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一丨高考改革後,學不好物理就上不了好大學?

新高一丨高考改革後,學不好物理就上不了好大學?

高考改革後,“學不好物理就上不了大學”、“不重視物理,可能沒大學上!”的結論就在網上流傳甚廣,這種說法成立嗎?中考研究院瞭解到這種說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選考科目選擇最多的是物理

2020年起,北京高考實行“3+3”模式。必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選考科目為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中任選3門。

由於北京沒有先例,我們可以先參考剛經歷第一屆“新高考”的浙江高考數據:2017年,計劃在浙江招生的近1400所高校裡,除掉沒提要求的500多所高校(主要是一些省外高校,如一些獨立學院、民辦院校、高職院校等),其他各校提出選考科目要求的專業(類)中,選擇最多的是物理,涉及設限專業(類)的81%,其次是化學涉及64%。此外,生物、歷史、地理、政治分別涉及32%、19%、15%、13%。

如:北大32個專業(類)裡,20個專業有選考科目要求,其中近半要求選考物理。清華8個專業(類),物理基礎類專業要求選考物理,化學基礎類專業要求選考化學,金融學和設計類專業等不設選考科目。復旦共21個專業(類),其中11個專業要求選考物理,令人不解的是,哲學、法學也要考物理。浙大24個專業(類)裡,選考物理的專業(類)高達七成,包括工科試驗班、藥學類、應用生物科學、海洋科學等。

高校為什麼看重物理學科?

物理是一門有用的學科。電信詐騙猖獗、網上謠言如微波爐有害等,稍微有點物理常識的人就不會上當。一個人的智力水平和學習能力如何,通過物理最容易鑑別,物理相當於一塊“試金石”。

物理也是一個非常綜合的學科,能考察一個人的數理邏輯能力和計算能力,同時還包括記憶能力等。中考研究院認為,想進入國內頂尖高校,物理將是繞不開的一門學科。

物理+化學+歷史的組合選擇面最廣

浙江省教育考試院黨委副書記謝世平說,即使是同一專業(類),高校要求也不盡相同。比如臨床醫學專業,上海交大要求為物理、化學,南開大學要求為化學、生物,南京大學則要求物理、化學、生物。想報這個專業的考生,如果沒有選擇物理、化學,而是選擇了生物和其他兩門,就不能報考上海交大。考生想報某個專業,還是要根據自身要求瞭解各學校的要求,做出選擇。

北京市教育考試院有關負責人表示,高校選考科目要求可以上網查。選擇物理、化學、生物組合的考生,可選考95%的專業;物理、化學、歷史的組合,雖然不能達到100%,但選擇面比物理、化學、生物的組合更廣。

選考任何三門至少都可報66%的專業

著名中高考專家、題型研究專家賈嶽臨強調,各高校專業(類)設限選考科目範圍至多3門:高校指定1門的,只有選考了這門科目的考生才能報考;指定為2-3門的,考生選考科目中只要1門對牢,就能報考;沒有選考科目設限要求的,考生都可報考。

按此計算,考生選考任何3門,至少都可報考約66%的專業(類)。而在現行高考中,文科考生只可報考約34%的專業(類),理科考生只可報考約66%的專業(類)。這意味著,新高考方案實施之後,考生的專業選擇面,比文理分科的現行高考,有了大幅提高。

更多高考改革信息請關注精華學校。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精華學校

獲取更多一手高考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