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一線教師都反對職稱評定?

颶寶人


職稱是專業技術人員心中的一個梗,也是教師等專業技術人員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那麼,是不是一線教師都反對職稱評定呢?作為資深教育工作者、高級教師,三水三心有如下幾個觀點,與朋友們分享:

第一,並非一線教師都反對職稱評定。

題主認為,“一線教師都反對”,我不知道這是依據什麼調查做出的結論,據我所知,很多教師不但不反對,還在為評定職稱積極地做準備。比如,我之前工作的中學,就沒有幾個人反對職稱評定:我曾經做過非正式的調查,全校200多名老師,認為職稱評定有必要的達到90%!你說,這能說是“都反對”嗎?

第二,為什麼還是有人反對呢?

那麼,有沒有人對職稱評定持不同意見呢?有,還不少,因為,這些反對,並非是針對職稱評定本身,而是對以下三個方面有不同意見:

一是對職稱評定的指標設計不滿。

各地對職稱都有一定的指標,比如,我所在的區域,對高級職稱評定的指標控制在25%之內,聘任的指標控制在15%之內。也就是說,一個100人(編制內教師)的學校,只能評25名高級,只能聘15名高級。這樣一來,除非有人退休或者調離,否則,很難空出一個指標。比本人工時間還長的老師,就因為指標限制,而遲遲不能參評高級教師,自然對職稱的指標涉及不滿。

其實,涉及這個指標是否科學,這不是主要考慮的事情,相關部門主要考慮的是資金問題——高職稱的越多,需要投入的資金越多,有的地方就會以“資金不足”加以控制。

二是對職稱評定的內容設計不滿。

在職稱評定的內容設計方面,有些也不盡科學,比如職稱外語考試——我一個教中文的,又不出國,也不與外國人交往,考什麼外語呢?還有就是論文,至少要有省市級的幾等獎,活著要在省級以上雜誌發表,這就導致兩種怪象——一種是教學業績不突出太文章寫的好的人,評上了高級,反而哪些教學業績突出但沒寫文章的人沒有希望;二是直接催生了一個產業,職稱論文代寫或者發表產業,一個版面就是好幾百甚至幾千塊錢啊!

三是對職稱評過程中的不公平不公正現象的不滿。

職稱評定過程中的一些亂象,也是導致教師對職稱不滿的原因。比如,唯關係論,有網友說,只要和誰關係好,評職稱就不是問題;唯地位論,只要有個一官半職,評職稱也不是問題;還有的地方論資排輩,依靠的是一種“輪”的管理策略。

四是對部分高級教師不在教學一線不滿。

一些高級教師,由於年齡、身體和工作的變化,沒有在一線工作(據我所知,這樣的比例並不是很大,但不知何時,網絡上開始蔓延“大多數高級職稱都不在一線”,我還專門寫過文章批駁)

總之,對於職稱評定,不能一個反對了事,要知道,職稱評定製度設計的初衷,一是對專業能力突出的教師一個榮譽,這是對工作業績的一種精神獎勵;二是對這些教師一定的經濟福利,以鼓勵教師繼續長期從事專業技術工作。者其實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啊!


三水三心


為什麼一線教師都反對職稱評定?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談談自己的看法。

教師職稱制度從上世紀開始實施以來,確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在教師隊伍中也激勵了絕大多數老師的積極參與教學的積極性。


但是隨著職稱制度的深入實施與實踐,其弊端也開始顯現。其實,單純地說一線教師都反職稱評定,這種說法難免有些過於絕對。要說反對應該主要是反對的職稱評定的弊端與不合理之處。

在職稱評定中,職稱數量的總量控制使得一線教師吐槽比較多,比如:高級職稱在學校中比例一般是控制在百分之十五左右,雖說職稱評定是按期限聘用,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基本誰聘上就得到退休了,也就是說高級職稱的教師不退休,後來人基本就別想再聘上。



