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還型保險就一定比不返還的要好嗎

壽險是以人死亡才給錢的保險,目前市場上有定期壽險、終身壽險,在實際生活中,該如何選擇呢?

保額固定的定期壽險:保險期間內死亡給保險金,沒死,保費也不退,由於保障期限並非終身,這個保險期限內,可能死亡也可能依舊活得好好地,發生風險也是概率事件,保費便宜。

保額逐年遞減的定期壽險:同樣是保險期間內死亡給付保險金,沒死保費不退,但這類定期壽險,保額會隨著房貸餘額遞減而逐年遞減。

終身壽險:保障終身,只要生存,合同一直有效,直至人死亡,才給保險金,由於人終有一死,是必然事件,保費較貴。

在大多數人心中,很多人都覺得自己非常健康,壽命不說活到退休60週歲,起碼也能活夠80週歲,買定期壽險有些虧,保費不退,於是把眼光完全集中在終身壽險上,但這樣真的好嗎?

我們舉個例子:

1、保額固定的定期壽險

來自廣州30週歲的王先生,以等額本金方式貸款150萬買房結婚,30年還清,考慮自駕車上下班,過勞死也時有發生,為自己購買保障至60週歲的定期壽險150萬,保障期內保額不變,30年交清,每年保費3045元

如此,還貸期間,一旦出現如下情況:

1、因意外導致死亡,無論是意外發生之日起180天內死亡還是180天后死亡;

2、因工作勞累,猝死

3、因疾病導致的死亡

受益人都能拿到保險公司賠付的150萬,用於償還貸款,避免房貸斷供而讓銀行收回房屋,通過法院以低於市場價拍賣形式收回貸出去的本金。

返還型保險就一定比不返還的要好嗎

因為貸款每月都會償還本金,賠付150萬,遠多於未償還給銀行的本金,剩餘的部分給孩子讀書也好,贍養父母也罷,可用來繼續維持生活。

30年累積所交保費30×3045=91350元,僅為150萬的6.09%,槓桿非常高。

如果貸款還清,自己也沒出險,合同終止,保費不退。

2、逐年遞減的定期壽險

王先生覺得預算有限,於是我們給他推薦可一款保額遞減的定期壽險,首年保額150萬,此後,每年保額遞減5萬,保障期30年,需要交25年,每年保費1512.5元。

由於選擇等額本金貸款,每年償還的本金累積5萬元,與該定期壽險每年保額遞減一致,如此還貸期間,一旦王先生猝死、疾病死亡或是意外死亡,受益人拿到的錢剛好可用來償還貸款本金,不多不少。房子保住了,但家庭失去王先生這個經濟支柱,未來家庭的子女教育、父母贍養、家庭必要支出開銷仍需要籌集。

25年累積所交保費,25×1512.5元=37812.5元,僅為150萬的2.52%,由於保額逐年遞減,適合預算不多,房貸壓力大的人群。

返還型保險就一定比不返還的要好嗎

3、保障終身的終身壽險

王先生覺得自己身體健康,如果按照第一個方案執行,30年內萬一不出險,交了9萬就打水漂了,感覺太虧了,期望購買終身壽險。

方案一中,定壽產品在目前市場上性價是相對較高的,但定期壽險保險期間終止後如果未出險,合同終止,保費也不返還。

但同樣是150萬保額,購買保障終身的終身壽險,需要每年支出多少錢?

我們算一筆賬:

同樣是150萬的保額,王先生需要為自己的本次購買決策,年交保費16050元,30年交。

30年所交保費累積48.15萬,相當於150萬的32.1%,槓桿功能大大降低。

保費高出不少,但王先生考慮受益人一定能拿到這筆錢,咬咬牙,也對自己做的這個決策不後悔。

但7分鐘理財是一家諮詢公司,作為諮詢規劃師,特別是站在財務角度綜合考慮他的保費支出情況、風險敞口,為了避免他作出錯誤的決策,我們給他下列參考。

假定,王先生不幸在80週歲身故,那麼最後這個保障終身的終身壽險的年化收益率(按複利計算)為3.15%,高於銀行一年期定期滾存,但仍低於大多數金融產品。假定每年的通貨膨脹是3%,真實到手的收益率在0.15%左右。

若王先生不選擇第三種方案而是買定投餘,假定王先生壽命為80週歲,選擇第一種方案買定期壽險,每年節省的13005元用於基金定投或者其他穩健投資,若每年平均投資回報率在6%,30年後,王先生賬戶上有110.2845萬元可供自由支配。

考慮60週歲退休,每年的平均投資回報率從6%下調至4%(複利計息),直至王先生80週歲死亡,20期間,賬戶從110.2845萬也增至241.6469萬,可供自由支配。

而假定王先生壽命60週歲,選擇買第一種方案買定期壽險,條件不變情況下,王先生賬戶上不僅有110.2845萬元可投自由支配,同時保險公司也會得到保險公司150萬的保額賠付,那麼家人可拿到260.2845萬元。

那麼我們應該選擇何種保險?大家再思考一下,哪一種方案更適合自己呢?

返還型保險就一定比不返還的要好嗎

保費不退,覺得虧,是否對這觀點有所改變了呢?

不過,終身壽險還是有特定的適用人群,咱們下期再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