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普寧老縣城洪陽,堪稱時代壯舉,多少人民的回憶

洪陽城,原來是普寧縣的老縣城,那裡有許多飽經滄桑、見證興廢、歷史文化積澱沉雄厚重的名勝古蹟。筆者多年來雖失之交臂,但常常心嚮往之。近來,多次陪母親回家鄉,與家鄉父老結伴而行,頻頻訪古蹟,尋故地,搜軼聞,聆聽桑梓“老大們”的娓娓講述,才有了普寧老縣城——洪陽城“片鱗只爪”的記錄。雖然這只是滄海一粟、掛一漏萬,但我知已是吉光片羽,足慰多年寂寥憂傷敏感牽掛的心。

引潮“光明”第一人

洪陽城古份村有一座府第式建築——朝議大夫第,鄉里人叫太府。

潮汕普寧老縣城洪陽,堪稱時代壯舉,多少人民的回憶

母親小時候就經常和玩伴在府第的石門檻上玩“潮科”和門內“跳手布”。今故地重遊,母親自然有諸多感觸,倍感歲月如流,轉瞬已風燭殘年。

這太府是方氏仰歐公的府第,也就是普寧革命烈士方次石的二伯,不由讓人心生景仰。由大門進去,裡面有一座主建築:朝議第。朝議第房子屋頂塌陷,殘垣斷壁、碎瓦朽木隨處可見,雜草叢生,只有大門上依稀可見的“朝議第”三個大字在訴說著主人當年的輝煌耀世。府第陽埕前有一照壁,上面雕塑有一隻蹲著的麒麟(按封建禮制,麒麟蹲著比站著的級別更高),同樣映現主人身份的尊貴。除了主建築朝議第外,還有左、右、後各一“厝包”。

潮汕普寧老縣城洪陽,堪稱時代壯舉,多少人民的回憶

據《方氏族譜》記載,方仰歐(1842~1926),字碧秋,號紹修,洪陽方氏始祖濂溪公之二十世孫,曾出仕右遷甘肅涼州府知府,清道光二十一年辛丑生人。父寬惠,世代務農,躬耕之餘,崇文重教,延請名儒課讀,培育子弟。仰歐少聰慧,力學不倦,精通書史,同治元年(1862),以學優中秀才,並受聘於方氏祖祠奉先堂書齋任教。後看到國家積貧積弱內憂外患,激發了他內心深處的報國夢,終“投筆從戎”、“棄文就武”,受聘於福建金大將軍(旗人)為幕府,因智勇善謀而備受器重。光緒丙子歲(1875),甘肅省涼州府大旱,赤地千里,顆粒無收,百業凋敝,民不聊生。金大將軍奉命安撫甘肅,趕至涼州府時,原來的涼州知府已逃逸無蹤,不知去向;金大將軍即令仰歐公暫代署知府之職,同時上報朝廷。方仰歐遂擬定治涼之策:一面呈請朝廷開倉放賑;一面啟民種植耐旱早熟作物,教授南方種植甘薯方法,民賴以生。越明年,天降喜雨,年歲豐稔,涼州大治。朝廷嘉其功,欽封四品朝議大夫,署涼州府正堂。公於涼州連任三任知府,第9年任滿,當地鄉紳聯名上書懇留,朝廷特許延任1年。

光緒十四年(1888),方照軒(方耀)軍門在天津謁見李鴻章時,李謂軍門曰:“甘肅涼州府方仰歐卓有政聲,是君之里人乎?”軍門對曰:“此吾之家侄也。”清末普寧方族一文一武著稱於世者,為照軒軍門與仰歐公也。

公元1905年,方仰歐與方廷珍在汕頭合資創辦了昌華電燈公司,從德國購進2臺直流蒸汽發電機組發電,裝機容量140千瓦,成為引領潮汕進入光明時代第一人。

“百里橋”冠蓋諸景

潮汕普寧老縣城洪陽,堪稱時代壯舉,多少人民的回憶

洪陽古有諸多景點,主要為:培風塔(俗稱烏犁塔,位於洪陽鎮東北2公里的烏犁鄉)、錢湖(位於洪陽城外東北方向,匯鐵山北麓和洪山南坡之水,河水流經培風塔山口後,迂迴匯入榕江。有一橋名“芋頭橋”,潮汐時能看到培風塔的倒影映在橋下)、華嚴寺(古城北面約5公里處洪山頂,俗名洪山寺,始建於宋朝,歷代修葺。現建築多為近年重建)、百里橋、孔廟(位於洪陽城區西側,背依小丘,前臨內城河,坐北朝南,規模宏大)、靈泉石井(位於洪陽東北約10公里雨堂村。1742年清乾隆七年春旱,知縣蕭麟趾循例前往雨堂村求雨,或許天公作美,知縣禱雨之後,當天中午就下起大雨來。欣喜之餘,蕭麟趾就把古井命名為“靈匯泉”,並廣為宣揚,又立石勒碑,親題“靈匯泉”,1942年古井旁重建雨堂亭。亭柱有聯一副:雨澤沛洪陽,留下靈泉勝蹟;堂陰屏鐵嶺,尚有寶塔奇峰)、寶鏡院(地處洪陽城外東10公里處,山清水秀。宋末部份姓氏開始遷入,清康熙時建村,因村中有一小山丘形似鏡,故名寶鏡院。村中大多從事花木種植與經營,沿途園林連綿,景色怡人)、文昌閣(位於東北方向,1850年10月禁毒先驅林則徐赴任雲南途中,停歇文昌閣養病至1850年11月22日病故,終年66歲)、崇文書院(位於東門外新安村,為清同治十三年,廣東水師提督方耀倡建書院、興辦鄉學時所建。書院建成後,洪陽學子入院就學,名士輩出)、德安裡(清廣東水師提督方耀官邸,佔地約4萬平方米,分老、中、新三寨,建築格局有“百鳥朝凰”、“駟馬拖車”,洋房別墅、水榭樓閣、官廳戲臺陪輔相生)、昆岡松韻(在鎮東側昆安村。1743年清·乾隆八年,知縣蕭麟趾同意生員方文燦等請求,主持創建書院,以興重文之風)。

