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青春「我」做主

“他/她”的青春“我”做主

作者 | 馬思嘉

今天你搞創了嗎?不好意思,我搞偶。

“他/她”的青春“我”做主

2018年開年以來,一股“偶像養成”的風潮席捲而來,刮遍了娛樂圈,萎靡已久的選秀節目迎來了“又一春”。

愛奇藝自制網絡綜藝《偶像練習生》自年初開播以來總點擊量高達數十億,微博話題閱讀量149億,多次登上各大門戶、社交網站熱搜榜的驚人成績位列網綜排行榜第一,而隨後騰訊推出的女團選秀節目《創造101》也是勢頭很足,節目播出以來持續霸佔熱搜席位,甚至因為選手特質多次“出圈”,其中王菊、楊超越等選手幾次引發社會討論。

“他/她”的青春“我”做主

“偶像元年”已然到來?

“他/她”的青春“我”做主

今年國內娛樂圈好似迎來了所謂的“偶像元年”,各類偶像選修節目紛紛出現,常年混跡日韓圈的追星女孩男孩好像看到了一絲曙光,帶著或試探或看笑話的眼光來到了國內選秀圈。不入坑不要緊,一旦看起來——原來國內也有這麼多好看有趣的小哥哥小姐姐啊!狗國內的愛豆方便又省力還沒有語言障礙,何樂而不為?於是部分追星女孩男孩紛紛爬牆,真情實感“搞偶”“搞創”,也給國內偶像行業帶來了不一樣的生氣。

節目大火,隨之而來的是“練習生”“養成偶像”“愛豆”“打榜”等常用於追星族的“飯圈用語”大規模流行,原先看似只盛行於少部分人的追星文化開始進入大眾的視野,而在中國存在已久但未見水花的造星產業也隨著節目的推進逐漸揭開面紗,顯示出非凡的野心與潛力。

“他/她”的青春“我”做主

偶像養成的本土化

《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是愛奇藝和騰訊在今年重點打造的中國首檔偶像男、女團競演養成類真人秀,節目借鑑韓國近些年已有成功經驗的偶像團體養成形式——百餘位練習生,經過三到四個月的封閉式訓練與錄製,最終由全民票選出幾位優勝者,簽約組成偶像團體出道,為期一年半左右,到期解散。而這樣的首次在中國出現的“偶像養成”模式又是如何俘獲、滿足觀眾的“少女少男心”的呢?

一、聚焦“養成”,提高參與感

節目在籌備期便整合了各方公司的資源,並且請來流量小生以及人氣導師加盟,在節目初期炒高了話題度,未播先紅。“男版”結束後“女版”接檔,更是直接將部分選秀粉絲直接轉移,加之後期剪輯通過製造矛盾或者煽情立人設的手段引導粉絲掐架、罵戰或者自願“為愛發電”,對節目素材進行二次創作持續擴大影響力。而賦予綜藝節目以劇情和人設引發觀眾共情是當下真人秀的慣用手段,卻也的確屢試不爽。

養成類節目賦予觀眾“全民製作人”以及“女團創始人”的身份,讓每一位觀眾全程親自參與投票、點贊、打榜、應援等各個環節,親手左右練習生們的去留命運,最大程度地滿足了觀眾的存在感、參與感、驕傲感——自己pick的小哥哥小姐姐最終成為百分之幾齣道當然是對當初自己眼光的肯定。

“他/她”的青春“我”做主

二、青春,永恆的話題

而“偶像”這一概念經久不衰始終活躍在人們尤其是年輕一代中的最關鍵因素還是“青春”——這一永恆不老的話題。

莎翁說過,“青春時代是一個短暫的美夢,當你醒來時,它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無論是尋找青春共鳴的00後,還是尋找年少記憶欣賞演值超高的小哥哥、小姐姐的80、90後,亦或是把這些青春可愛小男生當做“女兒”“兒子”養的“阿姨粉”“媽媽粉”,都可以在這場美夢中各型各類的男孩、女孩身上找到自己情感的寄託。或者只是單純看著陽光上進、技能滿點的少年少女們,也是對忙碌生活的一種慰藉。

“他/她”的青春“我”做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