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沈萬三,胡雪巖,和珅,喬致庸他們誰更有錢?

酷路澤聯盟


范蠡

字少伯,又名鴟夷子皮或陶朱公,生卒年不詳,有說約為楚平王十二年(西元前517年)。春秋楚國宛地(今河南南陽)人,與文種同事越王句踐二十餘年,苦身戮力,卒以滅吳,尊為上將軍。蠡認為在有公于越王之下,難以久居,而且深知勾踐為人,可與共患難,難與同安樂,遂與西施一起泛舟齊國,變姓名為鴟夷子皮。至陶,操計然之術以治產,因成鉅富,自號陶朱公。因為經商有道,以經商致富,逐成鉅富,廣為世人所知,後代許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民間有尊陶朱公為財神。

是歷史上早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經濟學家。他出身貧寒,但聰敏睿智、胸藏韜略,年青時,就學富五車,上曉天文、下識地理,滿腹經綸,文韜武略,無所不精。然縱有聖人之資,在當時貴胄專權、政治紊亂的楚國,范蠡卻不為世人所知! [呲牙][呲牙]沈萬三,是元末明初的富商。他有很好的商業頭腦,在開展海外貿易中積累了巨大的財富,從而迅速成為“資鉅萬萬,田產遍於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同時,他也是一個良善之人,常把自己掙來的錢造福於鄉里人。[呲牙][呲牙][呲牙]胡雪巖(1823-1885),本名胡光墉,幼名順官,[1]字雪巖,出生於安徽徽州績溪,13歲起便移居浙江杭州。中國近代著名紅頂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2]

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太平軍攻杭州時,胡雪巖從上海運軍火、糧米接濟清軍而為左宗棠賞識,後來又幫助左宗棠組織“常捷軍”、創辦福州船政局。左宗棠西征平叛阿古柏時,為他主持上海採運局局務,在上海代借外款5次,高達1195萬兩,採供軍餉、訂購軍火,並做情報工作,常將上海中外各界重要消息報告左宗棠。備受歡迎時,官居二品,賞穿黃馬褂。

胡雪巖憑藉其卓越的商業才能,利用過手的官銀在上海籌辦私人錢莊,後在全國各地設立了“阜康”錢莊分號,被稱為“活財神”。在杭州創立了“胡慶餘堂”中藥店,制“避瘟丹”、“行軍散”、“八寶丹”供軍民之需,藥店傳承至今,贏得“江南藥王”之美譽。

清光緒九年(1883年),其產業受各地官僚競相提款、敲詐勒索而引發資金週轉失靈,受外商排擠,而被迫賤賣,資產去半。最終,胡雪巖被革職查抄家產,鬱鬱而終。[呲牙][呲牙][呲牙]喬致庸(1818―1907)字仲登,號曉池,清代山西祁縣人,喬家第四代人,著名晉商,人稱“亮財主”。出身商賈世家,自幼父母雙亡,由兄長撫育。本欲走入仕途,剛考中秀才,兄長故去,只得棄文從商。他是喬家門中最長壽的人,活了89歲,一生娶有6妻,因喬門中有不許納妾的家規,都是續絃。6妻留下6子11孫。當國家到了國將不國的境地,大批銀子流向海外時,他一改往日不治家宅的習慣,於同治初年耗費重金擴建祖宅,修建了著名的喬家大院,被專家學者譽為“清代北方民居建築的一顆明珠”。[呲牙][呲牙][呲牙]和珅(1750年~1799年),原名善保,字致齋,鈕祜祿氏。曾兼任多職,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兼管吏部、戶部、刑部、理藩院、戶部三庫,還兼任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裁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要職,為皇上寵信之極,官階之高,管事之廣,兼職之多,權勢之大,清朝罕有。以上是這幾位大概的情況!本人認為和珅最有錢!查抄和珅的家產,竟然發現是大清國十年稅收的總和,達到了兩億兩白銀!應該是和珅最有錢!


塞內加爾小黑


如果沒有參照物對比,錢就是個數字概念。看不出真正的實力。

比方我在北上廣月薪1萬,你在家鄉小縣城月薪5千。

聽起來我多你一倍,但生活質量、最後剩餘、購買力等等方面我都差你很遠。


這些超級富豪們所處時代情況不同,肯定不能用錢的數字來比較。

不科學!

把他們的錢換算成自己所處時代的全國總收入佔比。

相對公平。



無疑和珅的9億兩白銀(估值),是當時清政府7千萬年收入的13倍之多。

性價比最高。


當然,和珅藉助他官員身份撈錢,不像其他幾位純屬經商發財。

否則,他們之間鬥富還是不公平!


冷月青史


伯仲之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