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劉庸和和珅是同一朝代的人嗎?三者的關係是什麼?

航空飛天


紀曉嵐、劉墉和和珅曾同朝為官,但年齡相差很大,官職也相差很大,其中,和珅最小,官職最大。

而電視劇中紀曉嵐和和珅鬥得不亦樂乎的故事純屬虛構,劉墉和和珅之間勢同水火的關係也不存在。

劉墉:

劉墉出生於1719年,是大學士劉統勳的兒子,1751年,劉墉靠著父親的關係,得以參加會試和殿試,考中進士,自此進入官場,任職翰林院庶吉士,從1756年開始做地方官,擔任過太原府和江寧府的知府、湖南巡撫等。

劉墉在地方上為官清正廉潔,沉著幹練,頗有政績,很得百姓喜愛,與大宋包拯做權知開封府時有的一比。但他也曾因為失察之罪被髮配軍臺。

1773年,劉統勳去世,劉墉回家服喪三年,之後,成為內閣學士,這以後,劉墉多在京為官,1783年,劉墉升任吏部尚書。

劉墉在京為官遠不如在地方為官的政績,實際上,劉墉真正在京為官的時候已經是六十多歲,偏於中庸,沒有大過,但多有紕漏,虛與委蛇。

1797年,劉墉成為體仁閣大學士,為正一品官員,1799年,又領太子少保,奉旨查辦和珅一案。1805年,劉墉去世,時年86歲。

紀昀:

紀昀(紀曉嵐)生於1724年,與其說紀昀是個政治家,不如說他是個文學家,他文學上的成就遠大於他為官的政績。除去《四庫全書》不算,他的作品有《閱微草堂筆記》和後人整理的《紀文達公遺集》。

紀昀小的時候就有“神童”的稱號,只是紀昀太過自負,以至於之後的科舉考試並不那麼順暢,1754年,紀昀以二甲第四的成績成為翰林院庶吉士,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

1768年,兩淮鹽政盧見曾案發,紀昀因為通風報信被查出,之後發配烏魯木齊。三年後,乾隆準備修《四庫全書》,劉統勳舉薦了紀昀,於是乾隆將紀昀召回。從1773年開始,紀昀擔任《四庫全書》的總纂官。

1796年開始,紀昀任兵部尚書,之後為左都御史。再之後為吏部尚書。又任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官至從一品。1805年,紀昀去世,時年82歲。

和珅:

和珅生於1750年,滿洲正紅旗人,為鈕祜祿氏。相對於劉墉和紀昀來說,和珅無疑是最勵志的。和珅三歲時母親去世,九歲時父親去世。和珅兄弟倆靠著老家丁和庶母保護得以長大成人,他熟讀經書,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但他科舉考試失敗,在1769年,20歲的和珅承襲父親的三等輕車都尉,進入仕途。

1775年,和珅進入了職場快車道,先成為乾清門侍衛,後領御前侍衛。1776年成為戶部右侍郎,後為軍機大臣,1780年,在查辦李侍堯案中,和珅的精明強幹為乾隆賞識,成為戶部尚書,這一年是和珅為官的轉折點,之前的他查貪官,辦實事,之後的他權勢越來越大,貪汙,結黨營私,打壓異己。

這一年,和珅領正白旗領侍衛內大臣。和珅的長子被乾隆賜名豐紳殷德,定為十公主的額附。到了十月,和珅又成為《四庫全書》的正總裁。

之後,和珅又被封一等男爵,1786年成為文華殿大學士。和珅權傾朝野,反對勢力越來越少。1789年,豐紳殷德和固倫和孝公主大婚,和珅正式成為皇親國戚。1795年乾隆成為太上皇,嘉慶繼位,和珅儼然成了二皇帝。之後和珅又成為公爵。

但盛極必衰,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去世,嘉慶向和珅發難將和珅下獄,正月十八,和珅自盡,時年50歲。
關於劉墉、紀昀、和珅的關係,《宰相劉羅鍋》和《鐵齒銅牙紀曉嵐》中將其描述為:劉墉和和珅鬥智鬥勇,紀昀和和珅也鬥了一輩子,實際上,歷史上,他們之間並沒有出現過真正大的爭鋒相對。

歷史上的紀昀很醜,又好色,而和珅英俊帥氣。紀昀和和珅的關係應該還算是和諧的,紀昀比和珅大了二十六歲,但官職遠沒有和珅的大,說起來算是和珅的屬下,紀昀更多的只是在做編輯和修書工作,很多時候受和珅管轄。

