至開發區後,消失在人們的視線裡。

自1958年建廠,邢臺電纜廠默默地創造了許多第一,邢臺人熟悉它的存在,見證過它的輝煌,但未必知道這輝煌背後的故事。

驕傲的邢臺“智”造|中國每一座機場都有邢臺“騰達牌”電纜


創新·敢為人先

2017年夏天,邢臺電纜廠總工程師孟廣濟到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回訪。他在工作人員帶領下來到烈日曝曬下的機場跑道區,看到正在檢修作業的工人圍著兩個控制箱操作。兩個控制箱,分別控制供電和通訊兩種線纜。工人一邊擦汗一邊抱怨:一次停修,需要申請兩次,弄得時間緊張。

孟廣濟留心這一情況,回到邢臺,立刻著手研發一款能夠兼有通訊和供電功能的“機場智能綜合電纜”。經過一年攻關,產品下線進入市場。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招標邢臺電纜廠的產品,成為國內首座批量使用機場智能綜合電纜的民航機場。

從機場二次燈光電纜到機場一次燈光電纜,再到機場智能綜合電纜,董事長劉剛利驕傲地說:“國內每一座機場都有我們邢臺電纜廠的電纜。”

支撐這句話的,是多年來,邢臺電纜廠驚人的創新研發能力。而邢臺電纜廠的創新要從上一代人說起。已經八十高齡的老總工程師王民章還記得當年他研發第一條國產耐火電纜時的艱辛。

1986年,王民章代表邢臺電纜廠帶隊去日本參加一個關於電纜產品的國際展會。在一家展臺上,他被日本人生產的“耐火電纜”吸引了。當時耐火電纜還沒實現國產,王民章敏銳地嗅出商機,以產品交流的名義取得部分耐火電纜樣品帶回國內。

回國後,經過材料分析,發現該電纜用到一種叫“雲母帶”的材料。當時國內電纜行業業內都知道,雲母帶是電機等行業用料,電纜從無使用。在計劃經濟影響很大的上世紀80年代,想要跨門類找到電纜用雲母帶製作材料並非易事。

王民章想到幾家比較熟悉的化工企業和科研院所,果斷帶人踏上了尋找電纜用雲母帶製作之路。“當時那些國有工業企業還保持著計劃經濟生產模式,國家統購統銷,產品不愁銷路。我們在四川雅安一家研究所找到了雲母帶製作材料,可人家不賣給我們。”王民章後來回憶。

“同志,拜託了,幫幫忙,給我們一點雲母帶製作材料吧,我們廠子新產品攻關就差這東西,全廠都等著我們能帶回去。”王民章幾近哀求地請人家多少能給一些。

好說歹說,最後對方切了小小一塊材料遞給王民章。王民章如獲至寶,火速返回邢臺。在邢臺電纜廠生產車間,一群技術人員圍起來,拿著好不容易得到的一小塊可憐的雲母帶製作材料,小心翼翼地純手工打造出國產第一條耐火電纜。

1987年,邢臺電纜廠把量產出的耐火電纜送到北京,在一家賓館請專家組鑑定。在當年國內電纜工業環境下,一眾專家壓根不相信“電纜還能耐火燒”。王民章拉出實驗設備,當著專家組的面給電纜通上電,開始燒。三個小時後,電纜仍然能夠正常供電。

專家服了,市場打開了 。

1992年,孟廣濟從哈爾濱電工學院畢業來到邢臺電纜廠工作,看到廠里正在引進當時國際先進水平的鋁包鋼雙金屬生產線。面對限制生產的國外專利,電纜廠老技術員王增群等人帶著紀彥光等年輕技術員,艱難地展開了易耗品和相關部件國產化之路。

現已年過半百的紀彥光抑制不住內心喜悅回憶:“經過數十次解剖、改進,在外國技術基礎上不斷創新,我們提高了模具壽命,增加了生產穩定性,使成材率成倍提高。這項國產化的新技術最終被全行業所採用。”

如今,紀彥光帶著新一代技術人才正向導電率為10%IACS鋁包鋼產品的極限衝刺。

驕傲的邢臺“智”造|中國每一座機場都有邢臺“騰達牌”電纜


創造·比肩國際

“廣濟,我把那臺設備機頭同心度調整好了!”技術骨幹白振河為自己解決了一個技術難題高興得手舞足蹈。“他們不行,還得我來,一會兒就調好了,倍兒正!”

