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 一場進口騙局(中)

傳銷作為一種“打著賣貨的幌子、行拉人頭之實”的金融詐騙模式,最早出現在經濟蕭條時期的美國,後又隨著全球化的浪潮傳入世界各地。縱觀非法傳銷活動的世界發展史,可以說是花樣百出層出不窮,但其實又都“縱橫不出方圓,萬變不離其宗”。屢屢發生的金融詐騙,拿捏的終歸是人類那個“不勞而獲,一夜暴富”的永恆幻夢

傳銷 一場進口騙局(中)

圖/1918年雅芳直銷人員

傳銷 一場進口騙局(中)

【圖/安利公司的創始人Rich DeVos和Jay Van Andel】20世紀50年代,美國正處於經濟大蕭條時期。資本主義的高速發展導致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面對這樣的社會現實,紐崔萊公司的兩位經銷商理查·狄維士和傑·溫安洛在上門推銷紐崔萊維生素的過程中發現,在單層次直銷的基礎上加入“幾何倍增學”能夠發展出一種新的直銷模式——多層次直銷,能夠讓窮人改變命運、讓富人消費商品、讓銷售員的財富成倍數增長,於是,二人便在1959年自立門戶,創立了安利(Amway)公司,隨後,安利迅速成長為美國最大的直銷企業。

傳銷 一場進口騙局(中)

與單層次直銷不同,多層次直銷人員除了可以從銷售商品中獲取佣金外,還可以發展下線銷售人員,並從下線的業績中獲得佣金

傳銷 一場進口騙局(中)

隨著安利等直銷公司的成功,模仿多層次直銷制度的非法欺詐公司紛紛出現,一些不法之徒利用多層次直銷的結構原理,“發明”出非法的層壓式推銷(又名金字塔模式,即非法傳銷),開始置銷售貨品而不顧 , 一味拉人塞貨。又因為此種非法活動大都在陰暗的角落裡進行,“繁殖”速度又特別強,層壓式推銷又被稱作“老鼠會“。

傳銷 一場進口騙局(中)

層壓式推銷的運作依靠的是會員數目的指數級增長,在金字塔結構裡,每人只需要發展兩個下線,就能夠保證塔底的人數總和能夠支撐起整個結構。但如此發展下去,會員數目將會是天文數字,這就註定層壓式推銷不可能持久。

傳銷 一場進口騙局(中)

【圖/1967年,假日魔術公司的海報】1964年,美國人威廉·帕特里克在加州創立的假日魔術公司“Holiday Magic”成為歷史上第一家老鼠會公司,其銷售人員分為四個級別,“假日女郎”、“組長”、“主任”和“經理”。要想成為公司的銷售人員,就必須先購買產品:成為“假日女郎”需要購買39美元的產品、成為“主任”需要購買2500美元的產品……如果想從“主任”晉升到“經理”的話,還要支付2500美元“脫身費”,同時拉一個人來頂替自己原來的職位。憑著這種赤裸裸的拉人頭方式,假日魔術公司的業績從第一年的52萬美元竄升至1972年的2.5億美元。

傳銷 一場進口騙局(中)

大約同時成立的佳線產品公司“Best Line Products”也是“老鼠會”的傑作。這家公司作風大膽,擴展迅速,後來出現在日本和臺灣的老鼠會大都和它有關。圖為在多倫多Skyline酒店,加拿大Best Line Products公司的800名成員在聽美國母公司的總裁William E. Bailey講話。

傳銷 一場進口騙局(中)

1971年,美國控告假日魔術和佳線產品等非法“老鼠會”公司,同年,“格利安特納”、“加洛馬”等四十多家所謂的直銷公司的非法行徑也引起了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的高度重視。安利公司也曾身陷其中,直到4年苦戰後迎來勝訴,才讓正當的多層次直銷獲得一個合法的生存空間。1975年起訴風潮過後,美國取締了所有非法傳銷組織並頒佈《反金字塔式促銷法》。從此,非法傳銷活動在美國已無容身之地,遂轉而向全世界發展。

傳銷 一場進口騙局(中)

【圖/被大火燒燬的“天下一家會”傳銷窩點】60年代,日本積累了不少外匯儲備,國內出現了通貨膨脹,政府又靠人為壓低利率從民間抽血,造成日本百姓積攢的儲蓄找不到投資的途徑。在此同時,日本政府開始引進多層次直銷,但由於缺乏明確的法律界定,讓變了質的多層次金字塔式傳銷有機可乘。最典型的是1965年3月由內村健一在熊本縣創辦的“天下一家會”。該會的口號是“投資2080元,吸收4名子會員,即可獲得102.4萬元”,即入會時交納入會費2080元,其中1080交給本部(即內村健一本人),剩下1000元轉給其他老會員。按照內村健一的美好設想,新人加入後再吸收4名子會員,如此類推發展到第6代時,就有1024名新會員,每名交納1000元給上線推薦人,此時推薦人即可獲得102.4萬元。

傳銷 一場進口騙局(中)

【圖/“天下一家會”會歌《五百萬人之花》】憑著“天下一家會”,內村健一本人在1976年度的收入達到2.777億日元。全盛時期,上交組織本部的入會費曾達到日進億元的紀錄,會員高達180萬人,並開設多家分公司。直到晚期,新加入的會員再也吸收不到新人入會,而交納的錢又無法回收時,才恍然發覺受騙。

未完,請繼續關注下篇,傳銷進入中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