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首個水上汙染防治應急救援基地正式運行

湘潭市首個水上汙染防治應急救援基地正式運行

7月12日,湘潭市首個水上汙染防治應急救援基地完成試運行。歷時半年實操檢測,市地方海事局對這個集船舶汙染防治、水上交通安全監管、應急救援救助於一體的水上公共服務平臺進行系統再升級,達到了全省領先水平。

湘潭市首个水上污染防治应急救援基地正式运行
湘潭市首个水上污染防治应急救援基地正式运行

該基地位於十六總碼頭,是湘江汙染防治計劃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項目,已納入“十三五”交通綜合運輸規劃。項目於2016年啟動建設,今年初交付驗收後試運行,總投資1420萬元,總佔地1.2萬平方米,覆蓋180米碼頭岸線。建成後對提高湘江湘潭段水域應急處置能力,實現船舶垃圾、油汙水及生活汙水庫區汙染物零排放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湘潭市首个水上污染防治应急救援基地正式运行

當天,我們在現場看到,原十六總老碼頭經提質改造後煥然一新,湘潭市海事執法硬件水平得到了質的提升。今後,海事執法人員可通過監控平臺24小時實時監控水上交通安全隱患,發現險情立即出動先進的海巡艇、作業艇抵達具體座標位置,所有水上汙染物及被救人員、物資將通過四層高的全新躉船及20米寬戰備通道安全泊岸,尤其在湘江主汛期,水上事故處置能力和效率將成倍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