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招對抗膝蓋長期磨損,強化你的「膝蓋」!

大多數情況下膝蓋損傷的表現為膝關節內部尖銳的刺痛,其損傷的主要原因不是體育事故而是普通的老化過程:磨損。但長期鍛鍊的骨骼會更緻密,而肌肉也會更強壯。也就是說越多鍛鍊膝蓋的耐磨性就越高。

幾招對抗膝蓋長期磨損,強化你的“膝蓋”!

但是當跑步過程中磨損和衝擊力超過骨骼肌肉的能力,或是增加的強度超過骨骼肌肉的成長速度,那麼就會受傷。如果肌肉和骨骼的強壯程度超過磨損和衝擊力則不會產生傷痛。

知道了這個基本原理後,避免跑步損傷膝蓋的辦法就是減少磨損和衝擊力,提高骨骼,肌肉的強度。而不是不跑步,長期不進行鍛鍊,肌肉骨骼會退化,骨質疏鬆或是輕微衝擊就會造成各種傷病。

幾招對抗膝蓋長期磨損,強化你的“膝蓋”!

不必把過多精力放在跑鞋上

針對跑步保護膝蓋和避免受傷角度,跑鞋沒你想的那麼重要,遠遠沒有。跑鞋對避免跑步運動傷害方面的重要性,在我看來都排在下面列舉的幾個因素之後,先說明這點是因為很多朋友都認為自己跑步膝蓋或其他傷害是單純因跑鞋導致。跑鞋只跟用途需要有關,然後就是你自己的個人喜好。

學會控制跑量

跑步是一輩子的事情,我們在跑步中會獲得極大的滿足感。但正是這種滿足感往往會驅使我們運動過量。這也是很多新手容易犯的大錯:今兒個心情好,在操場跑了二十圈,第二天膝蓋就疼的不能走路了。

避免運動過量

避免運動過量最基礎的一個原則:每週加量不要超過10%。關於跑量的遞增量有不同說法,單純用百分比來控制只是一個統計學上的結果,並不非常合理。因此每次跑步時的感受非常重要。這種感覺就是肌肉和身體的疲倦程度。

幾招對抗膝蓋長期磨損,強化你的“膝蓋”!

對有經驗的跑者來說,在跑量遞增的賽前時期,先要感知一下跑與上週同樣的跑量是否更輕鬆,如果是的話,在超出的跑量部分任意點感到無法控制跑姿時都應該停下來。如果並不感覺比上週更輕鬆,則不要選擇增加跑量。在連續增加跑量或是高強度訓練進行3-4周後,要設計1周的間隔週,將跑量減至最高峰的70%左右,進行充分的恢復和休息。之後再繼續增加跑量和訓練強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