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钢正式控股广西钢铁集团

柳钢正式控股广西钢铁集团

7月19日夜间,微信公众号“柳钢报”发布信息称,当天,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管理权移交确认会在柳钢会务中心召开。会后当天,柳钢控股广钢(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已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标志着柳钢正式全面接手广钢。

柳钢正式控股广西钢铁集团

7月19日,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管理权移交确认会现场。图片来自“柳钢报”

柳钢全面接手广钢

当天会议上,广西钢铁、柳钢集团、武钢集团相关代表,分别在《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管理权移交确认书》上签字。现场,还进行权属证书、财务资料以及印鉴、证照的移交。这标志着柳钢正式全面接手广钢。

柳钢正式控股广西钢铁集团

那么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1

2005年12月

2005年12月,武钢柳钢联合重组协议签署仪式在南宁市举行。按双方联合重组协议约定,双方重组设立武钢柳钢(集团)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向国家申报核准防城港企沙千万吨级钢铁基地项目的业主,投资兴建千万吨级的世界一流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

2

2008年9月

2008年9月,武钢集团与广西国资委签订了《武钢与柳钢重组合同》,武钢与柳钢联合成立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武钢控股80%,广西国资委以柳钢的全部资产入股20%,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成为防城港千万吨级钢铁基地项目的投资主体。

3

2012年5月

筹划多年的防城港钢铁项目在2012年获得国家正式核准,并于当年5月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由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投资639.9亿元建设,项目按千万吨钢规模规划,其中年产铁850万吨、钢(坯)920万吨、钢材860万吨。

4

2015年9月

2015年9月8日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柳钢退出此前广西国资委与武钢联合设立的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至此柳钢、武钢两家钢企在合作10年后“分道扬镳”。意味着,防城港项目由武钢集团全全接手。

5

2016年9月

据2016年9月22日发布的《宝钢股份换股吸收合并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显示, 武钢集团承诺:自本次交易完成之日起 3 年之后或防城港钢铁项目全面投入运营之后(两者较早日期),不再控制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或主导该公司的运营。

6

2018年7月

7月19日,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管理权移交确认会举行,柳钢控股广钢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标志着柳钢正式全面接手广钢。

会上,武钢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先贵表示,武钢集团将积极配合柳钢做好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管理权移交的各项工作,确保移交的各项事宜稳步推进。同时,武钢集团也会一如既往地关注、支持柳钢防钢基地的建设工作,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加油鼓劲。

柳钢实施“沿海战略”

柳钢与武钢“分道扬镳”后,将实施“沿海战略”写入柳钢“十三五”发展规划。随后,柳钢动作频频。

2017年11月,柳钢召开改制更名后第一次党代会提出,“打造一个千亿元企业集团,形成柳州与沿海两大基地,打造一个多元产业集群,推进卓越绩效管理、推进从严治党、推进和谐美丽新柳钢建设”的“1213”目标。

随后,一项公告昭示柳钢在防城港基地项目落下实锤。

柳钢正式控股广西钢铁集团

柳钢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一期总平面布置图。朱柳融 摄

2017年11月30日,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决议《关于减量搬迁沿海项目产能置换的方案》的相关公告称,柳钢拟向沿海临港地区实施减量搬迁,打造广西沿海钢铁精品基地。

本次产能置换的主要内容是:拟在临港地区新建生铁产能1068万吨、粗钢产能1470万吨,将公司现有钢铁产能 (炼铁产能为1075万吨,粗钢产能为1480万吨)分阶段进行异地置换。

2017年12月18日,柳钢防城港钢铁基地奠基。

紧接着,2017年12月29日,柳钢集团与十一冶集团战略重组会议举行。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桂国资规划字[2017]132号文件精神,为积极推进广西冶金产业“二次创业”,加快打造广西沿海钢铁精品基地,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柳钢集团与十一冶建设集团实施战略性重组。

2018年1月19日,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柳钢集团以2.03亿股柳钢股份股票,收购曾挂牌新三板的广西中金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

柳钢正式控股广西钢铁集团

柳钢发展战略区位布局图。朱柳融 摄

在今年7月1日举行的柳钢建厂60周年庆祝大会上,柳钢党委书记、董事长潘世庆表示:2014年以来,柳钢聚焦做优做精钢铁主业、做大做强多元产业重点工作,大力实施沿海战略,成功重组了广西钢铁集团,实现了由广西自己主导推进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建设的愿望。同时,还全资收购了中金不锈钢公司,正式形成了“一体两翼”的钢铁版图,就是确立以柳州本部生产基地为中心,防城港钢铁基地和玉林不锈钢基地为两翼的钢铁生产布局。

此外,潘世庆透露了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的进展。潘世庆介绍,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重新回到了广西,并以柳钢为主体推进项目的续建工作。目前,防钢基地的冷轧生产线已经恢复了生产,1号、2号高炉也于6月28号实现了全面开工建设。

柳钢正式控股广西钢铁集团

图为柳钢冷轧厂。朱柳融 摄

柳钢实施“沿海战略”带来什么?

前述提及柳钢近一年来的动作,不难看出柳钢实施“沿海战略”的决心和行动。为何柳钢大力实施“沿海战略”呢?

首先,从我国钢铁布局说起。我国钢铁企业布局跟着资源走,以利用国内资源和靠近铁矿原料产地开展,形成了北方多、南方少;内陆多、沿海少的格局。

这也使得许多钢企远离市场,导致物流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产品竞争力下降。

柳钢正式控股广西钢铁集团

图为柳钢厂区。柳钢供图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消费国,钢材消费量占全球钢材消费总量的一半。据悉,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达80%以上。铁矿石主要依靠海运,但目前中国钢铁企业绝大部分生产能力在内陆,导致钢企物流成本增加。

近年来,中国不少钢企逐渐向沿海布局,以期减少物流成本,改变钢企内陆多、沿海沿江较少的布局。

2017年5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公布的《2017年钢铁去产能实施方案》直接“点将”柳钢,提出“鼓励引导广西柳钢等具备相关条件的企业,抓紧落实上述要求,适时向沿海地区实施减量搬迁”。

柳钢正式控股广西钢铁集团

《钢之琴---奏出柳钢最强音》 黄继文 摄。图片来自“柳钢报”

其次,从柳钢来说。作为中国华南和西南地区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柳钢也饱受内陆钢厂带来的掣肘。2017年,柳钢采购进口煤、铁矿石等大宗原燃料2000万吨左右,进口额约25亿美元。因地处内陆城市柳州,柳钢原材料进口及产品“走出去”的成本,要高于沿海区域的钢厂。

柳钢防城港项目则坐落于拥有沿海沿边优势的防城港,该市与东盟陆海相通,且处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和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也是中国内陆腹地进入东盟最便捷的通道。

发挥沿海优势,对于降低柳钢运输物资的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极大促进作用,从而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加之,与东盟拉近了空间距离,更可直接瞄准该市场。

此外,产品结构调整需要新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原有布局难以适应新的需求。在沿海建立新的基地,是满足这一需要的理想之地。这也有利于提升柳钢产品结构调整,加速转型升级。

柳钢正式控股广西钢铁集团

《柳钢》 江海荣 摄。图片来自“柳钢报”

据柳钢官网信息显示,2017年,柳钢实现营业收入685亿元,年末资产总额超 420 亿元;利润46.8亿元,利润进入全国同行前十名。柳钢成功并购中金公司后,在钢铁制造领域,具备了年综合产铁1400万吨、钢1480万吨、钢材2250万吨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