同時職稱評聘中還會出現行政因素干擾,一些有關係的或者有門路的人,一般是比較優先聘上職稱的。此外職稱評聘要求過於死板,比如說職稱外語,有很多非英語教師也得考,這不但浪費精力,也會導致一些年齡大的教師很難考過。

綜合來看,教師職稱制度總體上是可以為教育事業發展做貢獻,但在具體運作中,還需要繼續深化改革,摒除其中之弊端。

歡迎關注“東愛雨公考”,專注體制內問題、公務員考試等。

東愛雨公考


我是中學歷史教師,始終如一戰鬥在教育、教學一線。實事求是講廣大教師並不是反對職稱評定,而是痛恨職稱評定過程中的一些不公正,不公平的現象。



教師職稱評定指的是我國教師職稱的評定方法。現行的以中小學教師職務聘任制為主要內容的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是1986年建立的。運行初期,對調動廣大中小學教師的積極性,提高中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促進基礎教育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伴隨著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現行的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從等級設置、評價標準、評價機制等方面暴露諸多問題。特別是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教師職稱評定與制度確立的初衷相脫節,偏離了原來的軌道。



論資排輩的現象嚴重

論資排輩是一些學校職稱評定的“潛規則”。在滿足相應的任職資格之後,資歷較深、教齡較長、輩分較高的教師優先,這種現象帶來了不少的矛盾紛爭。有的人儘管自身的素質不高,業務水平也不強,教學成果也不出色,但憑藉著資歷年齡的優勢,照樣評上了高一級的職稱。如此以來,嚴重挫傷了廣大青年教師的積極性,促使他們產生了評職稱主要看年齡大小以及搞關係的想法,從而使他們的進取心以及工作熱情有所降低。形成一種熬年頭的心理,對青年教師的成長極為不利。



重教科研輕教學實績

教科研作為職稱評 定的一項重要條件,參評教師必須有獲獎論文或發表專著,並且有一定的獎項要求,使得一些教師沒有參評的資格。同時也就造成了在評定中重教科研能力,輕教學能力、教書育人實績的誤區。而教師平時的工作主要是教書育人,如果教學任務繁重,很難抽出大量時間完成論文。

另外對於農村地區的教師,因為資料相對匱乏,信息閉塞,缺少互聯網絡,創作和發表論文都很困難。農村教師尤其是邊遠地區的教師,由於培訓經費不足,幾乎沒有機會 參加培訓 學習,因此知識更新較慢。教學過程墨守成規,缺乏創新意識,就更不要說發表論文了。



崗位設置限制職稱名額

為了深化事業單位人事改革,各地實施崗位設置工作,崗位設置後職稱申報與崗位設置相結合。職稱評定各單位需結合崗位設置情況進行申報。具備高、 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人數已超過規定設置的相應崗位數一定比例的.一般不再推薦申報,對中小學教師職務申報實行數額控制。

一旦申報單位出現滿崗超崗後,教師職評無崗位,出現無法參加評聘的現象。而職評是教師工作的目標之一,評上高級教師甚至是許多教師的理想。如果因為崗位設置的原因不能參與職稱評 定,造成了一些教師職業迷茫,甚至導致優秀教師的大量流失。



職稱評定不正之風蔓延

由於各種原因,教師一心想要一蹴而就,少數教師在職稱評審中挖空心思走後門、找關係。每到職稱評審的日子,一些老師就忙碌起來,千方百計找關係打聽評委名單,登門聯絡感情,甚至送錢送禮,以求可以讓自己順利通過.導致了職評工作中的不正之風。

個別評委也忘記了自已的身份和職責,評審中沒有堅持公正嚴肅的評審標準,讓這些教師過關。而一些真正優秀卻沒有門路和關係的教師反而落選了。這些現象雖然是少數,但嚴重地挫傷了廣大教師的積極性。




職稱是對一個教師教學能力 的評價。同時也決定了教師的工資、福利等利益,關乎教師的利益和榮譽。解決好當前教師職稱評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打造一個公平、公正、有效的教師職稱評定體系勢在必行。這樣才可以增強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使教師們將主要的精力放在教書育人、創新教學方法等上面,促進教師隊伍的良性發展。


