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始人遇襲身亡,普通員工將公司做到了中國第一

目前,已擁有3500家上市公司的A股,像個五光十色的大櫥窗。

琳琅滿目的投資標的,既豐富了投資者的選擇,又給投資者們出了個難題:

“該買哪支?”

是啊,股票如此之多,如何找到能讓我夜夜安枕的那支呢?

君臨建議您不妨從以下四個字入手:

衣食住行。

至於“衣”為什麼要排在第一位,我們先看組數據:

2005年,中國紡織服裝的總產值約佔全國總產值的十分之一,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服裝生產加工基地,全世界每三件服裝,就有一件來自於中國生產。

早在10多年前,中國就已是世界服裝第一大國,不過很可惜,大而不強。

但這幾年,君臨注意到,行業發生了一些深刻的變化。

男裝國民品牌:海瀾之家(600398),走勢長虹;

瞄準輕奢潮流的女裝品牌:

歌力思(603808),毛利高達70%,發展迅猛;

具有一流獨立設計研發能力的中高端女裝:地素時尚(603587)剛首發上市。

這些享受品牌溢價的國內服裝品牌的發展壯大,說明了一個事實:

經過一輪一輪的洗牌,中國服裝行業開始返璞歸真,迴歸到圍繞產品的初心,逐漸由“中國製造”向“中國設計”轉變。

那麼,作為表達服裝設計語言的重要載體:拉鍊和紐扣,會不會有機會呢?

創始人遇襲身亡,普通員工將公司做到了中國第一

1

話說A股有一家公司,潯興股份,主營拉鍊業務,業務簡單到極致。

30多年來,本本分分地專注核心產品,也算新時代的勞模公司。

不過,常規是用來打破的,三觀是用來顛覆的。

2017年,潯興股份推出重大資產購買方案,10億現金收購電商價之鏈65%的股權。

實行拉鍊業務和跨境電商雙輪驅動,藍圖美如畫。

不料,潯興在2018年5月11日發佈公告,以12億元把拉鍊業務悍然打包出售,徹底轉型跨境電商。

插一句,潯興股份的資本運作堪稱連環局,撲朔迷離,耐人尋味,不過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內。

言歸正傳,一個華麗的轉身後,潯興剁掉了拉鍊業務,驚掉了一地眼球。

看起來雖然普普通通,但毛利接近30%的主營,現金奶牛,說不要就不要了。

原因是潯興認為拉鍊業務發展空間有限,擁抱新經濟更有前途。

拉鍊業務有那麼low嗎?

當然不是。

要知道,另有一家上市公司就靠拉鍊、紐扣業務發展壯大,並以年均ROE10+和高分紅率成為A股市場的“隱形冠軍”

2017年,更是以22.16%的扣非淨利潤增速回應了發展空間有限的質疑,“沙漠之花”綻放的絢爛美麗。

競爭對手自作死,偉星股份(002003),你的時代,來了。

2

1976年,浙江臨海縣尤溪公社辦起了一個不起眼的小廠——尤溪有機玻璃廠。

正如無數商業傳說一樣,這家小廠也有一個偉大的創始人,名字頗為拗口:明丕白

明丕白於偉星,猶如曹德旺之於福耀

,任正非之於華為,柳傳志之於聯想

他被公認為偉星事業的開拓者、奠基者、偉星之父。

這個天津來的知識分子帶領一眾鄉民,披荊斬棘,用10年時間把一個小廠發展成全國紐扣的龍頭企業。

創始人遇襲身亡,普通員工將公司做到了中國第一

行業內至今還流傳著一個故事,1984年,為掌握當時世界最先進的不飽和聚酯樹脂鈕釦技術,明丕白在半夜兩點去敲外商的門。

經過九死一生的從0到1,玻璃廠活了下來,1988年,以玻璃廠為底子的偉星股份成立,走向世界,劍指海外市場。

此後,偉星迎來10年黃金期,成為一個集紐扣、管材、地產、水電為一體的綜合性集團。

正當偉星人躊躇滿志時,不幸降臨,1998年,明丕白在深圳遭歹徒襲擊,不幸遇難。

明丕白走了,但他曾說過:

“寧為雄獅活十年,不為蠢驢過百歲”。

這種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艱苦奮鬥精神,已深深植入偉星的文化中,而更重要的,是明丕白為偉星留下了事業的火種——年輕人。

