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子女无人赡养90岁老母亲?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作为一名宿迁人,一直感觉宿迁民风淳朴,绝大多数宿迁人都具有勤劳、善良、节约、孝顺的传统美德。今天看到的一则新闻,让我浑身不自在,这些极少数人让宿迁蒙羞。

  据报道,宿迁经开区绿园居委会的朱老太今年90岁,和已经病逝的丈夫共生育子女9人(其中四儿子已去世),本应儿孙绕膝,安享晚年。但其8个子女都不肯赡养老人,每人每月100元的赡养费都不愿意掏。

  有网友说,90岁的老人,子女最大的也应该有70多岁了(以前人嫁娶早,生孩子也早,女性十六七岁生孩子很正常),子女自己都顾不了自己了,哪还顾得上老人哦。这话猛一听有道理,但其实经不住推敲。一来,这些子女并不是现在才不肯赡养老人,而是在十年前甚至更早就不愿意赡养老人。孝顺和忤逆,一般都是持续的过程,不孝早有端倪。二来,孝顺是人的本分,即便自己真的吃不饱穿不暖,也应把有限的家财先紧着父母用。事实上,经法院调查,朱老太的几个儿子并非没有赡养能力。有赡养能力而拒绝赡养,这不仅违反道义,更是违法行为。

  还有的网友说,其实农村老人日常花费并不多的,自己种点蔬菜,一个月两三百块钱就够用了。如果农村人身体好,不需要住院买药,说实话两三百块钱真的能用上一个月。但是老人的身体不好说,伤风感冒慢性病之类的,这药那药少不了。虽说可以报销,个人多少还是要掏一点的。一次不要紧,就怕细水常流,没有经济来源的老人,靠那点基础养老金和尊老金,根本吃不消。

8个子女无人赡养90岁老母亲?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子女多的老人,最怕孩子一个看一个——不是怕孩子相互比谁更孝顺,而是怕比不孝。一般来讲,老大的所做所为具有风向标作用。不论老大是男是女,只要老大孝顺,下面的弟弟妹妹都差不到哪里去。这些子女中间,总有一两个受到父母特别疼爱的,相对不孝顺的往往就是这一两个。而那些容易被父母忽视的,往往是最孝顺的。

  有很多人把自己不孝顺的原因归结为父母(公婆)偏心,不能一碗水端平。客观地说,如果子女众多,父母即使想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也很难做到。中国的绝大多数父母,都不是合格的心理学家,不论是在物质匮乏的昨天,还是在相对富裕的今天。尤其是在饥荒年代,能让那么多的孩子不饿肚子就不错了,哪顾得上孩子心理怎么样。公平这个东西,用人心这杆秤来称,是称不出理想结果的。

  父母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人,稍微有点良知的人,都应该记得父母的好。不仅要记得父母的好,还要对父母好。对父母好,就要做到物质上供养、精神上抚慰,只给钱不哄人不行,不给钱只哄人也不行,既不给钱也不哄人更不行。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难道人还不如羊、鸦吗?

  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孝顺要趁早,父母不等人。人生苦短,不要明白太晚,不要留下恶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