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国务院出重拳!这项最新地铁政策,影响上亿人

突发!国务院出重拳!这项最新地铁政策,影响上亿人

突发!国务院出重拳!这项最新地铁政策,影响上亿人

近年来,国内地铁建设掀起了热潮!

但是,今天,各大网站及微信群、朋友圈里,弥漫着国家收紧地铁建设的消息,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广大市民的强烈关注。

就在昨天,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对新形势下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作出部署。

突发!国务院出重拳!这项最新地铁政策,影响上亿人

《意见》提出,为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规范有序发展,要坚持“量力而行、有序推进,因地制宜、经济适用,衔接协调、集约高效,严控风险、持续发展”的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政策措施落实:

1、申报建设地铁条件变了

一、严格建设申报条件: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

引导轻轨有序发展,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15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15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150万人以上。

拟建地铁、轻轨线路初期客运强度,分别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0.4万人次,远期客流规模分别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次以上、1万人次以上。以上申报条件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按程序适时调整。

对比国家统计局于今年1月公布的“2017中国城市GDP百强榜”,排名77(含77)以后的城市因年度GPD不足3000亿元,已丧失申报地铁建设的资格。

突发!国务院出重拳!这项最新地铁政策,影响上亿人

2017年GDP不足3000亿元的城市(不含100强以外),其中就包括甘肃省省会兰州(2445亿元)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2799亿元)

从上述信息可以看到,第77名到100名的城市都将在短期无缘建设地铁,算下来差不多由1.2亿人短期无缘在家门口坐上地铁。

2、合理制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二、地铁主要服务于城市中心城区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重点地区。合理制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确定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线路,加强对居民区、商业区、交通枢纽等客流密集区域的覆盖。

强化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融合,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要与国家铁路、城际铁路、枢纽机场等规划相衔接,通过交通枢纽实现方便、高效换乘。

3、严禁违规变相建设地铁、轻轨

三、城市轨道交通(不含有轨电车)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根据国家批准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按照相关程序审批(核准),未列入建设规划的项目不得审批(核准),严禁以市政配套工程、有轨电车、工程试验线、旅游线等名义违规变相建设地铁、轻轨项目。

已经国家批准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应严格执行,原则上不得变更,规划实施期限不得随意压缩。原则上,

本轮建设规划实施最后一年或规划项目总投资完成70%以上的,方可开展新一轮建设规划报批工作。

4、严防债务风险

四、严格防范城市政府因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通过融资平台公司或以PPP等名义违规变相举债。

对举债融资不符合法律法规或未落实偿债资金来源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发展改革部门不得审批(核准)。

对列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范围的城市,应暂缓审批(核准)其新项目。城市政府要合理控制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负债率,对企业负债率过高的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债务,并暂停开工建设新项目。

为何突然收紧地铁审批:

突发!国务院出重拳!这项最新地铁政策,影响上亿人

早在2017年11月,媒体就报道了包头地铁在开工不到百日之后,被紧急叫停。包头地铁计划投资规模300亿,被中央认为与当地财政收入不匹配。后来,又传出了呼和浩特3、4号线地铁项目,以及呼和浩特到鄂尔多斯的高速公路项目也被叫停,三个项目涉及投资超过500亿元。

随后,内蒙古宣布统计数据“挤水分”,调减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0亿元,占总量的26.3%。

大基建和城镇化,长期来一直是中国稳增长的“利器”。过去几年,国家不断在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机场、城市管廊等方面新上项目,并启动了楼市去库存。这些做法虽然在短期内刺激了经济增长,但带来的副作用也非常明显。

尤其是地铁这种“豪华公共设施”,每公里造价动辄6到7个亿,如果一个城市没有足够的财政能力、足够的人口和经济总量,是无法支持的。最终只能成为一个财政黑洞,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长期的压力。而获益者,仅仅是上项目的那一届政府的主要领导和工程承包单位而已。

突发!国务院出重拳!这项最新地铁政策,影响上亿人

短期来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急刹车将带来如下影响:

第一,对轨道交通产业构成利空,相关上市公司股价或许会下跌;


第二,对经济增长构成短期利空,再加上人民币升值给出口带来的影响,环保攻坚战给落后产业带来的影响,经济增速可能出现下滑,最终让央行不太敢于加息,也不太敢于让楼市、股市太冷;

此外还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事实:中国人口流动是失衡的,相当一批省市人口、经济增长乏力,即便国家希望给它们上项目,它们自己也玩不起、支撑不起。比如东北三省、内蒙、山西等地区,是非常典型的。

最终,类似呼和浩特、包头这类城市,很有可能陷入“人口增长乏力→经济增长放慢→基础设施更新放慢→人口吸引力下降”的恶性循环。

而在北、上、广、深、杭、蓉、宁这些城市,则将持续出现人口、经济、基础设施的“正循环”,最终强者恒强、弱者更弱。

这就是中国城镇化进入新阶段的新情况,它将深刻影响到中国的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和投资机会。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于刘晓博(liuxb929)、深蓝财经网

突发!国务院出重拳!这项最新地铁政策,影响上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