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區有座清朝古寨 寨門至今完好

中原西路和西流湖交叉處,路北公園內,風景如畫,通過一條小道蜿蜒向北300多米,就可以到達一個擁有140多年曆史的古寨— 保吉寨,它是鄭州郊邊僅存的保留有明清時期城牆的古村寨。

鄭州市區有座清朝古寨 寨門至今完好

鄭州市有不少被稱為“寨”的城中村,保吉寨到底和其他城中村有什麼不一樣呢?相關史料記載,保吉寨始建於清同治九年,佔地60餘畝,是在時任魯山縣教諭宋應午倡議下修建起來的,算起來已有150多年曆史。

鄭州市區有座清朝古寨 寨門至今完好

保吉寨的寨門位於寨子南側,站在中原西路上,遠遠地就可看到保吉寨青磚壘成的兩層門樓,在門樓的正中間鑲著狀如柳體字的“保吉寨”三個字,這也是保吉寨唯一的寨門。寨門高逾9米,青磚砌就,中間拱門有3米多高,上書“保吉寨”3個大字,拱門上有兩扇木門,近10釐米厚,上有斑駁鐵皮,門上有閂。

鄭州市區有座清朝古寨 寨門至今完好

保吉寨建成後面積有1平方公里左右,板築土寨牆底寬10米、上寬5米、高10米左右,牆上遍植酸棗圪針。

鄭州市區有座清朝古寨 寨門至今完好

據附近的老人介紹說,中原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鄭州作為中原腹地,歷史上更是兵禍連年。鄭州地區,一馬平川,無山可藏人,無溝可隱物。平民百姓為了避禍,就在村子周圍用土夯築成高達數丈的圍牆,牆上種上酸棗刺,這牆就叫寨牆。

隨著城鎮化建設的發展,如今保吉寨只有寨門和寨牆得以保存。據說這裡在保持原貌的基礎上,將建一個歷史文化街區,專供人們尋古探幽、寄託鄉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