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思|競爭者越來越多,新能源車企「抱團取暖」有用嗎?

边走边思|竞争者越来越多,新能源车企“抱团取暖”有用吗?

邊走邊思

《邊走邊思》是汽車行業資深人士邊思遠在“E車匯”開設的專欄,它是我們每週的固定欄目,希望您能從中獲取知識。

與世界汽車大佬、日本汽車巨頭聯手發力燃料電池汽車、電動汽車不同,和中國央企、國民企之間聯手發展智能網聯汽車不盡相同,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出現省級、跨省級的區域性聯盟。

上週,江蘇省新能源汽車能源與信息創新聯盟在新興汽車城市江蘇常州成立。同時成立的江蘇省新能源汽車能源與信息創新中心是江蘇省新能源領域首個也是唯一一個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

边走边思|竞争者越来越多,新能源车企“抱团取暖”有用吗?

發起者不是整車企業,而是萬幫新能源投資集團、星星充電,參與單位涵蓋充電裝備上下游整個產業鏈,包括新能源客車——開沃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學界代表——大連理工大學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等13家單位,創始股東出資不多不少——5000萬元。

江蘇省新能源汽車能源與信息創新聯盟,由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充換電設施企業、能源企業、電池電機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55家聯盟成員單位組成。首批加入聯盟的成員企業包括南京金龍客車、中國石化江蘇石油分公司、清華大學等。

边走边思|竞争者越来越多,新能源车企“抱团取暖”有用吗?

為什麼要聯盟?筆者把發起者的官文譯成白話:新能源汽車的春天來了,但來得早,天還很冷;整個行業的共性技術和交叉難點還有很多不確定,單靠一己之力很難克服和突破;合作將遠大於競爭。從趨勢看,新能源汽車同行合資共贏發展,不是一種新模式、新嘗試,也堪稱一種大開放、大格局。

正如上海市新能源汽車推進辦公室副調研員劉建華所說,新能源汽車推廣不是一個城市的事情,而是大家聯合來推動的事情,長三角城市推廣有一個市長級的經濟協調會,在協調會的支持下,2015年,長三角的浙江、合肥、南京、江蘇、杭州、金華等等相關政府部門牽頭成立長三角新能源汽車發展推進聯盟。

边走边思|竞争者越来越多,新能源车企“抱团取暖”有用吗?

2017年10月——在十九大召開期間,京津冀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創新聯盟在北京成立。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有60多家單位積極響應。這個聯盟做五件事:第一,擴大隊伍,壯大聯盟;第二,內部建設,不斷規範;第三,資源導入,成員享用;第四,拓展業務,研究服務;第五,共贏發展。

這個大牛聯盟,不僅有類似國家863機會動力電池實驗室、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電動汽車充電技術產業聯盟、中國通信企業協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分會等國字頭、中字號的權威,還有媒體、會展廣告公司,更有京津冀地區的,還有深圳、上海、合肥等省市的跨區域企業。

边走边思|竞争者越来越多,新能源车企“抱团取暖”有用吗?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志新博士認為,中國各地區各有自己的特長、優勢、長處,有互相合作的需求,新能源汽車產業又是一個需要大家跨界合作的產業,新能源汽車有幾個網絡需要能夠關聯——電動汽車要和充電網絡關聯,要和充電的結算網絡關聯,要和智能電網關聯,智能化以後又要和通訊關聯,要和交通網絡關聯,要和大數據關聯。這種跨界產業需求,要求各行各業除了車本身,還嵌入到了很多行業,需要大家走到一起,在一個統一的或者宏觀的規劃指導下,共同開展工作,才能夠為戰略性的新興產業做出貢獻。

中國的長三角、京津冀,每年都有或多或少的季節性大面積空氣汙染、霧霾。發展新能源汽車,變成國際、鄰邦、黨紀、國法、社會、民眾對我們的迫切要求和時代答卷。

边走边思|竞争者越来越多,新能源车企“抱团取暖”有用吗?

電動化、智能化是世界汽車發展的趨勢。縱觀世界產業發展史,從來沒有像當今新能源汽車產業這樣全球同步播種、孕育、發芽、開花。130多前,德法發明汽車樣本測試,美國批量生產。彼時,日韓中對汽車的認知還是空白。如今,現在不管是德英法美,還是日韓中印,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甚至連挪威、芬蘭這樣的小國小地方都在推動發展新能源汽車。

和傳統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對國內外同行來說幾乎同時起步,共同面對新事物、新產業、新問題。只有政府層面的政策互通、產業層面的資源互用互利、企業層面的市場互惠、行業層面的支撐互助,才能形成一個國家部委共建、省市共建、資源共享、產研結合,跨界融合、協同互補的新環境、新業態。

從理論上說,這是一個百年難遇的良機。中國新能源汽車界無論南北地區、新老勢力、整零企業,都應該抓住這個機會,團結一致,發揮中國特色社會特有的凝聚力和特有的市場優勢,搶佔賽道,贏在起點,佔領制高點,為美麗中國、美好生活做出新的貢獻。

看上去很美,但願做起來更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