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的准备工作—父母不可不看!

一、高考前一个月如何有效利用复习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成绩呢?

目前,各个学校已经进入三轮复习,三轮复习是学生快速提高的阶段,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有的学生另起炉灶一门心思地补习曾经落下的知识,与老师的主旋律越离越远。有的学生则陷入茫茫题海,失去了复习的主动权。几点建议:

第一,紧跟老师,按部就班。只有紧跟着老师你才能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第二,抓住黄金30天,提高复习效率。每天上课之前都要对老师即将讲的内容有明确的认识,提前预习老师上课要讲的专题,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自己的难点和重点,上课时有张有弛地配合老师的节奏。如果老师讲试题,那也只有做过,才能对自己不会的题印象深刻。

第三,归纳是飞跃的基础。要想收获自己的成果,就一定要善于归纳,在做题的过程中归纳题的不同类别,题并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而是善于归纳和总结,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每段知识一共有多少个题型,各个题型以怎样的方式设问,如果你归纳出来了,在考试中也就没有了畏惧感。

二、高考前家长怎么缓解焦虑情绪助力孩子的高考呢?

1.对孩子充满信心。要对高考充满信心,鼓励孩子相信自己,积极自我暗示。

2.让孩子适当的休息。学习要劳逸结合,休息充分了,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3.对孩子的学习要多一份信任、宽容和鼓励,少一些唠叨和挖苦。家长不要动不动就谈高考和未来。

4.要特别关注孩子情绪的变化,多与孩子沟通,多听一听孩子的想法,不要把家长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及时和老师联系沟通,家校合力,共同做好学生工作。

5.要注意孩子的营养和饮食卫生,可做些孩子想吃的清淡食物,避免过于油腻、生冷的食物。临近高考几天,不要让学生喝冷饮、吃雪糕、西瓜,不要购买三无食品,注意健康饮食,防止吃坏肚子。

6.营造和睦、轻松、幸福温馨的家庭环境。

7.不要打乱原先的生活节奏和习惯,高考前和高考时不要买穿新衣服、新鞋子,不用过度改善饭食,以免孩子肠胃不适应。给予孩子更多的、不露痕迹的关心,我们的孩子已经长大,他能够感受到家长对他的期望,不希望因为家长的过度关心而给孩子产生“好累”的感觉。所以,我们家长不需要太多的唠叨,也不需要太多的事无巨细。高考前不用过度关心孩子,一切和以前一样就行,家长们忙自己的工作,孩子们抓好自己的学习,如果家长有什么事情(关于孩子的,尤其是高考方面的)可以先和老师们联系沟通,家中有什么事情,如果影响到孩子们的高考情绪,可以先不对孩子讲,等到高考以后再交流讨论。

8、嘱咐教育孩子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注意早晚穿衣,不要着凉感冒,住校的同学,不要用凉水洗澡或洗头,防止感冒。高考前进行不要再参与足球、篮球等剧烈活动,防止意外伤害。

9、由于紧张或者兴奋造成失眠,这也是考生中的常有现象。可以陪着孩子聊一些轻松的话题助其入睡。即便失眠一夜,也不要有太多的心理压力,因为一进入考场,大脑还是会进入亢奋状态,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10、临近考试,孩子可能会大脑一片空白,原来记住的东西全忘了,紧张造成的暂时失忆,这很正常,考试时他还会记起来的,作为家长,可以找一些轻松的话题来开导他。

11、家长要及时关注考试期间的气候状况,关注考生衣着、雨具的准备。考试期间不要过问学生各科考试的情况。如果子女某些学科考不好而垂头丧气,家长还要做好鼓励打气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