俺油菜


也談教師職稱評定。

教師職稱評定大概是從一九八八,八九年開始的,一開始,是有大專畢業證而從事初中教學工作的,直接定為中教二級,中專畢業教小學的直接定為小教二級,在原定級有一定的年限,有論文,有優質課證書,輔導學生在各類比賽中獲獎,有優質課證書,有繼'續教育成績合格證,以上條件都滿足了,要看本單位有多少指標,再根據個人業績,教學年限評定,在這個範圍內,單位要組成職稱評定委員會,對於被評價的幾位教師,評委有權投上關鍵的一票,被評上的進行上報,上級職評委按照1、2比1的比例確定最終人選。

在論文寫作方面,有的是根據自己的教學教學經驗,參考專家論文,寫成約2千餘字的材料上報,當然少不了評審費,指標有限,要拉開檔次,看你出多少錢了。有的直接花錢在報社買,要麼自己拼湊一篇,要麼出更多的錢,用別人的署上自己的名字,論文大作就是自己的了,教師人人都是專家,作家。後來說論文不再作為職稱評定的依據,應該申報課題,於是在全體教師中,以高級教師牽頭為主研人的課題研究開始了,後面有幾位同學科老師,牽頭的老教師當然知識老化,讓一兩人主筆,在其他教師還不知內容的情況,一本書出來了,插圖,封面精彩,嚴然都成了大作家,其實,幾乎全部是在電腦上東拼西湊的合成品。有的老師寫一篇千字文都費勁,更別說著書立說啦,當然,大作成後,還要讓教研室的所謂專家們發一筆大財。

再說優質課,離不開多媒體教學,年輕人輕車熟路,老教師就作難了,(題外話,連寫教案都是電孑啦,不要紙質的),還離不開教研室專家,聽評,交評審費發證,是有級別的喲。

說到學生參加各類競賽,輔導老師得獎,早些年是學科競賽,最高有國家級特等獎,現在主要是學生在社會活動中獲獎,近幾年沒有作為硬槓參加職評。

再說優秀,有校長專項的,有關於學校管理方便的優秀教育工作者,有管理班級的優秀班主任,先進班…集體,有教學方面的優秀教師,有思想道德方面的文明教師等等,這些先進的評選,離不開本人的努力,也離不開人際關係,甚至有沒有花錢打點的,也不可知。

在教學成績方便,有時也是一本糊塗帳,接班時學生的基礎,中途學生流失,班主任在各學科之間的協調,考試的過程及其評價過程,分數的統計都有學問。

在職稱過程中,職評委一關也比較關鍵,人員確定以後,上報也要認真對待。上報以後,特別是中學高級上報省級以後,有人很重要,有的跟到省裡進行打點,批下來了,終生大事結決,不亞於娶媳婦那麼重要。

眾說紛壇要取消職稱,可事情不那麼容易,在職的高級教師要減工資,不亂套了?再說,現在退休教師的工資也是按級別發的,況且,風氣不正,僅僅是最近十幾年的事。不好辦。


陽光雨露177713209


我本人就是一線教師,我認為職稱評定一線老師們並不反對,老師們反對的是職稱評定中一些不切合實際的條件和評定過程中出現的不公平現象。

先說不切合實際的條件。舉個例子,近幾年中高級教師資格的評定中有一條必備的條件:一年以上的邊遠地區的支教經歷。有些一線教師,高校一畢業,就在市級中學、區級中學任教,即使學校有支教的任務和指標,也是幾年才一個而已,過去也沒有這個要求,結果就是一批很優秀的老師被這一個條件擋在了申報高一級職稱的門外。2017年放寬為有在教育薄弱地區工作過的經歷即可,但是還是有部分老師(直接到市級或區級學校工作的)無緣申報。

確實存在著有些一線老師全身心撲在教學工作上,連年帶畢業班級,無暇組織或參與課題研究,雖是學校的教學棟樑,但是課題、論文等教研條件不達標,無法申報高一級的職稱的現象。也的確有些老師在教學上並不是很突出,但是其他條件準備充分早早晉升為了高級,這對很多一線教師打擊很大,工作積極性呈現“自由落體狀態”。

