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是利润的两千多倍,它是中国最特殊的国企

负债是利润的两千多倍,它是中国最特殊的国企

在安邦咨询研究员看来,对于铁总的业务和资产,包括旗下最值钱的高速铁路网,完全可以不按纯市场化的企业来对待,而可以定性为“准公益资产”。实际上,中国规模巨大的高速铁路网络,其价值和意义早已不是投资回报率所能反映的

2017年中铁总利润18亿

负债逼近5万亿!

中国某些国企高额负债,巨额亏损已经成为了一个公开的秘密,但是如果我和您说,有一家企业去年总利润18亿,负债却逼近5万亿,您也许就会吃惊了。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2017年年度财报和2018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虽然中国铁路总公司2017年税后利润逼近五年来最高,可负债率也不断上升达到65.21%,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最特殊的企业。

相对于中国铁路近两年的迅猛发展,中国铁路总公司的高额负债总是一片叫好声中的不和谐音符。铁路总公司也在各方面尝试努力,甚至引入民资控股,建设了杭绍台铁路,希望用这样改革的手段将自己从负债的泥淖中捞出。

中铁总“主导“民资控股高铁引发质疑

不过根据《经济观察报》报道,参与该铁路筹建的相关人士称,杭绍台铁路参股方之一的铁路总公司在今年8月,突然要求杭绍台铁路更改原定的建设方式,采用EPC建设模式。所谓EPC,就是工程总承包制的一种,即项目的设计、采购、建设的全部环节交给一个总承包商。

而按照原定计划,该铁路的设计、建设、运营将会分割成不同项目,分别招标,且已经由一些机构完成了许多前期工作,如果改变建设模式,等于前期所做的工作必须在确定了总承包商后再进行一次。不仅出现重复劳动的现象,还可能引发新的矛盾,譬如原参与前期工作的机构失去参与权。

为什么铁总要以这样的方式对待杭绍台高铁项目呢?铁总这样做有没有“越权”嫌疑呢?要知道,在这条高铁项目中,铁总只占股15%,而民营联合体则占股51%,是绝对控股地位,其他股份由当地政府持有。

如果按照股权结构,铁总只有15%的话语权,而从铁总的行为来看,话语权显然仍牢牢掌握在铁总手中,民资和地方政府根本没有话语权。

这可能意味着,杭绍台高铁名义上是民资绝对控股,但实质上还是国企说了算,民资扮演的只是财务投资者角色。显然,这不利于国企、特别是垄断国企改革,也是不利于打破垄断、建立公平市场秩序。

类似的国企开放垄断领域,吸引民资进入,其后国企再“变脸”的情况,过去曾经出现过。民营航空领域曾向民营资本开放,也出现了多家民用航空公司,如东星、春秋、奥凯等,但能够顺利生存到现在并发展很好的民用航空几乎没有。原因就在于,航线资源掌握在国企手中,遇到油价上涨等问题时,国企有财政补贴,民企则没有。

中铁总这样看似流氓的手段其实有自己苦衷,要打破中国铁路运营亏损的现状,在安邦看来还得从顶层设计开始。

中铁总的天量债务

不能按照常规方式来对待

2013年3月14日,中国铁路总公司从铁道部分离出来,正式开始公司化运营。中铁总对中国的铁路交通建设和运营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建起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铁系统。

不过,从财务角度看,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债务基础上的,表现为中铁总目前高额的债务上。从目前的运营情况来看,很显然,中铁总不可能依靠经营利润来偿还天量债务。如果单纯依靠债转股,也不能解决中铁总的问题,要知道,近5万亿元的债务规模相当于1999年全国债转股规模的2.5倍。

因此,对于中铁总的债务问题,恐怕不能按常规办法来处理,而应该按其他方式来对待。

在安邦咨询研究员看来,对于铁总的业务和资产,包括旗下最值钱的高速铁路网,完全可以不按纯市场化的企业来对待,而可以定性为“准公益资产”。实际上,中国规模巨大的高速铁路网络,其价值和意义早已不是投资回报率所能反映的,它在中国广阔的国土上构建的迅速通达的交通效率,这对全国经济的贡献是多少?其战略意义又如何衡量?

尤其是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新建和田至若羌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这条铁路线将会穿越中国最边远、最荒凉的新疆南部边境地区,很多地方都是无人区,包括著名的罗布泊,

其地缘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因此,铁总走不了完全的市场化之路,而应以准公益性的战略资产来对待。至于5万多亿的负债规模,可以用国家担保的特别债务来滚动偿付。

铁总的5万亿负债说白了,这是国家维持高速铁路网络战略价值所应该支付的成本。比起当初中国政府拿出几万亿搞“债转股”,然后把央企优质资产打扮漂亮卖到境外资本市场,国家负债5万亿人民币支撑高速铁路网络,这是非常值得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