章卡鵬,承了明丕白的衣缽,一步步從普通工人成長為偉星集團現任總裁、董事長。

這一切,讓偉星得以在後明丕白時代,繼續破浪前行,從1到N。

2004年,作為中國中小板首八家企業,偉星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3

衣食足而知榮辱,從人類學會直立行走,遮羞就在人們的生活中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

楊白勞大年夜交不起租,吃不起飯,都不忘給喜兒扯兩尺紅頭繩。

服裝行業在全球經濟中佔據著重要位置,佔世界GDP的2%,規模超三萬億美元。

服裝市場的繁榮也帶動了服裝輔料市場的發展。

雖然這是一個嚷嚷著我們不一樣的時代,彰顯個性和獨立,但再獨立,你衣服不要紐扣和拉鍊試試。

偉星股份是服裝輔料行業的龍頭企業,主要生產紐扣和拉鍊。

根據紡織服裝行業推算,偉星股份中高檔鈕釦的市場佔有率為18%,拉鍊為10%,兩項業務都排名國內第一。

這佔有率似乎並不高,但要知道,

這是一片讓人絕望的紅海。

國內的低端市場,幾千家企業殺紅了眼,價格戰打的客戶都不忍心。

中高端紐扣主要集中在廣東和福建的一些港資和臺資企業,品種多為某一類型的產品,營收都在幾千萬。

超過億元的不超過3家,包括香港明生、香港三立本

偉星主營中高端紐扣,在質量、品種、銷量上一騎絕塵,在大規模生產領域獨領風騷,從90年代起,偉星股份就是國內紐扣行業的一哥,是中國紐扣行業標準的主要制定單位。

在國際上的競爭對手主要在意大利、日本等地區,而這些地區的企業,飽受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困擾,市場逐漸被偉星所蠶食。

所以這些對手的戰略在調整,一部分聚焦高端,一部分放棄紐扣業務,成為偉星股份的國際經銷商,如日本的IRIS和美國的EMSIG MAFG CORP

2001年,中國加入WTO,和世界經濟一體化,服裝行業迎來了春天。

大批優秀的民族服裝企業迅速崛起,給與之配套的服裝輔料行業帶來了巨大機遇。

偉星股份趁著東風,擴大產能,業績快速增長。

2001年至2010年營業收入由1.6億元放大至19億元,淨利潤從0.16億元增至2億元。

創造了十年十倍的成長神話。

但盛極而衰,緊接著偉星股份就迎來了嚴峻的考驗。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服裝行業進入了十年寒冬,躺著數錢的美好時光一去不復返了。

10年前,一件T恤就可以賣到幾十上百元,10年後,橫掃了樓市的通貨膨脹,卻始終不來翻服裝業的牌子。

紐扣業務的弱週期屬性顯現,營收淨利十年無增長。

如果繼續守著紐扣過日子,等行業景氣度回升,那偉星只是一個平庸的公司。

歷史告訴了我們答案,偉星不是,他早早就實施了雙輪驅動戰略。

創始人遇襲身亡,普通員工將公司做到了中國第一

(紐扣業務歷年營收)

創始人遇襲身亡,普通員工將公司做到了中國第一

(拉鍊業務歷年營收)