至於評優、領導推薦等出現的種種不合理現象就更是讓人心寒。

如果職稱評定突出教學業績,淡化教研,能夠公開、公平、公正的陽光評定,相信一線老師會理性看待職稱評定的。


王老師教育新視界


職稱評定是對教師的職稱進行評選判定,教師職稱影響著工資水平,一線教師反對職稱評定這個說法過於絕對。大部分的一線教師反對職稱評定,是因為職稱評定製度帶來許多弊端。職稱評審制度起初是為了激勵教師工作而實行,如今各種不公平的現象發生,讓越來越多的教師反對職稱評定。


教師通過職稱評審,需要準備相關材料,耗費精力且影響白天的教學工作。職稱評定準備的材料需符合要求完成,教案、工作計劃、報告手冊等,這些材料的準備需要時間。細節問題處理不當就要重新寫,影響教師授課的質量,不利於學生課堂上的學習效率。


職稱評審的過程中出現各種不公平現象,有關係的教師進行暗箱操作,評審結果不公平引起教師不滿。在學校經常出現代課水平一般,各種條件不出色,但一到評審就忙起來找各種關係。職稱評審的評委不能公平評審,讓那些沒關心的教師白白的錯失機會。


職稱評定還存在一種潛規則,就是讓教齡長、輩分高的老師優先評選,而年輕教師幾乎沒有機會參與評審。熬年頭的心理產生,教師對工作不能保持積極性,會失去越來越多的年輕教師。職稱崗位人數設定少,也造成越來越多的老師無法參與評審。


職稱是對教師工作能力與水平的肯定,也關係到教師的薪資待遇問題。職稱評審工作產生的弊端得到解決,讓制度的實行實現原本的積極意義,需要打造一個公平公正的職稱評審體系。


決勝網


職稱評定可以理解,作為促進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有效措施,有其存在價值。讓我不理解的是職稱職數是什麼鬼?

一個學校評定中教高級的數字是按比例配給的。每年教育局給學校一定職數,然後由校內老師按照各項積分排名靠前者升級。

一般農村中學具有以下硬性條件可以參評,本科文憑,具有中學教師資格證,每年繼續教育滿72學時,中一職稱滿五年,教學能力測試過關。

過去學校職數足,一年五六個,只要硬件合格一般都能評上。

現在職數用完了,一個學校只能給很少名額,城裡學校,聽說幾年也分不到一個。我們學校今年就一個,又取消了本科五年限制,有條件參評的二十多人。都堵在這兒了。

這種情況下,對農村中學的傾向變成了一句空話。

我就想問,職數是個什麼鬼?是誰想起這個損招?定職數限制有什麼科學的依據?它的作用有哪些?

職數多的時候,夠硬件就可以評上,現在職數沒了,不管你有多優秀,在那排隊等著。等職數出來後再評。

什麼道理?

對這樣一線老師反映強烈的問題,為什麼遲遲得不到解決?

是不是需要建立一個自發的工會組織,全國的工會組織,非官方的,代表我們一線職工說說話!


寂寞的瓦片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說一線教師都反對職稱評定,可能有些絕對了,應該說大多數老師是反對職稱評定的。原因如下

一是耗費精力。老師為了憑職稱要準備很多材料,而且必須要按一定的要求,比如老師的教案,自己在教學中是修修改改,但是你拿去評職稱就不行,因為你可能用的是同一顏色的筆,懷疑你造假,所以你得重新抄寫,還要隔幾頁就要換一隻筆或是不同顏色的筆,光一個教案就要準備近三年的,六大本,為了符合要求,可能就要連夜趕工。除了教案還有聽課記錄,工作計劃,報告手冊等等,白天老師還要上班,所以精力明顯不夠,有時為了評職稱都不能保證上課的質量了。