洪陽林林總總、應接不暇的景點中,我最推崇的是百里橋。其主要是內中蘊含幾千年中華文明歷史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江湖廟堂況味,以及“政聲人去後”、“勸君不用攜頑石,路上行人口皆碑”的立身處世、為官當政之哲學、道學,令人高山仰止,如望北斗,不得不由衷膜敬。

百里橋,在洪陽城東門大街約1000米處,系清咸豐年間縣令安定枚離任,百姓依依惜別的地方。當年,百姓過新安水門,到溪邊橋頭,一程又一程,難分難捨。安縣令動情地說“送君千里,終有一別,以橋為界,此橋百里也”。百里相送,遂有“百里橋”的由來,非橋長百里也。“百里橋”體現了百姓對好官、清官的敬仰、愛戴和政治清明的希冀。後來,人們把該溪流亦稱為“百里溪流”。送安知縣離任後,百姓念其功德,在其衙前街東側建一生祠,命名為“安公祠”,並立石像,以垂千古,流芳百世。

安縣令在普寧治上,關心民瘼,體恤百姓,以民間疾苦為自身疾苦,與民同樂,休慼與共,進退無二。那時,百姓窮困,生計艱難,無以自足;許多人抱著“寧當死鬼,不做餓鬼”的念頭,冒著坐牢殺頭的巨大風險,前往海邊挑私鹽。按前清律例,百姓為了養家餬口,可以挑私鹽販賣,不過一人一天一次只能挑100斤,超過100斤的按販私鹽論罪。販私鹽一般要罰金坐牢,嚴重的還招致“殺身之禍”。清末,百姓困苦,為了生路,為了多一點微薄的收入,許多洪陽人鋌而走險,一般一人一次所挑的鹽都超過100斤,力氣大的挑重近200斤。如果按律例,則所有挑鹽者都“吃不完兜著走”,誰也脫不了干係。這時,安縣令便“眉頭一皺,計上心頭”。他站在磅秤前,看到誰來過秤,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喊一聲“98斤”。如此,誰都能過關,誰都不會犯法,誰都可以謀生,養家餬口。百姓懂得了安縣令的苦心和良口,於是感恩戴德,“山呼萬歲”。後世頌揚之稱:“普寧砧秤,1斤等於2;縣令安公,情深恩重;百姓心中,孰重孰輕,秤砣分明,掂量自知;再生父母,功昭日月;萬民頌德,千古流芳。”

“厚德即安”慶有餘

洪陽,因地處洪山之南,山之南曰“陽”,故名。明萬曆三年(1575),知縣劉鈍於洪陽營建縣城;明萬曆十四年(1586)城成,從潮陽貴嶼移治至1949年,洪陽作縣城歷363年。1949年,普寧縣城改設流沙。

洪陽城歷史悠久,名勝古蹟星羅棋佈,美不勝收。古寨潮風的“德安裡”,位於舊城區東南方,是清朝廣東水師提督方耀的府第,範圍廣闊的建築組群為全國罕見,至今保存完好,被廣東省人民政府頒佈為文物保護單位。

德安裡,始建於清同治七年(1868),陸續用20年時間建成,包括老寨、中寨和新德安裡,及紹園。老寨建築格局為“百鳥朝凰”,中寨和新德安裡為“駟馬拖車”;三寨相連,房屋773間,外置護寨河,總面積4萬多平方米,是廣東省內罕見的大型府第式建築組群。其建築格局是“三街六巷”。三街是橫向三條通道。主座祠堂後面依次為“五間過”、“大下山虎”。祠堂兩側自前至後左右對稱為“三廳相連”和三座“下山虎”,後面並排著七座“下山虎”。共構成三條橫向通道;六巷是六條縱向通道,祠堂兩側與“三廳相連”之間有兩條縱巷,兩側又各有兩條100米長大火巷。一共六條通巷。每條巷並排22間平房,所以圍繞主體祠堂共有房屋100間,故稱“百鳥朝凰”。整個建築都是貝灰三合土夯牆,屋頂瓦木結構,十分堅實;外面還有寨牆環繞,牆又高又厚,牆外護城河,開東、北、南三門。構成了一座內為府第、外有圍牆溪溝防護的潮汕圍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