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卖“软色情”到底是春药还是毒药?

餐厅卖“软色情”到底是春药还是毒药?​ 卖“软色情”的案例在餐饮行业并不鲜见,因为,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下,每个餐厅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品牌能够迅速吸引顾客眼球,而“情色”无疑就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但是,“软色情”对于餐饮品牌来说,并不好驾驭,卖的好是春药,卖不好则就成了毒药。

盘点行业内“软色情”应用案例

1营销上

在沈阳的某家餐厅开业的时候,20名比基尼美女化身餐厅服务生,为每一位到场顾客提供服务。

迅速引起了关注,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光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能够接受。

“这样的餐厅太伤风败俗了。”一些上了岁数的女性市民来该餐厅里吃饭,没想到一些美女身着比基尼当上了服务员,有些无法接受。

当比基尼服务员被各种餐厅广泛的消费之后,某些餐厅就开始另辟蹊径,往“男色”上发展。

比如,北京的某沙拉品牌就策划了一次“斯巴达勇士”的宣传活动,最后引发了有关部门的关注,被叫停,成为一场闹剧。

2品牌名上

都说:一个好名字,胜过年薪百万营销总监。

因此,为了降低传播成本,越来越多的餐厅在名字上下功夫,试图通过与众不同的品牌名,一下子就抓住顾客的眼球,形成独特的记忆点。

于是,市场上就出现了比如“叫了个鸡”、“叫个鸭子”、“高潮来了”、“好吃得一哔”、“龙虾先生下面大”……

各种各样的奇葩、辣眼睛的品牌名,层出不绝,的确在品牌运作初期,能够占据一定的品牌传播优势。

3菜品名上

比如,被罚的“叫了个鸡”在门店的菜单上,就打出了“补精神器”、“没有性生活的鸡(童子鸡)”、“鸡的泡友”、“和他有一腿”等让人脸红心跳的菜品名;

又比如,肯德基的握紧饭团,“饭团握的紧,成绩就坚挺”;某餐厅推出三秒涮鱼,鱼片极薄,自称为美食界的杜蕾斯;

再比如,还有某餐厅推出的无节操菜单,前菜叫前戏,鹅肝鱼子酱蒸蛋叫“一起玩蛋蛋”,还有诸如“我想吃你的豆腐”、“我想把你扑倒”等菜名。

售卖“软色情”效果呈两级化

无论是品牌名、菜单还是营销,售卖“软色情”目的不外乎就是为了引起病毒式的传播

那么,有效果吗?有,只不过效果呈现出两极化。卖的好是春药,卖不好则就成了毒药!

失败者:流量一时爽,品牌火葬场

1、“叫了个鸡”多处被查处

“叫了个鸡“是在2014年创立的一家专营炸鸡的餐饮品牌,以店铺加盟体系为主、专业从事鸡肉产品生产销售,总部位于上海。

在品牌创立初期,“叫了个鸡”凭借这种博眼球的方式,的确很快就成为了“知名”网红餐厅,但,却屡次遭到了行政查处。

2、绝味鸭脖被抵制

去年,绝味鸭脖的双11促销广告,就是用力太猛,被消费者广泛抵制。

这是绝味鸭脖为“双11”促销而发布的广告,整个画面充满了低俗的“性暗示”,最后因内容低俗,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向公众道歉。

但实际上,从去年6月以来,绝味鸭脖就不时推送类似标题低俗、含性暗示的文章,阅读量屡屡突破10万+。

然而在高流量的背后,实际是品牌美誉度的下降,消费者的集体抵制。

成功者:流量和品牌美誉度双丰收

1、喜茶和杜蕾斯跨界“开车”,被称赞稳

杜蕾斯一直都是营销界的“老司机”,今年七夕情人节,它和喜茶合作,联合开了“一波车”,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在刷爆朋友圈,赚足了眼球。

比如,杜蕾斯与喜茶合作共同推出了一款喜茶金凤茶王与玉露茶。在文案的设计上,喜茶打温情牌,用漫画式的对话将喜茶融入在情侣间的日常小事中。

有网友戏称,喜茶和杜蕾斯的这波车开的相当稳,估计是考了驾照。

2、耍牛忙耍了个小“流氓”,带来持续火爆

职业餐饮网曾经报道过的串串品牌耍牛忙,也是成功方的代表之一。

耍牛忙将路边摊文化搬进了门店,基本没有装修,靠有意思的文案来撑起一家店。

门店的文案中也会有“性病专科”、“日理万鸡”等字眼,菜单中也会有“啪啪啪-拍黄瓜”等菜品名,相关字眼不多,但是却起到了很好的“撩客”的效果,顾客对其评价也是有意思、还有点“小污”。

卖“软色情”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度

同样是卖“软色情”,为什么会有两种完全相反的结果呢?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一个“度”字上。简单说,把产品和创意进行完美结合,内容诙谐但不低俗,情趣但不恶趣,露骨但不露点,让消费者看完会心一笑,而不是引起消费者反感和不适。

叫了个鸡、绝味鸭脖之所以失败,重点在于其对产品没有恰当的表现,过于卖弄低俗点,却忘了自己的产品是什么,最后对品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随着互联网流量为王时代的到来,在餐饮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之下,为了博眼球,这几年频频出现比基尼女服务员、斯巴达肌肉男等卖“软色情”的行为,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