二是評職稱的公平性很難體現。雖然政策擺在那兒,各項指標也對外公示,但是很多一線老師辛苦到最後發現自己再努力就不如那些不帶課的或是帶很少課的一些人,人家的什麼教材都是完美的,甚至還有一些加分獎項,平時你一直好奇這先進給誰了,只有等評職稱時才能明白給誰了。

三是評聘不合一。評職稱要排隊,輪到你才有資格評,但不保證你評上,你就是評上了,也兌現不了,你還要排隊等待兌現,有些老教師都退休了也沒有等到兌現,辛苦打了水漂。

四是職稱評定不能與時俱進。比如現在很多學校都是無紙化辦公了,可是你還要手寫教案,你還要把參加比賽的通知打印出來,你明明一輩子都成不了研究型學者,非要搞個論文,怎麼辦,很多人只有花錢買版面,還有一些老師一過四十歲就失去了參加比賽的資格,可是評職稱有比賽成績就能加分的。

五職稱與工資掛鉤。職稱高的老師帶來的績效工資高,但是因為帶的課少,他有意見,年輕老師帶的課多,但是一些獎勵是按職稱給的,年輕老師職稱低,結果也不滿意,所以職稱評定無形中增加了老師之間的矛盾。

所以很多一線老師希望取消職稱評定,當然也是取消不掉的,只希望它能更合理規範。老師希望用工作年限來取代職稱評定,然後按工作量評定績效工資。獎優罰劣!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源小米


大家其實不是很反對職稱評定,如果沒有職稱評定,就像各行各業一樣,用什麼來評價老師的教學和管理能力?而且大部分老師內心其實希望有一套科學合理的職稱評定的方法來評價老師,而不是:

1.有的老師根本不適合做班主任,為了評定職稱,非要“積極”的申請做班主任。

2.老師不擅長撰寫各種文章和論文,非要各種想方設法的讓自己多寫幾篇文章,多發表在各種被認可的雜誌上,也不必為買所謂的“發表文章”而多花錢。一篇合適的文章如今的市場行情都要好幾千。

3.其它的各種材料和認定過程中,能真正的做到公平公正,最起碼做到相對的公平公正。

當然老師更希望是通過教學管理能力(真正的實力)來認定職稱,不依靠學歷(當然如今入門級的就是本科畢業)、教學年限、論文、班主任工作年限和經驗、各種其他的材料來進行職稱評定。

如果真能做到這樣,誰還會反對職稱評定,在目前的評價體系中,不同的職稱直接影響的是老師每個月的收入(甚至包括退休之後的收入)。誰不想每個月多拿幾百塊錢?但是隻有積極健康的、科學公正的方式評定的職稱,才真正的能減少老師的抱怨。

當然老師抱怨歸抱怨,在實際工作生活中,該申請做班主任還會申請,該買文章/買發表論文,一樣會積極購買。遇到不公平不公正的待遇,忍忍也就算了。

往往在職稱評定的過程中,一線教學老師付出的最多,但是往往是教學管理團隊優先評選,或許是大家對彼此的工作缺少更多的瞭解,或許是各種潛規則,所以老師才會內心各種不開心,僅此而已!


九鬥學生心理


anguomin 4天前 各級事業單位及教師的職稱評定製定時的初衷是好的,促進了教學熱情,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種種弊端不斷出現,已不適應新的形勢,教師的心思不是用在教學質量上,而是絞盡腦汁,挖苦心思去爭榮譽,買論文,造學歷,搞小抄作弊考職稱英語、電腦,賣論文,出題者,評判者都有利益輸送,老師之間明爭暗鬥,互相踩壓,鬧不團結,鬥氣,畢竟教學成績是硬道理,鄙人覺得,什麼事都要權衡利弊,弊大於利,已不能與時俱進,就要革新,建議取消職稱評定,按教齡段考慮教學成績自然晉級到相應職稱級別的工資合理,讓老師流汗的不流淚,不再為之煩惱又憂愁,讓園丁安心、耐心,順心、用心、真心的去授課吧!其他事業單位也一樣。 泰安市 新泰市    58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