劉墉和和珅正面衝突也不多,劉墉比和珅大三十一歲,和珅意氣風華的時候,劉墉已經步入晚年,劉墉雖然也官至一品,更多的時候也是很圓滑,低調,必要的時候順著和珅才得以保全。

真正和和珅是對手的有阿桂、王傑,段灃等。阿桂是真正乾隆時期出將入相的重臣,滿洲正藍旗人,長期戍守邊疆,為武英殿大學士,曾領軍機大臣。一貫和和珅不對付。但阿桂大部分時候都不在京。

王傑是清狀元,曾領軍機大臣,上書房總師傅,東閣大學士,在朝堂之上常讓和珅下不來臺,王傑是當時難得的位高權重的正直官員。

錢灃是清代知識分子的楷模,他在乾隆年間中進士進入官場,剛正不阿,曾數次彈劾和珅極其黨羽。


蕭曉四姑娘


劉墉、紀曉嵐、和珅都曾在清乾隆朝為官,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曾經做過同事。

劉墉(1719年-1804年),字崇如,號石庵,劉統勳長子。

劉統勳是中國歷史上被諡號“文正”的屈指可數的幾個人之一,曾任內閣大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及軍機大臣等要職,官至宰相,可見劉墉是正兒八經的官二代。

劉墉在乾隆十六年,即1751年,考中二甲第二名進士,進入仕途,開始了官場生涯,最高官至正一品體仁閣大學士,相當於宰相地位了。

紀昀(1724年-1805年),字曉嵐,其父紀容舒大部分時間是清中央部署的屬官,雖然也是官二代,但是家世就不如劉墉顯赫了。

紀昀在乾隆十九年,即1754年,考了二甲第四,開始了仕途生涯,官至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

和珅(1750年-1799年),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滿洲正紅旗人,這可是根正苗紅的滿族八大姓之一的旗人。

和珅出身於世襲將領家庭,參加了乾隆三十四年,即1769年科舉名落孫山,只能以文生員承襲三等輕車都尉,從一名普通侍衛做起,開始了叱吒風雲的仕途生涯。和珅被封一等忠襄公,官拜文華殿大學士,其職務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看看這一串的名頭,除了乾隆,就屬他和珅最大了。

劉墉和紀昀

劉墉和紀昀年齡相仿,相差5歲。他們小時候相識不相識,不知道,但是劉墉的父親劉統勳對紀昀的才華很看重,在紀昀因罪發配新疆時,由劉統勳推薦,才被從新疆召回,繼續修書。所以,紀昀對待比自己年齡大,官職高於自己的劉墉,即使沒有心存感激,起碼的敬畏應該是有的。

和珅和紀昀

紀昀比和珅大26歲了,完全的兩代人。紀昀雖然做過左都御史,屬於監察官員,但是和珅得勢時,紀昀已經日薄西山了,主要負責日常書籍的管理、侍講、禮儀等工作,根本不會跟和珅爭鬥。在和珅做《四庫全書》總纂官時,紀昀也只是做過多個分部圖書的總纂官,還要歸屬和珅管理,以紀昀的能量,小心翼翼還來不及的。

歷史上的紀昀

紀昀曾經給徇私枉法、貪汙受賄的官員通風報信而被牽連發配新疆,也曾因自己的兒子拖欠賦稅瀆職而被牽連降職,可見紀昀根本不是“鐵齒鋼牙”,而是幹過夥同枉法受賄的勾當,只是紀昀的學問的確厲害。

劉墉和和珅

劉墉跟和珅在乾隆朝時,都很剋制自己。劉墉入京做左都御史時,和珅正是炙手可熱、蒸蒸日上之時。

按照史料記載劉墉當時“委蛇其間,惟以滑稽悅容其間”,根本不跟和珅產生衝突。和珅也不和劉墉為首的御史派爭鬥,他只顧自己撈錢,、培植自己的勢力,解決他的直接反對派。

劉墉在和珅當權之時,甚至故意怠慢朝政,對於新上任官員的考核評價也不如實上報,被屢次指責貶黜,可見劉墉的為官之道。

劉墉跟和珅的直接對決是在嘉慶四年,即1799年,太上皇乾隆駕崩,嘉慶皇帝令劉墉查辦和珅結黨營私、貪汙舞弊一案,劉墉這才再次表現出了“不畏權勢”的一面,這才是史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