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野草一樣的病,一定要小心。

這種野草一樣的病,一定要小心。

我們最近接診一位腹膜後脂肪瘤術後放療復發患者,這位患者屬於原發性腹膜後腫瘤,這種腫瘤臨床上較為少見,佔惡性腫瘤不及1%。我國每年腹膜後肉瘤新發病例應在10000人左右。腹膜後肉瘤是一種極易復發和轉移的疾病,就像野草一樣很難根治。

腹膜後腫瘤由於位置深,通常情況下早期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由於腹膜後腫瘤多數為間葉組織來源,而非上皮來源,因此即便是惡性,也很少引起常見的上皮類腫瘤標誌物(如癌胚抗原等)的升高,臨床上缺乏特異的腫瘤指標。當患者感覺腹部脹滿或者自己能摸到腹部包塊時,腫物往往已經巨大。腹膜後腫瘤很少能早期發現。腹膜後脂肪肉瘤易於局部復發,複發率高於肢體脂肪肉瘤者,可能因其難以徹底切除之故,復發通常在半年以內。

這位患者姓張,女性,52歲,海寧人。2014年年底,張女士自己摸到腹部有包塊,在海寧市中醫藥診斷腹膜後脂肪瘤,手術切除。兩年後,也就是2016年5月在省腫瘤醫院複查發現又長出來了,再次手術切除,術後放療25光。但不到半年再次復發,又到上海東方肝膽醫院切除,又吃靶向藥治療。今年3月7日,她到北京解放軍304醫院做了全腹CT檢查,腹腔脂肪肉瘤術後復發,肉瘤有12.0*11.5cm,腹部可摸到包塊。而且肺部有轉移,情況不是很好。

復發腹膜後脂肪肉瘤對腸道及泌尿系統造成了壓迫,張女士的左上腹和左後腰一直脹痛,後背也痛,排尿困難。張女士人一天天消瘦,腹部一天天地隆起。她說自己感到飢餓,看到食物很想吃,但吃三兩口就感覺胃被頂住,吃不進去。張女士因腫瘤壓迫腸道導致消化道梗阻,所以引起腹脹無法進食,從而導致消瘦,人感到非常乏力、耳鳴,原本一直愛運動的她說,現在已經沒力氣去鍛鍊了。

這種野草一樣的病,一定要小心。

3次的手術在張女士的腹部留下了多處深深的疤痕,再手術切除依然會復發,張女士失去了信心,“我現在不去管它了,讓它長吧。我們海寧有好幾個腫瘤患者在你這吃好的,他們說如果有辦法讓腫瘤縮小,控制生長,我能和它和平共處也行,所以他們介紹我來這吃中藥,我就來試一試吧!”

腹膜後腫瘤雖然惡性程度不高,但容易反覆局部復發,而且容易肺轉移,像這位患者一樣,往往要經歷過多次手術,並且復發間期逐漸縮短,直至最終無法再進行手術。因此,患者除需要重視第一次手術的根治性,中藥的介入軟堅散結、控制腫瘤的生長、甚至軟化縮小腫瘤的作用不可忽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