在紐扣業務驅動無力的時候,拉鍊業務開始飛速成長。

4

同樣是服裝輔料,不可替代性是拉鍊和紐扣的最大區別

一根拉鍊永遠無法成就一件衣服,但它能輕易地毀掉一件衣服。

可能你我所穿的淘寶貨,壞了無所謂,扶我起來,再買一件就是。

想象一下那些奢侈品:貂皮大衣,香奈兒包包,高檔禮服,什麼都是好的,就是拉鍊壞了的尷尬畫面嗎。

小東西,大不同。

另外,紐扣主要用於服裝,拉鍊可用於服裝、箱包、戶外運動等,發展空間更大。

拉鍊鼻祖:日本YKK,就靠著這個小東西,成為世界500強,一年營收超25億美元。

在服裝輔料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偉星,自然不會視而不見。

2001年,偉星花500萬購買鏈牙機涉足拉鍊行業,依託紐扣業務的客戶資源,營銷渠道,品牌知名度迅速打開市場。

但拉鍊行業壁壘較高,需要大量資金投入。

創始人遇襲身亡,普通員工將公司做到了中國第一

如圖所示,偉星的拉鍊業務很快到達瓶頸,2004年、2005年營業收入停止增長,究其原因是產能受限。

那時,剛登陸資本市場的偉星,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一頓猛操作。

2006年,定向增發1.3億,引進尼龍隱形生產線30條,塑鋼金屬生產線48條,年產能2億條。

2008年,再次定向增發2.6億,用於拉鍊和紐扣的技術改造升級,新增拉鍊產能26500萬條,高品質金屬紐扣30億粒。

2010年,配股募資3.799億用於擴建產能,新增紐扣產能21億粒、控鏈產能3.82億條。

最終形成紐扣100億粒,拉鍊4.8億米的年產能。

產能逐漸釋放後,營業收入快速增長,拉鍊業務成了偉星的全新發動機。

而在偉星股份的營業收入中,紐扣的佔比不斷下降,拉鍊節節攀升,2017年達到51.49%。

創始人遇襲身亡,普通員工將公司做到了中國第一

也就是說,拉鍊業務成為偉星股份業績增長的最大看點

全球的拉鍊市場中,瑞士的RIRI和意大利的LAMPO為第一梯隊,日本的YKK為第二梯隊,第三梯隊為偉星股份和潯興股份。

RIRI和LAMPO主要市場為奢侈品,份額佔比不大。

YKK每年生產84億條,足夠繞地球47圈,佔據了全球市場35%的份額,2017年營收超過150億元,第二梯隊,才是掌控全球拉鍊行業的核心力量。

偉星股份2017年生產拉鍊3.6億米,繞地球9圈,營業收入為YKK的9%,對標YKK的營收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YKK能做那麼大,到底具有哪些優勢呢?

YKK的工機技術部門,負責提供機械設備開發製造,實現從銅到齒鏈的一體化生產,保證了產品質量。

注重研發設計,成立專門的研發部門,每年的研發投入高達16億,專利數量佔行業的70%。

拉鍊分為尼龍拉鍊、樹脂拉鍊、金屬拉鍊,流程有染色、拋光、定寸、貼膠等,工藝熟練程度非常重要,細微的差別就可能導致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為什麼YKK的拉鍊既順滑,又耐用,背後支撐這種品質的,正是日本人多年的工藝積累和高達10%的研發投入佔比。

沒想到吧,一個不起眼的拉鍊,竟然有那麼高的技術含量。

可以說,拉鍊是一個高度依賴技術研發,不斷改善工藝的精細製造業,其行業壁壘,正是技術工藝壁壘

另外,憑藉先發優勢,YKK握有強大的渠道,生產營銷網絡覆蓋全球。

這是YKK的底氣所在,即使其拉鍊售價為其他品牌的10倍,仍訂單接到手軟。

但YKK也並不是不可戰勝的,因為不斷向上走的中國製造業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一大批本土品牌崛起後,正逐步蠶食其市場份額。

YKK在2003年拉鍊市場的份額高達45%,現已降低10個百分點,營收2003年150億,2007年超過200億,現在又回落到150億。

YKK也曾經試圖阻擊來自中國製造生力軍的強大沖擊,在2005年推出ARC拉鍊試圖搶佔中低端市場,但仍無法阻擋偉星、潯興等企業的崛起。

相比YKK,偉星在研發技術、營銷網絡、品牌與管理上都有不小差距。

但,偉星也有YKK所不如的地方,在本土市場的反應速度、靈活性和創新性上,一騎絕塵。

5

在依賴工藝積累的行業,中國人要完成追趕,尚需時日,雖然未來高端製造行業遲早會被中國人拿下,但我們仰望星空的同時,也要腳踏實地。

偉星祭出了兩大殺手鐧:

