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老八党羽遍布朝野为什么最后没有登上帝位?

《雍正王朝》中老八党羽遍布朝野为什么最后没有登上帝位?

八爷党中拥有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共四位皇子,下面拥有上书房首席大臣佟国维还有马齐及其众多官员的支持。在朝廷还有军队都拥有深厚影响力。

九子夺嫡也就是九位皇子参加,八爷党就拥有四位皇子,拥有近一半的数量,这样阵容是相当豪华的。

但对于生杀予夺的康熙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情,身为最高统治者,他所有的一切都来源于对于权力的绝对掌控,八爷党威胁到康熙对于权力的掌控,大家觉得八爷党会长远吗?

下面宋安之来为大家分析一番。

一、八爷党成也势大败也势大。

老八的八爷党势力是惊人的,不敢说众望所归,最起码也是拥有大多数官员的支持。

正所谓君子不党,老八这个很明显就是结党营私嘛。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博览群书,前明怎么灭亡的,他能不知道吗,东林党乱政的血淋淋例子就在眼前。

所以老八可以说触到了他的底线,幸亏老八是他儿子,也就是在重新立新太子时试探出老八有多少人支持以后,打压了一番。换一般大臣估计早就凉透了。

老八正是因为有着八爷党的支持才在九子夺嫡时拥有最强大的势力,并且一直与老四斗到雍正年间。但正因为有着八爷党,所有康熙对于他忌惮甚深,无望于嫡位。

二、老八的个人素养和领导能力

老八这个人虽然是老四的劲敌,也把诸如老大太子耍的团团转。

但他是属于聪明反被聪明误,格局也太小。比如说处理刑部冤案时,非要打着康熙的名义让肖国兴写出不利于太子的供词,结果被康熙发现以后是大怒,太子是被废了,自己也没希望了,来了一个同归于尽。

《雍正王朝》中老八党羽遍布朝野为什么最后没有登上帝位?

相比之下,老四就高明的多了,知道康熙喜欢为国家为自己办实事的儿子,不喜欢威胁自己统治的势力。(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所以老四不张杨,一直打着“孤臣”这张好牌,同时低调的很,不大规模的拉帮结派,这样的儿子,康熙能不喜欢吗。

而且老八对于任何人都是勾心斗角。八爷党中的老十四被举荐为大将军王以后,老八之前还说的好听,说老十四有希望,自己是彻底没希望了,以后会全力支持老十四。结果老十四去了西北前线以后,还被老八的人监视牵制住了,最后不是写假信策反了监视之人,估计老十四这个大将军王都是有名无实的。

三、八爷党的华而不实。

如果正常渠道夺嫡不成功,那么还可以通过不正当手段来夺嫡。

但老八的八爷党看似支持者颇多人才济济,其实真正可用之人没几个。

老八死党中老十是个笨蛋,没什么用。老九虽然聪明,但跟老八一个水平,都是停留在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层次。

老十四远在边关是个好助力吧,结果老八派人明目张胆的监视架空他,让本来就野心于皇位的老十四更是不干了。(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如果不是老四这个共同敌人,估计两个人早闹翻天了。

下面官员虽多但对于夺嫡没什么用,军队的支持者也是绣花枕头。康熙驾崩之际,京城外二营中的丰台大营提督成文运支持老八,准备发动兵变强行夺位。结果老十三一放出来,带领几个人就夺回了兵权。

兵在于精而不在于多。

八爷党就是这样的反面教材。势力庞大,却华而不实。像老四虽然支持者很少,却是在康熙驾崩当晚,老十三和隆科多两个人就稳住了局面,远在西北的年羹尧直接牵制住了老十四,使老四顺利继位。

可见夺嫡这种事情,不是看支持者的数量,而是看支持者的质量。

老八的八爷党正大光明的来吧,首先势力庞大威胁到康熙的统治就犯了忌讳。然后自己只会耍小聪明,根本不像老四那样看出来康熙需要什么,可以迎和康熙的政治意图。正面不行,想通过不正当手段竞争吧,还是支持者虽多却是中看不中用,最后只能憋屈的失败了。

第85期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下期再见!

《雍正王朝》中老八党羽遍布朝野为什么最后没有登上帝位?

谢谢观看,觉得分析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