1996年邢臺電纜廠正經歷一場大整頓。新上任的廠長劉剛利把邢臺電纜廠設在全國各省市的全部60餘個駐外銷售處緊急撤銷,停止一切經濟活動。同時,在市有關領導支持下,凍結財務,由公檢法介入調查清算。電纜廠多年痼疾得以系統解決,在管理和銷售風聲鶴唳的同時,企業對產品部門加大支持力度,生產車間裡煥發出新的幹勁兒。

車間裡,技術工人一門心思撲在產品研發和生產上。車間外,董事長劉剛利帶著技術骨幹頻繁外出,艱難地尋找市場。這一年,孟廣濟跟著劉剛利去上海虹橋機場做技術交流,看到機場採用的是從美國進口的“二次燈光電纜”。

機場工作人員介紹說:這種二次燈光電纜是符合美國航空局標準的產品,國內沒有生產廠家。孟廣濟拿著虹橋機場二次燈光電纜樣品,心裡嘀咕:這麼個“小東西”,沒有中文資料,只有“半頁紙全英文說明書”,咋研究?

回到邢臺,孟廣濟想起之前去上海在硬座火車上認識的一個河北人。那人說是上海外國語學院翻譯,當時還留了座機電話。於是趕緊撥通上海辦事處尋求這位河北老鄉的幫助。

通過半頁紙說明書提供的線索,上海方面從國外找到了該產品全英文介紹,這次內容多了些,有“五頁紙”。拿著這僅有的五頁紙資料,孟廣濟心涼了半截,更讓他一頭霧水的是:資料翻譯後文中有個中文叫“豬鼻子”的術語大家搞不懂什麼意思。

當年長途電話費很貴,而且是雙向收費。孟廣濟一邊心疼電話費,一邊反覆溝通,原來“豬鼻子”是“線鼻子”訛誤,說的是電纜端口。邢臺電纜廠的明星產品“二次燈光電纜”從這截“豬鼻子”破題了。

拿著僅有五頁紙的產品介紹,邢臺電纜廠成立了“二次燈光電纜”四人攻關小組,孟廣濟和白振河是主要攻關力量。很快,技術瓶頸出現了:把美國樣品解剖後,發現在絕緣層和導體之間還有一層隔離膜,說明書標明隔離膜材料代號是“XPO”。

“XPO”是什麼?

當年沒有網絡,技術攻關遇到瓶頸需要資料查詢要麼打長途電話要麼“全國跑腿”。

在前信息化的上世紀90年代,製造企業經常遇到這樣的難題:有技術的不知道誰有需求,有需求的不知道誰有技術。電纜廠攻關組帶著疑問踏上了全國排查線索的盲目之旅,四川雅安、天津化工、廣西桂林……

孟廣濟找到上海浦東,正巧當地下著雨,還沒地方住。他不慌不忙扯了一張塑料布蓋在身上,就這樣在正在崛起的浦東街頭熬過一個雨夜。1996年的浦東就是一個大工地,孟廣濟看著眼前的景象,心想要是這裡都能用上邢臺電纜廠的產品就好了!

雨中,一股“太難了,不好辦”的悲觀情緒襲來。他回想起1994年9月,去四川成都送產品樣品時也遇到下雨。當時坐了兩天兩夜火車到了成都,要找的企業正好沒上班,孟廣濟在廠門口淋著雨凍得受不了……

這次找“XPO”,全國跑下來,各地材料化工企業都說不知道是什麼。就在一籌莫展之際,之前有過業務往來的江蘇某材料廠反饋說“知道XPO”。原來該企業和國外有貿易往來,董事長在國外見過“XPO”,並表示可以向邢臺電纜廠供貨。

1997年,邢臺電纜廠攻克系列技術難題,按照美國航空局的標準設計研發出國產“二次燈光電纜”並實現市場化,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當年跑遍全國才弄清的“XPO隔離膜”工藝,被邢臺電纜廠完整保留,直到今天仍然是國內獨一無二提供隔離膜工藝的二次燈光電纜產品。

