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好干部 村民的“帮难书记”

党的好干部 村民的“帮难书记”

她是带头致富能手,是调节纠纷行家,她也是最美基层干部,还是第五届市人大代表,但她最看重的身份却是“帮难书记”这一称呼,她就是含谷镇含湖村党支部书记——范帮兰。从担任村支部书记开始,范帮兰20余年如一日,带头脱贫致富,调节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在含湖村3.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都有她的足迹。在她的帮助下,村民们富起来了,夫妻的感情变好了,兄弟矛盾解决了,村民们提起范帮兰,都是赞不绝口,亲切的称范帮兰为“帮兰书记”。

党的好干部 村民的“帮难书记”


带头脱贫致富 荒山变“金山”

1988年当选为村干部时,身为外来媳妇的范帮兰不会想到,自己会在村干部的岗位一干就是几十年。从1997年担任村支部书记开始,范帮兰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发展产业率先垂范,替民解忧冲锋在前,将昔日穷山恶水的小山村变成了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新农村。

当时的含湖村很穷,山上坡地到处杂草丛生,山下坝子产粮效益低。而范帮兰的首要责任,就是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经过多方考察,访问贤能,她将目光瞄准蔬菜产业。

党的好干部 村民的“帮难书记”

范帮兰率先把自家两亩水田放干种上蔬菜,后来,又动员几名党员跟着种了8亩蔬菜。一年下来,这些水田蔬菜的亩收入比水稻翻了10倍。看到了收益和成效,村民纷纷找到范帮兰取经。一时间,水田里到处都是热火朝天开沟种菜的场景。蔬菜产业让含湖村面貌焕然一新。到本世纪初,含湖村的蔬菜面积已达2000多亩,亩产值高达7000元,全村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甩掉了穷帽子。

党的好干部 村民的“帮难书记”

2010年含湖村被划为九龙坡高新开发区西部拓展区后,范帮兰又作出了“坝下菜,慢慢减;山上果,品种多”的决定,列出产业发展清单和民生实事清单,带领村干部逐一挂单销号,渐渐地,800亩无核橘重新管护起来了,300亩桃树林种下去了,投资400万元的观光农业园建好了,村民的腰包渐渐鼓起来了。

如今的含湖村,山坡上满是蜜桔,地里是绿油油的蔬菜,一片富饶景象。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从几百元逐步提升到过万元。


调解矛盾纠纷 甘当“和事佬”

除了带头致富,调解纠纷也是范帮兰的拿手活。

村里有对夫妻,女的叫朱新勇,因为两人性格都比较要强,时常吵闹。有一年腊月,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了口角,丈夫一心想离婚,所有人都劝不好。“两个人其实都没得大错,感情也是有基础的,就是太倔,也不会说话。”范帮兰觉得可惜,就跑去当“和事佬”。走在去朱家的路上,遇到朱新勇的嫂子,嫂子连连摆手,“你不用去劝了,这次他们离婚离定了,刚杀的年猪肉都分好了。”范帮兰没有气馁,她先是找丈夫做工作,又找朱新勇谈话,反复地劝说,最后,竟让她给劝好了。

党的好干部 村民的“帮难书记”

人问有啥秘诀?范帮兰笑了,“其实啊,有时候要说一些善意的谎言。”原来,她先给朱新勇说,你丈夫其实在心里也认识到自己的错,就是要面子不好认错,你应该大度一点。掉转头,她又去跟丈夫说类似的话,又列举了一些离婚的坏处。“做调解工作就是这样,要说对方听得进去的话才有用。”范帮兰总结道。

后来,朱新勇两口子和好如初,一起去了合川打工,逢年过节回老家,都会给范帮兰捎来礼物。

类似的调解技巧,范帮兰灵活运用,不管是兄弟打架,还是父子不和,甚至企业征地拆迁引起的矛盾,都被她一一化解,这些年来,她为群众化解矛盾70余件,满意率达99%,协助完成皇庭珠宝、恒大香山华府、重庆工贸高级技术学院等2100余亩项目征地。

党的好干部 村民的“帮难书记”

不仅如此,范帮兰还牵头制定了《村规民约》约27条,集中规范社会治安、国土建设、环境卫生、公共设施和资源保护、婚姻家庭和村风民俗,带动全村树立起务实节俭之风和文明时尚新风。


破解征地难题 把好情理关

含湖村处于城乡结合部,拆迁征地的前沿,近几年来经历了八中、含湖半岛、香格里拉、快速路一纵线、皇庭珠宝等征地项目,村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农民在转型过程中,新型民事纠纷频发。

党的好干部 村民的“帮难书记”

含湖村3社张德玉老人,已经73周岁高龄,身患高血压、内风湿等多种疾病,丈夫外出失踪20多年至今未归。2011年征地货币安置30余万元,2016年在购买安置房过程中,老人考虑到两个儿子收入低,就先拿出一部分给儿子们购买房屋,结果全部款项都被儿子卷走,老人也被儿子赶出来,无家可归且身无分文,每月只能靠几百元农转非养老金度日。范帮兰得知此事后,多次上门调解,好说歹说始终无效,从今年3月开始,范帮兰便在宝洪村离她家不远的地方帮张德玉老人租了一间房屋,并每周定期去看望老人,帮助老人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节日期间又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过节,让老人感受家的温暖,老人逢人便说:“还是这个女儿好,10个儿子都比不上”。 范帮兰听了,总是微微一笑说:“村民脸上的笑容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党的好干部 村民的“帮难书记”

征地工作虽是天下第一难事,但在含湖村都能迎刃而解,这与范帮兰平时一点一滴、一言一行的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密不可分。


全情扶贫济困 诠释爱的奉献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范帮兰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首《爱的奉献》的深刻内涵。

党的好干部 村民的“帮难书记”

含湖村10社的朱美莹,患有癫痫,肢体3级残,同时是轻微智障,作为村支部书记的范帮兰,考虑到朱美莹家的特殊情况,2016年为她家申请办理了提前安置,全家获得安置补偿款40余万元,结果其丈夫拿到钱卷款而逃,留下朱美莹和6岁的女儿,无任何生活来源只好暂住在自己父母家。范帮兰对此类事件深恶痛绝,听闻此事后,朱美莹便成为了她精准扶贫一对一的帮扶对象,也因此朱美莹女儿陈思颖和范帮兰的孙女成为了好姐妹,并成了范帮兰家的常客,“爱心妈妈”“慈爱奶奶”这些称号自然而然成为范帮兰的专有名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近两年,随着一栋栋大楼在含湖村拔地而起,大量“农转非”居民和外来人口涌入进来。不过,这些“农转非”居民尽管住进了有专业物业公司的小区房,可一遇到难事还会第一时间找范书记。“有困难,找帮兰”,已经成为了含湖村村民的口头禅。

党的好干部 村民的“帮难书记”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成绩总是垂青那些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事的人。在范帮兰的带领下,含湖村连续多年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多年综合目标考核第一,10余名群众获得“九龙好人”“十佳文明户”等荣誉称号,她本人也先后在2012年被评为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2014年当选为重庆市三八红旗手,今年,范帮兰作为第五届市人大代表参加重庆市两会,再次为基层群众发声,提出了关于九龙坡西部片区城乡一体化供水的建议。

党的好干部 村民的“帮难书记”

30余年的基层工作,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范帮兰始终牢记着自己的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矢志不渝。这位年过半百的群众的贴心“好管家”,党的好干部,将继续以“帮兰精神”扎根基层,根深服务,发光发热,为了含湖村的美好明天而奋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