一是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二是深挖內潛,降本控費。

轉型升級的口號堪稱萬金油,很多企業都喜歡沒事嚎一嗓子。

但偉星的轉型,倒是很接地氣。

通過研究和客戶的反饋,偉星意識到:拉鍊更強調質量,而紐扣的“扣”功能只佔30%,更多的被賦予了裝飾功能。

因為品牌服飾對紐扣個性化、多變性、時尚度的要求越來越高,有的甚至要參與到品牌服飾的設計中,所以研發設計能力很重要。

因此,拉鍊更加標準化、自動化;而鈕釦產品更多樣化,依賴於對生產工藝和技術訣竅的積累。

於是偉星股份開始推進“機器換人”計劃,投入2億多用於技術改造,進口國外最先進的生產設備。不再像以前一樣,流水線排排坐。

創始人遇襲身亡,普通員工將公司做到了中國第一

設備的更新換代和技術的改進,能提高工作效率,在人數減少8%的情況下,人均產能增加了29%。

創始人遇襲身亡,普通員工將公司做到了中國第一

研發投入也不斷加大,年均複合增長超過25%。佔營收的比重不斷增加。

潯興股份2017年的研發投入為5911萬,佔營收比重為3%,與偉星相差近一倍,其他中小企業就更別提了。

偉星還建立了國內唯一的服飾輔料研究院,主編、參編10項國家和行業標準,專利數量僅次於日本的YKK。

年開發新品60000個,給客戶提供多樣化的選擇,而且還能依據品牌服裝的風格和流行趨勢給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深受好評。

可見,研發投入帶來的高質量產品,讓偉星在市場上具備了越來越強大的競爭力。

旗下的SAB品牌在業內享有美譽,擁有耐克、阿迪、迪卡儂等國際客戶,海瀾之家、森馬、波司登等國內客戶。

2017年,在原材料大漲的情況下,偉星率先提價,粗暴的向下遊客戶轉嫁成本

創始人遇襲身亡,普通員工將公司做到了中國第一

因此偉星股份的毛利率只是微降,而產業地位偏弱的潯興股份,毛利率直線大跌。在下游客戶的壓力下,連潯興股份這樣的大企業都只能服軟,更遑論其他中小企業。

資產負債表的數據還表明,偉星是一家穩紮穩打,嚴控成本費用的企業。

創始人遇襲身亡,普通員工將公司做到了中國第一

堅守底線,嚴控風險,沒有采取激進的發展戰略。

雖然有可能錯失良機,但也避免了類似樂視這種步子邁得太大的悲劇。

這兩年頻繁爆出的高質押率爆倉,也證明了偉星穩健策略的正確。

現金流也是一如既往的優秀,每年高達80%以上的分紅率,能賺錢,有錢,還能真金白銀回饋股東。

反觀潯興,這日子過的,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也不怪乎潯興絕望之餘,把拉鍊業務一剁了之。

創始人遇襲身亡,普通員工將公司做到了中國第一

企業強大的競爭力帶來了產品的高毛利率,而管理層的優秀也讓企業的ROE不斷增長,可以說,偉星是A股不多的優等生。

6

不過,偉星近年營收增長並不快,其原因,主要是下游服裝行業不景氣,並不代表管理層不作為。

實際上,管理層識別機遇,調整戰略、執行的能力非常強。

2017年,外圍市場顯著回暖,紡織服裝行業出口增長,一舉扭轉頹勢,全年同比增長4.8%。

從公司的下游客戶森馬服飾(002563)海瀾之家(600398),波司登(03998)等在二級市場的強勁走勢可見一斑。

服裝行業的復甦自然帶來了機會。

2017年,偉星的紐扣業務營收增長21.84%,要知道,上一次出現如此增長要追溯到2010年。

那麼偉星是如何做到的呢?

事實上,隨著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環保壓力以及國際貿易壁壘加大,服裝行業已逐步向東南亞遷移。

面對著這盤棋局,偉星早已先人一步,將技術含量較低的紐扣生產業務轉移到了東南亞。

2016年8月,在孟加拉國建產業園,預計投資5000萬美元。

選在孟加拉國是因為其為世界第二大紡織出口國,也是H&M、Zara、Mango等眾多國際知名服裝品牌的生產基地、代工廠所在地。

產業園區建成後,便於公司對東南亞市場的就近開拓和服務,推動公司國際化戰略的佈局和實施。

18年一期工程就可投產,時機切入到位,預計將增厚今年利潤。

過去我們常指責跨國大企業,把研發設計放在本國,賺了產業鏈上的大錢,把生產放在發展中國家,讓他們賺些鋼鏰。

而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正在成為這樣的跨國企業。

偉星,不就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