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屋漏偏逢連夜雨 業績不佳的中葡酒業資產重組失敗

公司研究|屋漏偏逢连夜雨 业绩不佳的中葡酒业资产重组失败

中信國安葡萄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葡酒業”)日前發出一則終止資產重組消息,此前備受業界關注,金額高達27億元的購買國安鋰業股權案宣告失敗。事實上,業績連年表現不濟的中葡酒業,之前跨界重組一度被視為病急亂投醫之舉,也被認為是尋求新利潤點的嘗試,也總被解讀為是被收購方國安鋰業曲線上市的策略。北京商報記者就此電話採訪中葡股份,對方則表示一切以公告為準。隨著此次重組的終止,業界則指出,面對國內葡萄酒市場愈發激烈的競爭,持續的虧損以及跨界的失敗,不僅難以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更讓中葡股份未來發展前景更加艱辛。

資產重組告吹

據公告顯示,中葡酒業6月8日召開董事會,審議並通過了《關於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議案》等議案,決定終止與青海國安旗下子公司國安鋰業之間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公告中指出,中葡酒業決定終止此次資產重組,是因為本次重組面臨重大的不確定因素,繼續推進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條件不夠成熟。

據瞭解,中葡酒業與青海國安旗下子公司國安鋰業之間的資產重組事項從2017年7月執行。彼時中葡酒業發佈公告稱因重大事項涉及資產重組,企業股票自2017年7月10起開始停牌。隨後在2017年10月9日的公告中透露,中葡酒業擬以非公開發行股份的形式購買青海國安持有的國安鋰業100%股權,並確定國安鋰業100%股權的交易價格約27億元。不僅如此,青海國安承諾國安鋰業於2017年7-12月、2018年至2020年度礦業權口徑下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0.87元、1.86億元、2.21億元以及2.37億元。

北京商報記者發現,中葡酒業對國安鋰業股權購買一事可謂是一場拉鋸戰。中葡股份公佈重組預案後不久,上海證券交易所便於2017年11月3日對中葡股份此次交易下發了問詢函。其中,針對此次交易是否構成借殼上市以及標的資產預測期內業績高速增長的原因、合理性及可實現性等問題,上海證券交易所均予以重點關注。中葡酒業多次在重大資產重組進展公告中表示延期回覆後,至今未回覆該問詢函,直到此次重大資產重組終止消息放出。

北京商報記者試圖就此次資產重組事項以及未回覆上海證券交易所問詢等相關問題向中葡酒業相關負責人進行了解,但對方僅表示一切內容以公告為準。

主業持續低迷

值得注意的是,業內有聲音指出,國安鋰業成為中葡酒業的全資子公司能夠實現與資本市場的對接,有助於未來充分利用資本市場融資渠道,提升其融資能力,推動主營業務發展。

然而,北京商報記者查閱中葡酒業業績數據發現,中葡酒業收購國安鋰業的背後卻飽受主業疲軟的困擾。數據顯示,2015-2017年,中葡酒業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03億元、2.64億元、4.02億元;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551萬元、1273萬元、-8988萬元。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中葡酒業則連續虧損,2015-2017年的淨利潤分別為-2.4億元、-1.33億元、-1.16億元。

對此,中葡酒業董事會秘書侯偉此前在說明會上坦言,公司目前現有主營業務盈利能力不佳,主營業務發展面臨瓶頸。

中葡酒業曾公開表示,交易完成後,中葡酒業將新增碳酸鋰、鉀肥為主的鹽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業務,而企業也能夠以此為基礎向新能源產業進行戰略轉型,更重要的是,提升中葡酒業的財務狀況、盈利能力和持續經營能力。

據知情人透露,國安鋰業2003年註冊成立,2015-2017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分別為-1.33億元、4327.58萬元、1700.11萬元。扣除當期政府補助,淨利潤則分別下降為-1.73億元、127.58萬元和1012.8萬元,再加上國安鋰業面臨的環保問題,短期內難以對中葡酒業的業績實現大幅提振。

競爭力不足

業績表現不佳、資產重組受挫,讓資本市場對中葡酒業的信心大減。從6月13日中葡酒業股票復牌開始,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格跌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

酒類營銷專家蔡學飛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葡酒業業績持續疲軟的態勢與企業內部戰略失衡有重要關係。中葡酒業主打的小產區概念從出發點來看是為了提升產品品質以及品牌形象,但從葡萄酒行業整體的環境來看,目前中國消費者對於小產區概念的認可度並不高,這也導致企業在營銷推廣層面的發力點不夠清晰,進而導致企業的戰略推進出現問題。同時中葡酒業目前的產品難以支撐企業進行大規模營銷推廣,小產區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推廣的力度和影響力。

從數據上看,中葡酒業無論是產銷量還是覆蓋率在業內均不佔據優勢。企業2017年成品酒與原酒的生產量合計為25600.36噸,銷售量則合計為8963.25噸。而同為國產葡萄酒企業的張裕2017年葡萄酒板塊生產量為97620噸,而銷售量為104016噸。對此,業內人士指出,兩家企業產銷量之間的差異體現出了中葡酒業在市場覆蓋上的弱勢地位。

據瞭解,中葡酒業目前主要市場為華東地區與新疆地區,兩區域合計佔據中葡酒業營業收入比重約82.3%。蔡學飛表示,華東作為葡萄酒消費集中的區域,中葡股份的產品只是二線品牌,競爭力顯然弱於一線品牌。

另外,北京商報記者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進行查詢時也發現,中葡酒業旗下的尼雅葡萄酒的銷售量與同價格的競品有很大差別。長城一款售價198元的產品與尼雅售價199元的產品在京東平臺上的消費者評價量分別是7.2萬+與200+。業內人士表示,面對國內葡萄酒市場愈發激烈的競爭,競爭實力的不足讓企業頗有腹背受敵之感,未來的發展前景顯得更不明晰。

記者:薛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