“當年參考的是美國航空局C版標準,今天已經更新到F版,我們始終堅持符合這一國際最高標準生產二次燈光電纜。”孟廣濟說:“這款產品附加值高。在興建北京大興新機場招投標時,我們的二次燈光電纜比其他廠家產品貴一些,招標方看到我們的產品有一層隔離膜還奇怪。”最終,北京大興新機場“識貨”地訂購了邢臺電纜廠4000公里二次燈光電纜。

驕傲的邢臺“智”造|中國每一座機場都有邢臺“騰達牌”電纜


創優·引領時代

有了二次燈光電纜的成功,邢臺電纜廠把目光又瞄向了“一次燈光電纜”。當時國內有少數幾家電纜廠採用“輻照工藝”生產一次燈光電纜。邢臺電纜廠決心採用既有的“幹法化學交聯工藝”,突破這一產品研發關。

2003年,孟廣濟已成為挑大樑的技術專家。他提出通過改造老舊設備實現對一次燈光電纜的量產。還沒動手,問題就有了——設備人員不同意改造。

“老孟,咱這設備下限是25平方的,你要整出6平方的產品,超過設備極限了。目標產品太細,大馬拉小車,容易斷。風險太大。浪費原材料。”設備人員提出反對意見。

孟廣濟在主管生產的廠領導也不贊成的情況下頂住壓力,說了一句話:“等所有問題有解決方法了再研發,就等於永遠沒有研發。幹,就有問題,有問題解決了就是了。”說完,孟廣濟開始了長達兩年的設備改造和產品研發。

首次試車,孟廣濟目不轉睛地盯著設備,看著新產品源源不斷從生產線拉出來。突然他心裡一緊:“壞了!要出事兒,起疙瘩了。”這一次,一次燈光電纜拉出四五公里就斷了,造成大量原材料浪費。實驗還沒結束,反對的聲浪再次襲來。

換牽引包帶、調整參數,再來。阻力之下,孟廣濟只有在每次中班停產時抽空幹。多次24小時連續測試,孟廣濟和研發團隊的楊愛星等同事們守在實驗室裡,蓋著紙被子替換著休息。

當然,他們成功了。2019年邢臺電纜廠一年能夠生產近千公里一次燈光電纜,一次開車就能連續生產50-60公里。“騰達牌”一次燈光電纜佔據國內市場約四分之一份額。

孟廣濟感慨地說:“製造業要想科研攻關,既要有敏銳的市場觀察力,還要有拼勁。”

1997年秋天,邢臺電纜廠業務員為大秦鐵路(大同-秦皇島)北京段供貨,看到鐵路隧道里幾個工人正拿長杆砸機車供電電纜上結的冰。路段負責人說:“一到秋冬就得砸冰,不然供電網容易短路,給機車行車安全帶來隱患。”

邢臺電纜廠研發團隊瞭解到這一情況,就嘗試為鐵路部門開發一款抗冰電纜。又是一場科研攻堅戰,在實驗了多種抗冰絕緣材料後,邢臺電纜廠的抗冰電纜通過通電結冰實驗。此後20年,大秦鐵路一直使用邢臺電纜廠的抗冰電纜。

2008年年初,南方發生罕見冰凍災害,貴州急需抗冰電纜開展救災作業。這時只有邢臺電纜廠有現貨。劉剛利果斷把已經被訂購的抗冰電纜“挪用”給貴州災區。邢臺電纜廠許多新產品都是在偶然因素下開發,並在關鍵時刻派上用場。

2019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又受理了邢臺電纜廠三項新專利。抗冰電纜實現了二代升級。

之前,湖北某國際機場為配套國外設備向邢臺電纜廠尋求技術支持。為此,邢臺電纜廠專門研發出一款低屏蔽電阻一次燈光電纜,並在2019年底通過了專業機構產品測試。“疫情結束後,我們立刻為湖北該機場輸送產品,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劉剛利說。

驕傲的邢臺“智”造|中國每一座機場都有邢臺“騰達牌”電纜


驕傲的邢臺“智”造|中國每一座機場都有邢臺“騰達牌”電纜


驕傲的邢臺“智”造|中國每一座機場都有邢臺“騰達牌”電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