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心脏里也会长的一种虫子,真有那么可怕吗?

6月了,天气变暖了,各路蚊虫大军也开始出动了,今天涵姐想跟大家提一提夏天里的首要大任”预防心丝虫”。很多朋友都知道蚊虫是传播心丝虫的组要途径这一基本常识,但是仍旧有一些关于心丝虫的小常识是部分家长认识错误的。是不是有很多家长都在想“只要从蚊虫主要活动的春季到秋季预防就可以了!”,这是非常严总错误认识,一年12个月对于“心丝虫”的预防可真的是马虎不得哦!

什么是心丝虫

心丝虫顾名思义就是寄生在宠物心脏里的丝状寄生虫。心丝虫的第一期幼虫离开成熟母体后,随即进入血液循环系统,随血液在动物体内到处循环,一般幼丝虫在动物体内可存活3年之久。当媒介蚊子叮咬病犬的时候,幼丝虫可随病犬的血液进入到蚊子体内。

狗狗心脏里也会长的一种虫子,真有那么可怕吗?

约2周后发育至第三期幼虫,当蚊子再去叮咬别的宿主,第三期幼虫可以伺机进入健康动物体内继续生长发育。侵入动物体内的幼丝虫常存在于动物体内的结缔组织中,随后第3期和第4期的仔虫大约在4个月内,开始往肺部动脉循环系统和心脏移行,最后造成心肺循环系统的功能障碍。

狗狗心脏里也会长的一种虫子,真有那么可怕吗?

大体而言,动物自感染心丝虫到幼虫出现在末梢血液需隔6-8月之久,所以6月龄以下的幼犬或感染初期的动物是无法在末梢血液中检出心丝虫的幼虫。

心丝虫会寄生于肺部动脉丛和右心,进而影响肺脏和心脏循环系统的功能,最后造成病畜出现慢性郁血性心衰竭、肺病心脏病、肝肾功能障碍、腹水等全身性的病变。

心丝虫的寄生除了造成心脏和肺脏的伤害外,病畜体内会因虫体寄生的关系而起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抗原抗体的免疫复合物常沉积于丝球体的基膜,同时再加上幼丝虫对丝球体的生理性伤害而引起丝球体性肾炎,在病畜肾丝球体滤过率受损的情形下,会导致肾脏过滤功能永久的丧失。

狗狗心脏里也会长的一种虫子,真有那么可怕吗?

某只猫若只有两只心丝虫感染,也可能导致爱猫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急性猝死。猫心丝虫将阻碍血液循环而严重损害心肺及肝脏功能。主要侵害器官为肺脏及肺动脉,但亦常见脑、皮下组织、腹腔等之异位寄生。

心丝虫初期完全无症状,只要经过6–8个月,幼虫就会长大成为成虫,成虫平均18–28公分长。幼丝虫约可存活一个月,最早可于感染后6.5个月于周边血液中观察到。成虫约可存活2-3年。

狗狗心脏里也会长的一种虫子,真有那么可怕吗?

临床症状

第一级:动物感染心丝虫的初期多半没有症状。

第二级:患犬会出现运动耐受力降低,精神不振、食欲不佳、偶有咳嗽、在X-Ray片上可看到心室、肺动脉和肺隔叶动脉有轻度到中度的扩张,血液检查可见轻微的贫血。

第三级:心因性恶病质,右心功能衰竭导致腹水,病情持续恶化则可见病畜持续性的咳嗽、呼吸困难,甚至咳血,右心房和右心室膨大变形和肺叶小动脉和肺动脉扩张,且因血栓的形成导致肺叶的实质化、在X-Ray片上可看到肺叶的密度增加,此外病畜普遍有贫血的现象,PCV常低于20%。此阶段病畜常并发腔静脉症候群,在临床尚可检测出血红素尿和血小板减少症。

狗狗心脏里也会长的一种虫子,真有那么可怕吗?

心丝虫的预防

一旦犬心丝虫感染后,预防用药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必须杀死体内成虫后再使用预防药物。所以预防是更重要的,幼犬从1个半月至2个月龄开始。施打预防針,此时即开始投予每个月一顆的心丝虫预防药。另一种情況是犬年龄6个月时,做一次ELISA筛检及显微镜检查,确定为阴性后开始始投予。如宠物感染了心丝虫,则必须先治疗心脏內的成虫之后才口服预防药。以上情況皆需每半年到一年期抽血筛检心丝虫成虫抗体反应,以确保宠物的生命。美国心丝虫学会曾制作叫做“Think12”的短片向大家宣传预防心丝虫的重要性。“哪怕只有一次的‘忘记了’或者是‘差一回没关系’,都会让宠物们感染上心丝虫,一年十二个月,预防心丝虫刻不容缓!”,一次的疏忽换来的也许就是一世的离别。

犬心丝虫会感染人吗?

它可以由病媒蚊的叮咬而传染给人,该幼虫并不会在人体内生存及发育,所以危害不大,只是偶尔会寄生在肺脏,体腔或皮下等部位而形成结节肿块,造成器官组织机能的障碍。防范之道就是治疗感染犬心丝虫虫的病犬。欲知你的狗狗有无感染犬心丝虫,凡7个月大以上的狗狗,可带到家畜卫生检验所或兽医院进行检查。

狗狗心脏里也会长的一种虫子,真有那么可怕吗?

特别说明

虽然蚊虫会传播心丝虫,但狗狗和人类之间,本身不会发生这种传染情况,因此定期对狗狗体检,驱虫是非常关键的。只要防护得当,狗狗感染心丝虫的概率是极低极低的,没必要太紧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