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传奇《霍小玉传》中的李益与唐代诗人李益

唐传奇《霍小玉传》中的李益与唐代诗人李益

有篇题为《霍小玉传》的唐传奇,故事非常动人。说的是陇西人李益进士及第后,留在京城,等候吏部铨选,闲着无事,就到京城四处溜达,想找一个绝色女子玩耍,正好遇到霍小玉,霍小玉是“故霍王小女,字小玉,王甚爱之。母曰净持。净持即王之宠婢也”。霍王死后,小玉兄弟因小玉出身低贱,就将她母女俩赶出霍王府。在唐代重视门阀制度的情况下,结果沦为歌妓。李益看到她姿质艳美,情趣高雅,神态飘逸,音乐诗书,无不精通。简直是天上的仙女,落入凡尘,所以如痴如醉,爱得非常的投入,面对霍小玉,他指天发誓,白首相爱,决不背弃。

然而好景不长,李益的父亲严命他迅速回去,不得再在外面逗留,李益没有办法,就与霍小玉告别,决心回家后说服父母,迎娶小玉。小玉没有奢望,只希望能够与李益相守一段真情相爱的岁月,只要七八年就足够了。可是,李益回去后,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霍小玉日夜盼望,疾病缠身。最终小玉的痴情使“长安中稍有知者”都被她所作所为感动至深,“风流之士,共感玉之多情;豪侠之伦,皆怒生之薄行。”后李益被一位豪士连哄带骗,强行将李益带回小玉住处:

玉乃侧身转面,斜视生良久,遂举杯酒酬地曰:“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慈母在堂,不能供养。绮罗弦管,从此永休。征痛黄泉,皆君所致。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

最终“长恸号哭数身而绝”。其凄惨竟至此,天下谁人能堪。但霍小玉的死,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新的斗争的开始。她把复仇的火焰继续到冥界,使李益婚后,猜疑不断,不得善终。霍小玉突破生与死的羁绊,终于为自己,也为女性的尊严和爱情讨回了公道。

唐传奇《霍小玉传》中的李益与唐代诗人李益

历史上确有李益其人,他是中唐著名的边塞诗人,擅长写歌行体诗。那时皇家教坊的艺人们经常要给皇上演唱曲子,当然谁都想唱的好一些,这样皇上听了高兴,艺人的名气也就出了。可要想唱出好的曲子就要有好词,李益的诗就是好词,教坊的艺人们为了得到李益新词的独家首唱权,都不惜出高价收买。李益的一曲《夜上受降城闻笛》,当时传唱于天下: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塞下曲》也表达相似的意思: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元代文人辛文房在其《唐才子传》中称李益:“从军十年,运筹决胜,尤其所长。往往鞍马间为文,横槊赋诗,故多抑扬激厉悲离之作”,确实,他由于经历过较长的军旅生活,熟见熟闻,故能够撷取大量的边塞题材入诗,带有盛唐气象,是大历十才子中边塞诗写得最多最好的。

《后汉书·马援传》有载,伏波将军马援云:“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 表示自己渴望死于边塞,立功异域,而不愿老来像寻常人那样卧于床箦靠儿女送终。班固之弟班超以其经营西域二十二年之功,使中原太平无事,被封为定远侯。年老思归,遂上疏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言下请求朝廷让他回来归养。这里第一句为正说,肯定马援为国献身的精神,第二句反说,为了国家,何必一定要像班超那样恳求活着回来呢?为什么这样说?下面作了回答。为了让敌人的一辆兵车也不能逃回海窟(指西北沙漠之地,即匈奴老巢),仍然要留一支精悍的部队守在边境。一箭定天山是唐代薛仁贵的故事。他在高宗时,率领军队击突厥于天山,时突厥派数十大将来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余下马请降。”军中作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李益诗里警告朝廷,不要高枕而卧,对外来的侵略者还需要防备。

这首诗格调高亢激越,思虑周到,很有战略家的眼光。

李益的《过五原胡儿饮马泉》也写得非常出色:

绿杨着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

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由此自然会想到,唐传奇《霍小玉传》里写的故事究竟有没有现实生活中的原型?这很难说,但是,据当时的一些资料记载,李益的心态的确不够健康。

李益小时候得过病,古人称之为心疾,就是精神系统的疾病。病状是强迫性猜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心疾也日益发展,特别是在结婚后,对妻妾总是无端的猜忌,这种猜忌甚至到了苛酷的程度,人们传说李益为了监视妻妾有没有和外人来往采取了“撒灰扃户”的手段,所谓撒灰的意思是指自己不在家时要在妻妾的房屋外撒上灰土,外人进去或者妻妾出来都会在灰土上留下明显的脚印,所谓扃户就是说自己离开家时要把房门在外面反锁起来,以防妻妾外出。也因此,后来才有了“李益疾”这个疾病名。“李益疾”指的就是一种变态的奇妬。

由于猜忌多疑,李益一直得不到上级的信任。“左迁右庶子。年且老,门人赵宗儒自宰相罢免,年七十馀。益曰:‘此我为东府所选进士也。’闻者怜益之困。”听到的人十分同情李益的遭遇。后来终于迁任礼部尚书后致仕,但很快就死了。

唐传奇《霍小玉传》中的李益与唐代诗人李益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