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西方藥企不對印度採取措施?—印度「仿製藥」背後的代價!

為什麼西方藥企不對印度採取措施?—印度“仿製藥”背後的代價!

來自電影《我不是藥神》

最近隨著電影《我不是藥神》的熱映,天價抗癌藥再次引到人們的關注。以格列衛為例西方正版每盒售價23500元而從印度代購一盒最低僅需200元左右,兩者藥效並未無差別而售價相差100多倍。

為什麼西方藥企不對印度採取措施?—印度“仿製藥”背後的代價!

從23500元到200元,對於西方藥企而言損失是相當巨大的,但你會不會有這樣的疑問,西方藥企由於印度的仿製藥每年要造成巨大的損失,但是從新聞報道和各種信息來看,並未看到西方國家對印度採取相應的制裁手段。大家都知道目前世界上都有許多國家遭受著西方國家的制裁比如伊朗、chaoxian等國,而印度的仿製藥產業如何明目張膽的損害西方國家的藥品專利,造成其巨大的經濟損失。事出古怪,必有因!

為什麼西方藥企不對印度採取措施?—印度“仿製藥”背後的代價!

來自搜狐新聞

其實在幾年前就有新聞報道過西方藥企利用印度人做“人體小白鼠”,西方藥企的各種專利藥在研製的最後階段基本都是通過到印度做“人體試驗”驗證專利藥的有效性,所以西方藥企研製他們的專利藥是離不開印度的,這也是西方藥企不敢“得罪”印度政府的一大原因。

不過其實在印度仿製藥產業誕生之前,其醫藥市場被西方藥廠控制了80%以上,99%的專利藥掌握在跨國公司手裡。在上世紀60年代,印度市場上的藥價之高也令人咂舌。1970年,看到這種情況,時任總理英迪拉·甘地對專利法進行修訂,形成了後來的“強制許可”制度。印度的強制許可政策是:在重大公共健康危機情況下,該國沒有能力生產“救命藥“時,通過一系列法律框架和談判,可以在專利未到期,且不獲得專利擁有者同意之下,強制許可給本國生產廠家仿製。可見印度的仿製產業從開始到形成現成的規模也是經歷艱難險阻!

為什麼西方藥企不對印度採取措施?—印度“仿製藥”背後的代價!

另外補充一個被世人遺忘的巨大災難事故——印度博帕爾毒氣洩漏案。

印度博帕爾災難是歷史上最嚴重的工業化學事故,影響巨大。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爾市的美國聯合碳化物屬下的聯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設於貧民區附近一所農藥廠發生氰化物洩漏,引發了嚴重的後果,事故主要原因是由於美國聯合化工公司為了節約成本,降低工廠的各項安全保險措施標準而導致。此次事故造成了印度2.5萬人直接致死,55萬人間接致死,另外有20多萬人永久殘廢的人間慘劇。直至今日,當地居民的患癌率及兒童夭折率,仍然因這場災難而遠高於其他印度城市。由於這次事件,世界各國化學集團改變了拒絕與社區通報的態度,亦加強了安全措施。

印度博帕爾市由於出過此次事故,當地當地各種疾病發生率高,而且該地實行免費醫療,基本西方各大藥企都有設點,其背後的用意,你是否真以為是“贖罪”?

印度為其仿製藥產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同時也為世界各地貧窮的患者提供了一線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